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转型语境中的解放军舞蹈研究(1977-1989)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军舞蹈,无论从舞者、受众、文化功能、审美风格来看,都是一个特殊的舞蹈现象,它是踏着硝烟和战火艰难诞生的,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成立,在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中成长,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向正规,与改革开放一道发展完善自己。
  解放军舞蹈,最初以艺术形式宣传鼓动革命和进行思想教育,直接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军事行动,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军以来的重要文艺武器。时至今日,解放军舞蹈已经有重要发展:解放军舞蹈者从最初的宣传战士演变为今天的解放军的专业舞蹈工作者,解放军舞蹈艺术也从革命年代仅仅扮演宣传的角色演绎为中国舞蹈创作中的艺术主力。
  解放军舞蹈的出现与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它受中国古文化传承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工作的需要。从1927年南昌起义至今,解放军舞蹈从其前身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宣传队算起,已走过了近84年的历史。
  解放军舞蹈,作为解放军文艺的一种形式,一直处于政治、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互动之中。从“文革”极端政治与社会状态到“文革”结束时对极“左”思潮的纠正;从文革结束初期的十七年文艺复苏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启蒙、再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的西方与传统文化对话;从“文革”后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建立有序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样化”创作的异彩纷呈;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巨大转型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都与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建构之主要力量的解放军文艺的建构紧密相连。
  解放军舞蹈,在积极呼应我国社会和文化艺术重大变化时,以国家主流文化的建构者之一、军队文化的重要表现者和新文艺思潮的积极探索者的三重身份,进入了这一以“苏醒”、“启蒙”、“反思”、“多元”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大潮中,其进入的方式有呼应、吸收、对话、反思、建构、规范等。
  解放军舞蹈,正是在这巨大的社会文化转型和自身的重新定位和重新塑造之中,形成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所体现出来的主流文化与社会文化艺术思潮之间的对话、整合关系,对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舞蹈艺术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与1949年-1976年‘单纯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相比,在‘话语激励’和‘话语规约’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下,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舞蹈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舞蹈领域的内部、舞蹈领域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充满着较为复杂的张力。文革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切实加强与改善党对文艺领域的政治领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制度安排。这些文艺政策的调整与制定、文艺体制的重新建构、文艺领导在方向上和方法上的改变、舞蹈文化媒体的恢复与新创以及评奖制度的实施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制度性因素。这些形形色色的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文革后中国舞蹈发展的政治文化语境。”1
  本论文从文化研究、文本批评、历史考证等理论或方法出发,以解放军舞蹈艺术和舞蹈文化在1977年-1989年之间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以解放军舞蹈同其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本关注点,梳理、分析了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的艺术和文化成就、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地位的变化等。在研究思路上,一方面通过描绘与解放军舞蹈艺术紧密相关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文化、哲学、小说、文学、电影等文化现象以及所涉及到的历史过程,为解放军舞蹈艺术和文化变化建立一个背景,另一方面更关注解放军舞蹈在自身的主体创作中与上述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多元关系;在梳理1977年(-)1989年解放军舞蹈创作参演参赛的主要作品、舞种、编导、演员及奖项等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和考察了这13年间解放军舞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文化重大现象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作,并结合对舞蹈文本较为细致入微的分析,呈现解放军舞蹈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新舞蹈文化。
