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个案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一阶段被认为是决定学生后续学习成效的关键阶段(Harveyet al.,2006),且在这一年会经历明显的动机变化(Bavendiek,2008)。虽然关于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将动机视作静态的概念,忽略了其动态特征。D(o)rnyei于2005年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该理论从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划分动机,即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并迅速成为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生命力的学习动机理论。因此,本文在此理论框架之下,旨在探索大一新生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动机变化特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58名2017级湖北省某一流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大一新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在第一学期是否有显著变化?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学生的二语学习行为之间有何关系?学期初和学期末是否有差异?
  3.男女生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该研究为历时研究,其设计结合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开学初和第一学期结束分别用问卷进行定量数据的收集。问卷以Taguchi,Magid,Papi等教授设计的问卷为原型,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所有收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用描述性数据统计了受试者的整体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状况;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了学生在大一开学初及第一学期过后的动机水平的差异;用相关性检验及多元回归探索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中最能预测学生二语动机行为的因素;最后运用配对型T检验探索了男女生各自的动机水平变化情况。在学期末,针对20名同学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本论文实证调查部分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大一新生的动机自我系统在第一学期内存在显著变化。虽然学生的理想自我呈现稳定的趋势,但是与其相关的文化兴趣及对二语社区的态度都有显著提升。此外,应该自我及二语学习经验都有显著提升。2)二语行为受二语动机的调节,且调节学习行为的动机变量在一学期内产生变化。对动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动机变量从二语学习经验,工具促进动机及文化兴趣转变为二语经验、二语自我及对二语社区的态度。3)在大一学期期间,男女生的理想自我都无显著性变化,且女生的理想自我动机水平始终高于男生。相反,男生和女生的应该自我及与其相关的工具防御和父母期望动机都有显著提升,且男生在此范畴的动机水平普遍高于女生。此外,虽然女生对于学习环境的感知始终高于男生,但男生的二语学习经验在一学期内经历了显著的提升。实验结果证实了学生的动机处在动态变化当中。
  最后本文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探究了其理论基础及现实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教学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乡下人进城”是贯穿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而在当代陕西的三位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那里,这更是成为了他们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对象,比如路遥的《人生》、陈忠实的《最后一次收获》、贾平凹的《高兴》等等。归根到底,这源于这三位作家独特的“农裔城籍”身份特征,以及陕西当代文学自柳青的《创业史》起所形成的对农村现实与农民命运的持续性关注。  “乡下人进城”小说有两大基本母题,一是乡下人为何要进城,
学位
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信息、遥寄相思的书信文体。一句“家书抵万金”就概括了家书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在通讯不太发达的古代,家书不仅起到互报平安,增进感情的作用,而且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探讨学术抑或长辈对晚辈进行教育的重要媒介。宋代的家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子孙后辈的教育为核心的。宋代的家书总量为470多篇,其中北宋家书300篇左右,南宋家书170篇左右,北宋家书数量接近南宋家书的2倍。本文以宋代家书为研
学位
唐人的出行生活极为丰富,就文人而言,其一生要经历求学、科考、仕进、调任、贬谪、迁居、游历、隐居等过程,漂泊在外乃是唐文人的生活常态。除文人外,僧道、商旅、百姓等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出行生活。古时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必然要寓居旅舍或馆驿,以获得食宿的供给。唐朝的驿站和驿馆的设置与旅馆业的发展为唐人出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仕宦与科举制度又为唐文人出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唐小说中馆舍故事
学位
差异词语是两地语言差异的缩影。华语社区的差异词语研究一直是近年来词语研究的热点,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研究作为其分支,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论文以最新出版的《全球华语大词典》(2016)为语料主要来源,筛选出内地与澳门的汉语差异词语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选题意义的介绍。对内地与澳门汉语差异词语的概念及分类标准进行界定,并对内地与港澳台汉语差异词语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通过整
学位
数字媒介是以数字化形式(基本符号为0、1)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与数字媒介密不可分。微信订阅号作为人们最常使用的数字媒介的典型形态,以微信为承载平台,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向读者推送数字化的咨询内容文本。  本文通过对微信订阅号的媒介特性及其与接受主体的交互关系分析,希望探讨数字媒介中接受主体和媒介特性的交互关系。  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相关研究现状、研究
学位
在新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进程中,先锋文学往往表现出一系列现代性的特点,标榜形式主义试验,吸纳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颠覆旧有的文学观念,与传统文学规范发生决裂,以反叛和对抗的方式寻求自身的独立,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狂欢而名噪一时。  1980年代末,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先锋小说似乎遭遇了创作瓶颈,先锋作家的创作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型或者停滞,有的评论家率先提出先锋文学已死
学位
庾信的文学创作是对先秦两汉从《左传》到《史记》的“中国史传”文学的继承。除了形式与结构上的模仿外,对文学观念和题材的选择等更加深入。因此,本文针对庾信的文学作品与史传文学的关系,提出了“庾信文学作品的史传风格”的论题,并结合其作品的创作方式、文学观念、叙事内容予以分析。  本文以庾信文学作品的史传风格为讨论中心,通过考察作品中的诗、赋、郊庙歌辞与墓志铭等所具有的史传特色,结合中国早期写人记事的史传
学位
现实主义虽然难以界定,但无疑具有开放性。现实主义文学观念既可以呈现为体系性的理论形态,即现实主义理论,也可以隐藏在作品中。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可以使现实主义理论,褪却其僵化、封闭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开放的现实主义视野中,以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为基础,以历时性的分析与共时性的比较,辅之以现实主义理论话语的论争、流变,能够分析并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实况与
学位
明代韩学研究相对宋、清两代来说稍显暗淡。从理论上而言,明代韩学上承宋元,下启清代,是整个韩学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段韩学的研究,可打通千余年来的韩学史,使整个韩学史的内容更加完整、面貌更加清晰。明人对于韩愈古文的接受情况是整个明代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依托于明代韩集文献以及明代古文选本等原始资料。选本批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选本的研究,可以勾勒出一段批
学位
汉语关系从句中的量词与其所修饰的中心名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现有研究表明,量词的语义类型对关系从句的加工进程会产生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考察通用量词,没有对比通用量词和专用量词的语义类型差异对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影响,也很少涉及量词和名词的整合距离在关系从句加工中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技术研究量词的语义类型以及量词和名词的语义整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