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对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全身性炎症的调节及机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Inflammation)是十分常见而又相当重要的病理过程,它可以发生于机体内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传统意义的炎症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都属于炎症性疾病,例如毛囊炎、扁桃体炎、肺炎、肾炎、肝炎等等。炎症的本质是防御,以变质、渗出和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等。近年来,原本被认为与炎症无关的多种疾病,如多发性硬化、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II型糖尿病等,均有研究报道其发病机制与炎症有关,因此,对机体的炎症反应进行调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ses)共同来调节人体内蛋白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水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属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相关研究显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具有拮抗胰岛素和瘦素信号通路的作用。因此,PTP1B从发现至今一直被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靶点。由于PTP1B抑制剂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选择性较差,及抑制剂本身理化性质的限制,目前只有两
学位
目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多种慢性疾病及基础疾病的共存,大大促进了患者的联合用药,使得药物相互作用成为医疗中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药物相互作用的理想状态是提高治疗效果,但实际上药物的联合使用常常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副作用的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其作用机理是非常复杂的。尽管当前该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是人们对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仍处于模糊状态,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通过拓扑特
学位
3-氧代齐墩果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类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的活性,但其生物活性中等,溶解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需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化学方法仅限于官能团活化的位置的改造,而微生物转化可以在其非官能团活化位点引入新的官能团。本课题采用微生物转化与有机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得到结构新颖、药理活性更佳、溶解性更优的先导化合物,为该类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有机化合物低水溶性一直是困扰微生物
学位
目的探讨铂-唑来瞵酸配合物{[Pt(en)]2ZL}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初步研究该化合物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传统MTT方法来测定{[Pt(en)]2ZL}所影响的多种肿瘤细胞存活率,以及后期加入FOH时的肿瘤细胞存活率变化。平板克隆实验用于检测{[Pt(en)]2ZL}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情况的影响。细胞衰老半乳糖苷酶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用来观
学位
尽管现在的医疗诊断和管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全球人民的健康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尤其是高血压和心力衰竭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动物模型中,肾脏中的Neprilysin(NEP)蛋白含量增加,活性及表达上调。NEP (EC 3.4.24.11)是中性内肽酶,也称脑啡肽酶,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Ⅱ型含锌跨膜金属
学位
苯并咪唑类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在抗菌、抗糖尿病、抗癌、抗高血压、抗寄生虫、抗溃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还能够作为组胺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论文引入苯并咪唑作为母核,对其分别进行希夫碱化和酰胺化反应,最终得到希夫碱类和酰胺类两种不同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共计31个化合物,并经过1H-NMR和13C-NMR表征,结构正确,是预期的化合物。Sir2是一种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能够调节
学位
目的:研究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采用双氯芬酸(7.5 mg/kg)灌胃、连续4天、每天1次的方法制作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瑞巴派特保护组大鼠在每次造
学位
G-四链体存在于人类很多重要部位,如癌基因启动子区域以及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它是由富含鸟嘌呤(G Guanine)的DNA序列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自身组装而成的特殊二级结构。在癌细胞以及永生化细胞系中,端粒酶显示活性,能够起到对端粒的延长作用,而G-四链体的存在抑制了端粒酶的活性,使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端粒逐渐缩短,细胞正常走向灭亡。靶向G-四链体的抗癌药物设计成为了当前十分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端粒
学位
随着药物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 MRCT)越来越多被应用到新药临床研究中。MRCT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新药的延迟上市以及临床试验成本的过度花费等问题。然而,在评价特定中心的药物疗效时,需考虑到种族、文化和当地的医疗实践等因素的影响。由此,药物全球同步研发项目(simultaneous global drug develo
学位
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新型抗生素研发进展缓慢及细菌多重耐药问题的加剧,黏菌素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甚至是最后防线。作为主要的毒副作用之一,神经毒性一直以来限制着黏菌素的临床应用,但神经毒性机制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黏菌素神经毒性方面的研究,前期已经建立了黏菌素神经毒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黏菌素对小鼠血脑屏障、氨基酸神经递质及大鼠嗜铬瘤细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