  在这13年中,解放军舞坛涌现出了一批“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们在探索如何用舞蹈艺术表现生活、如何深入人的灵魂、如何展示舞蹈的艺术价值方面做了颇有意义的探索,这种解放军舞蹈的自觉探索和创新开拓,成就了新时期解放军舞蹈的辉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国家主流文化建构的解放军舞蹈,比其他舞蹈更表现出了对社会与文化转型中敏感的态度以及积极的参与精神,创造出了一系列与当时文化思潮的反思、批判、探索颇为一致的作品,体现了与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之后近30年间解放军舞蹈显为不同的文化探索与重建。这13年的解放军舞蹈发展总体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7年至1978年,是“拨乱反正”的恢复时期。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中的舞蹈多以重大政治题材为主题,主要围绕着三方面内容展开:一、歌颂毛泽东创建、培育解放军的丰功伟绩,歌颂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歌颂毛泽东的战友及夫人杨开慧烈士的英雄事迹。二、歌颂当时的“英明领袖”华国锋继承毛泽东的遗志。三、紧密配合当时开展的学雷锋,学大寨、学习“硬骨头六连”的运动。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残渍如“舞剧必须是芭蕾”、必须“三突出”、“舞蹈不能借鉴不健康的民族、民间舞”等清规戒律被彻底清除,许多作品得到“平反”,重新复排。会演的成功举办昭示着解放军舞蹈的全面恢复,解放军舞蹈创作处于较为活跃、宽松的文化氛围之中,许多舞蹈创作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极“左”文艺思潮下的创作模式,但打破了“文革”时期的禁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感召力,具有特定的进步意义。
  第二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5年,是解放军舞蹈“思想解放”的繁荣时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思想和舆论方面做了权威的解释和铺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思想路线的提出,为解放军舞蹈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大讨论、伤痕文学、《中国青年报》发起的潘晓的人生观大讨论、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审美革命等这些转型期的历史和文化事件意味着国民价值体系的全面整合。邓小平代表中央提出,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意味着国家文艺政策得到调整。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同时引发了解放军舞蹈审美观念上的重大转折。
  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至1989年,是解放军舞蹈“多样化”的探索时期。“舞蹈观念更新”大讨论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舞蹈界的重要议题。这一时期,“中国移置西方现代艺术并在这一移置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中国式的现代艺术”1,舞蹈的“现代性”、“现代派”已初见端倪。一方面,大的文艺思潮和中西文化的交汇使中国文艺进入到“多样化”的文艺氛围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让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们所持有的激情和理想逐渐归于平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解放军舞蹈编导也开始探索如何应用多样化的艺术观念指导舞蹈创作。
  围绕1977年文革结束到1989年解放军舞蹈文化调整这13年间,本文拟以文化研究、文本分析、历史梳理的方式,以解放军舞蹈的发展为核心,试图较为客观地论述解放军舞蹈与当时的文艺创作潮流、文艺思潮、社会与文化转型等之间的关系,考察解放军舞蹈参与和建构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过程,分析解放军舞蹈自身文化特征的变化,力争深入地、全面地、系统地揭示解放军舞蹈创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包括绪论和四章正文。绪论部分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1977年-1989年间解放军舞蹈的研究文献综述,介绍了本文研究资料的构成、简论文章的选题意义、内容重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四章正文分别是:
  第一章阐述了1977年至1979年“拨乱反正”的恢复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解放军舞蹈的发展。将解放军舞蹈放在文革结束之后的社会和文艺范畴里,是延续“文革”模式还是接续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政治、社会、文化的“拨乱反正”与解放军舞蹈的复苏;结合改革开放萌动期(1978-1979)的文艺思潮,阐释了新时期解放军舞蹈的突破。认为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的成功举办,昭示着解放军舞蹈在全面恢复与接续17年舞蹈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探索解放军舞蹈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后文革”关系,逐步重建新解放军舞蹈文化,虽然解放军舞蹈这时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极“左”文艺思潮下的创作模式。
  第二章阐述了1980年至1985年间解放军舞蹈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文艺转折性变化的整体语境下出现的繁荣,尤其是解放军舞蹈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启蒙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兴趣。重点研究了解放军舞蹈文化在新启蒙主义的彰显、政治美学的重构与审美独立性思潮中的变化。通过论述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和细致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舞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与现实题材舞蹈等,认为解放军舞蹈在这一时期的繁荣具有颇为复杂的历史性质,基本不同于共和国前期舞蹈,具有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标志着解放军舞蹈在国家主导下的世俗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审美性、新主流文化建设与反思批判性文化之间既清晰又复杂的关系中,探索着一条通过对话和整合多种文化资源,重建解放军舞蹈文化在中国舞蹈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它也标志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舞蹈文化在整个舞蹈文化领域中所建立的主导性地位发生了变化,来自社会的舞蹈文化逐渐成为影响整个舞蹈文化重要力量。本章分析了1978年底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思想路线的提出,为解放军舞蹈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而随之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更是直接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引发了解放军舞蹈审美观念上的重大转折。强调人性、重视启蒙、重建新军人形象和宏扬革命传统、关注社会的重大变迁、吸收现代主义艺术成就、探索多种舞蹈艺术形式之美等,成为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文化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第三章阐述了1985年至1989年间中国社会多元分化关系发展和文艺思潮多元对话关系中的解放军舞蹈“多样化”探索。主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艺思潮的变化、舞蹈观念更新与解放军舞蹈创作的繁荣,以及解放军舞蹈走向大型歌舞的文化意义。认为1985年全国舞蹈创作会议的召开、“舞蹈观念更新”的大讨论等,既是舞蹈艺术回应时代的重大思想与艺术转型活动,也是中国舞蹈文化格局的重大变化。就解放军舞蹈来说,这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转型,从根本上影响了解放军舞蹈在整个舞蹈文化、甚至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导致其从以前的在国家主流文化建构、军队文化的表述、社会文化探索之间维持平衡的位置,逐渐转向更重视前两者的倾向,大量的艺术作品以前二者为主题而表现了出来。这种文化演进也埋下了军队舞蹈文化在社会文化和舞蹈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逐渐边缘化的隐忧。
  第四章阐述了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解放军舞蹈发展的历程与那13年解放军舞蹈对其的影响,并把那13年的发展意义与后17年的发展意义整体联系了起来。认为解放军舞蹈在1977年-1989年间所形成的一些重要素质,如人情、启蒙、审美独立性、民族文化精神重建等,对1989年以后的军旅舞蹈的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有了这13年的艰苦探索所打下的基础,在以后越来越显现出来的新时期的总体舞蹈文化特征——“军情的美、军舞的美、军魂的美”才得到了鲜明的突出。
  解放军舞蹈和社会发展一样,正是在这13年间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1中立定方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正是这种“大变革”造就了这一时期的解放军舞蹈成就,达到了解放军舞蹈史上的一个巅峰。但造就了解放军舞蹈史上一个巅峰的史料,却因无人搜集整理,而使后人对1977年-1989年解放军舞蹈的现状研究存在着一些空白点:
  一,没有人系统的梳理1977年(-)1989年中解放军各大专业团体创作的作品。由于对20世纪80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舞蹈资料保存不足,甚至连许多剧照都只是散见于一些编导或演员手中,没有集中的存留,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研究工作一直缺乏系统的资料支持。
  二,尽管解放军舞蹈史研究和作品的评判研究会涉及到这一时期的解放军舞蹈创作,其他中国现当代舞蹈史与作品的批评研究也会涉及到此一时期解放军舞蹈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注重作品分析,尚未有人从文化研究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角度去系统研究解放军舞蹈与当时的历史语境、主流舞蹈文化重建之间等复杂的关系。
  三,虽然1977年-1989年间解放军舞蹈对中国舞蹈做出了重大贡献,曾一度站在中国舞蹈创作与表演的最前沿,人们对此也多有论述,但人们对解放军舞蹈在这一时期的中国舞蹈文化中影响力的转变、这种转变同解放军舞蹈文化的政治文化规定同现代化文化多元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还没有论述。尤其是对解放军舞蹈与1977年-1989年之间文艺思潮等的关联,尚未有人去系统的研究。
  以上空白点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所在。本论文从文化研究、文本批评、历史考证等理论或方法出发,以解放军舞蹈艺术和舞蹈文化在1977年-1989年之间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以解放军舞蹈同其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本关注点,梳理、分析了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的艺术和文化成就、文化特征的变化以及文化地位的变化等。
  之所以选这个题目给基于三个因素?第一,从他的政治因素来看,“解放军舞蹈”,是一个特殊的舞蹈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踏着硝烟和战火艰难诞生的;它是在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中而成长的;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向正规并与改革开放一道发展完善自己的。
  第二,从其历史现状来看,“解放军舞蹈”的出现与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它受中国古文化传承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工作的需要。从1927年南昌起义至今,解放军舞蹈从其前身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宣传队算起,已走过了近84年的历史,对其中13年的断代史进行研究,很有特点。
  第三,从其艺术价值来看,解放军舞蹈,最初以艺术形式宣传、鼓动革命和进行思想教育,直接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军事行动,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军以来的重要文艺武器。时至今日,解放军舞蹈者从最初的宣传战士演变为今天的解放军职业舞蹈工作者,解放军舞蹈艺术也从革命年代仅仅扮演宣传的角色演绎为中国舞蹈创作中的艺术主力。这三点都是笔者选题的缘由。
  本文要研究的对象是1977年-1989年的解放军舞蹈创作(兼论1990年(-)2010年解放军军事题材舞蹈创作审美流变及美学追求),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第一个阶段——新时期的解放军舞蹈(1977-1989)。尽管时间跨度并不算长,但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舞蹈作品繁多,形式多样,且时代背景复杂,在解放军舞蹈发展史上较难把握,既不能写成流水似的解放军舞蹈史,还要能挑选一些精彩的关键片段用理论的工具来琢磨,这需要核心观点和逻辑的“竹签”将历史的“糖葫芦”串联。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舞蹈研究多属微观的实践创作,在实践的基础上要创新性地提出一定的逻辑体系不容易,要在现实中加以检验和修正更是难上加难。加之当今美学与舞蹈的结合史料并不多见,以本人的专业背景从事这两种学科的嫁接研究实在是个挑战,这就需要扎实研究,博采众长,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
  由此看来,本论文论文的研究意义有三点:第一,从政治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来看,解放军舞蹈,作为解放军文艺的一种形式,一直处于政治、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互动之中。从“文革”极端政治与社会状态到“文革”结束时对极“左”思潮的纠正;从文革结束初期的十七年文艺复苏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启蒙、再到80年代中后期广泛的西方与传统文化对话;从“文革”后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建立有序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样化”创作的异彩纷呈;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巨大转型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都与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建构之主要力量的解放军文艺的建构紧密相连。
  第二,从解放军舞蹈的独特的艺术功能和身份来看,它在积极呼应我国社会和文化艺术重大变化时,以国家主流文化的建构者之一、军队文化的重要表现者和新文艺思潮的积极探索者的三重身份,进入了这一以“苏醒”、“启蒙”、“反思”、“多元”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大潮中,其进入的方式有呼应、吸收、对话、反思、建构、规范等。
  第三,从解放军舞蹈对中国舞蹈艺术的推动以及者13年自身的历史意义老看,正是在这(本文研究对象仅指1977年-1989年间出现的“解放军舞蹈”)13年巨大的社会文化转型和自身的重新定位和重新塑造之中,解放军舞蹈形成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这一时期解放军舞蹈所体现出来的主流文化与社会文化艺术思潮之间的对话、整合关系以及自身艺术观念与形式上的突破对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舞蹈艺术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此,我选择了该命题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有两个创新点:
  一是视角新。本论文在掌握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避开舞蹈研究偏重于印象式批评的方法,试着跳出经验式地专业领域的限制,将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军舞蹈创作的审美演变置于更加宏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加以审视。从舞蹈文化和历史考证的视角,将零散的舞蹈作品创作置于20世纪80年代宏观的文化艺术背景中,侧重围绕1977年-1989年解放军舞蹈史的发展,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细致地阐述与分析,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思潮来认识解放军舞蹈创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文化、哲学、历史、小说、文学、电影和美学等一个宏大范围内,对1977年-1989年代解放军舞蹈进行整体把握,梳理和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解放军舞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重大现象,对现象中的若干细节,作了较为细致入微的剖析,并结合国家政策和艺术思潮的变化来反观1977年-1989年解放军舞蹈的发展。做到“有时代顺序但不拘于时代顺序,既要有主要人物,但又不以人物分章节,突出观念与思想发生、发展、转折、演变,呈现历史的大线。”1这种研究方法不以人物、作品本身为主要陈述点,而“重在艺术成就上的归纳,艺术规律的探寻以及艺术本质的揭示等”。1将此种宏观文化背景与微观文本分析相结合撰写解放军舞蹈研究的思路,此前在我国舞蹈理论研究领域尚未出现。
  二是写法新。至今中国舞蹈界尚未有人以学术论文形式对解放军舞蹈进行系统的梳理。本人利用工作的便利,对1977年-1989年间解放军各大军区专业舞蹈编导近400位进行过采访,走访了全军现有舞蹈团体,获得了大量一手史料;首次系统的以论文的形式整理了1977年-1989年解放军舞蹈创作参演参赛的主要作品、舞种、编导、演员及奖项等史料。有些重要解放军舞蹈编导在本人采访后不久就已去世,如查烈、刘英、魏风等。本人所做的资料采集工作,为后人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解放军舞蹈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在写作技法上,本人既“按时代顺序,也重视主要人物,但更突出范畴和命题。强调范畴、命题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建构一个从命题到范畴到体系的历史直线发展。”对解放军舞蹈创作与20世纪80年代文艺思潮相结合研究时,由点入手,扩展至面,侧重将解放军舞蹈史予以陈述。面对这些庞杂的并不“新”的史料,如何用一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重新挖掘、梳理,如何处理好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中国文艺转型语境中来重新认识解放军舞蹈创作的文化定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人认为,对解放军舞蹈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舞蹈的专业领域内,应当拓展舞蹈之外的文化视野,增强解放军舞蹈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因为解放军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宏观文化格局息息相关。
  当然,由于我的经验和学识有限,论述的角度也不尽全面,笔者的研究肯定会有不足之处,甚至难免出现一些失误;究其因一是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研究者,难以设身处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处境和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艺术氛围,得出的看法或提出的论点难免片面和肤浅;二是作为较为单一舞蹈知识结构的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整个20世纪80年代相关的文艺思潮、文艺美学思潮,文艺创作潮流及社会与文化转型等之间的关系,确有一定的局限和困难;但我作为一名军队的青年舞蹈理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自己是在做一项值得做的工作。不足之处还谨望各位专家、老师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女性杂志作为当今大众文化中一类重要的对象近年来逐渐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向大众展现美丽、愉悦、休闲、娱乐的媒介物,其本身还是一个具有价值导向的符号系统——将信息不断编码于其中,在展示所谓美、时尚、成功等形象的同时传播着其关于美、时尚等概念、判断标准、实现方式一系列内容的论调,影响着众多女性以及整个社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审美观甚至价值观。而另一方面,女性杂志作为一个以成百上千万资产为基础的
学位
符号人学是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的一种基于人类学立场的出场方式,是内在于符号形式哲学的致思理路和隐含逻辑。以文化为视角,以符号概念为基点,卡西尔通过对人类世界进行文化理解和重构,让符号人学从内隐形态过渡为外显形态。这种过渡的核心在于思维范式的嬗变。受康德哲学和现代解释学影响,卡西尔立足人的现实文化生活,通过对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诸种文化形式的批判,以主客体相统一为原则展示了人类文化的丰富
学位
专名的涵义与指称问题历来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逻辑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对专名的研究从十九世纪持续到现在。这是因为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专名从语词直指现实世界,正是考察这种关系的典型范例。围绕专名的意义问题,逻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而美国哲学家约翰·罗杰斯·塞尔独辟蹊径,先后从言语行为和意向性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专名的涵义与指称展开了阐述,形成了
学位
本文论述的是彼得·辛格的物种平等思想,这也是平等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视域,物种平等思想的提出,使平等思想超越了人际平等而深化到物种间的平等的领域。对于这样的一个思想的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平等的了解和促进平等思想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完善提出了一些可探索的空间。本论文以平等思想历史发展作为引子,回顾平等思想发展的同时,引出本论文的主题——物种平等思想,不仅研究物种平等思想作为平等思想的新视域
人生的目的,即伦理学的主旨:幸福。回味生活,或者反思自己的目标和周围的处境,幸福的感觉就可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在数不胜数的思想家们对幸福的理论探索中,亚当·斯密的幸福理论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斯密终其一生致力于人们的幸福,对促进社会的物质繁荣作出了实效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经济学之父”。斯密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具有鲜明特征的著作,不只是我们了解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来
学位
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试图开启人们对柏亚关于“诗”的重新认识。长久以来,占据理论上风的始终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文艺理论范围内关于“诗学”的诸多差异和纷争。从表面上看,柏拉图对待“诗”的态度的确与亚里士多德迥然不同,“诗”在二者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常常阻碍人们对其诗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深层揭示,探寻二者在诗学矛盾背后的统一目的。文章首先从诗教
学位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在3G技术的大力推广与普及下实现了飞跃性的"联姻",这桩"联姻"催生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移动互联"时代,这一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虽然仅仅是解放了"坐在桌前畅游赛博空间"这么一个小小的姿势,虽然仅仅是将互联网和手机相糅合这么一个小小的进步,它带给
学位
非营利组织缘起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公私物品提供上弥补了政府国家体制和企业市场体制的不足。除了非营利性和民间性外,非营利组织还具有志愿性、公益性等重要特征,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色彩和伦理意蕴。在实际的组织活动中,非营利组织在其伦理精神的引导和推动下,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主公平、倡导慈善互助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的伦理功能,发挥着独特的道德示范和感召作用。  当然,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危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历史的又一高峰,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宋初经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理论要求也渐渐凸显出来,即不同于从应对佛道理论挑战的道统论的角度来标宋明理学之“开新”,而是从被视为儒家主体的经学研究出发,去进一步挖掘宋明理学之理论资源。因而据此,本文便选取宋初疑经思潮代表人物刘敞为基本立足点,试图通过对刘敞及其著作的分析,来看刘敞的经学思想及其理论意义。综合来看全文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学位
章学诚是我国重要的史学理论家,与刘知几为我国传统史学理论并峙的双峰。其史学思想素来为人重视,然而大陆学界往往将目光集中于他的"六经皆史"说、方志理论、目录学或者文学思想,而少有人注意其思想中的历史哲学因素,倒是海外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点,法国汉学家戴密微、美国汉学家倪德卫以及日本学者山口久和等均对这一方面有所阐发。首先明确提出"章学诚历史哲学"这一概念的当属海外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不过余先生当时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