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民的身份建构及其日常生活实践——以广西龙州县水口镇老街为例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民,作为在边境地区居住生活的行为主体,无论是在戍边守边、协助维护边境安定方面,还是在日常交往中维系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边民”身份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总作为一个业已存在的事实出现,好像无需对此进行过多讨论。边民不是被看作导致边境安全存在隐患从而亟待治理的客体对象,就是被当作频繁流动、不受拘束的“自由人”,他们游离于国与国之间,他们的生活好像一直保持着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惯习而进行。但若是从身份建构的角度出发,“边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份从何而来本身就值得深入探讨。“边民”身份首先是在现代民族国家边界建构的互动中产生的身份,它自诞生之初便受到来自国家机构的规范,也可以说,正是由于国家部门对其进行的特殊管理,使得“边民”身份拥有与其他身份所不同的特质,进而得以出现。然而边民是拥有主体性的存在,他们在为获得生存资源而进行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国家所规定的制度结构之下,在意识到自己的“边民”身份之后,能动地参与建构了自己的“边民”身份,这同时也是边民主体对“边民”身份的理解与诠释。本文正是围绕以上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老街边民为例,通过描述老街边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回答边民主体如何参与“边民”身份建构过程的问题。老街在地理方位上处于中越边境地区,在中国近代西南边界形成的过程中,这里逐渐成为一个边民聚集的边境圩市。在老街圩市形成之后的百年时光中,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发生的诸多边界历史事件,为这里边民特殊身份的塑造奠定了基础。“边民”身份首先要在一定的国家边疆治理制度之下才能得以产生,国家与国家的互动以及国家对边疆安定的需求,促成了相关法律条文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边民身份的建构。老街边民通过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互动,逐渐意识到“边民”身份的存在,并在获得边民证、互市证等身份证件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自身群体身份的认识,形成了对边民身份的认知和认同;同时他们在互动中也完成了对自我边民身份的解读与建构。老街边民在了解了边民身份所具备的权利与义务之后,在生计方式、婚姻选择、跨国流动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边民身份进行自我表达,从而使得“边民”身份所包含的意涵被持续建构并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建水紫陶承载着滇南陶瓷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展现着紫陶的图式审美脉络,见证着紫陶图式发展史。建水紫陶图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建水紫陶文化创意的思想来源,也是其契合文化消费趋势的基点;既是提升建水紫陶文化附加值的着力点,又是拓展其文化市场的突破点。建水紫陶发展历程久远,其图式演变过程中凝练了生存智慧和生活风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性文化体系。建水紫陶图式类型涵盖了丰富的形态,既有虫鱼鸟兽、梅
学位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美化乡村环境及建设乡风文明等方面都体现着巨大的优势,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现乡村的振兴要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同样,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应带动村民充分参与。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光崀大村从一个多民族世居的百年乡村转变为城郊区域的搬迁村;从以农耕、草皮种植为主转变为发展文化旅游,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成为安宁市首批乡村振兴试
学位
本文以中高级的《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为例,对两套教材课文中“了”的选取与分布、“了”的讲解与注释和“了”练习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其中课文中“了”的选取与分布又从词尾“了”和句尾“了”、“了”的语法意义、“了”所在的句式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了”的选取与分布上,中高级《发展汉语》中“了”的总数比《博雅汉语》的多,两套教材中的词尾“了”的数量都多于句尾“了”;教材中都出现了表示肯定或判断语气
学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户籍制度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发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其范围也波及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进入21世纪,一批批少数民族离开自己民族世居的村寨,奔向经济更为发达、就业机会更多的东部地区。但更为现实的是,这些年轻的外出务工者群体因为基础教育、医疗等差异化的社会基础保障制度等,难以留在这些东部地区,只能为了生计来回奔波于城市和村寨,他们的流动
学位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我国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农村。为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各村都在积极寻求生计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但笔者认为根植于地方农业历史的种植生计,在当代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自治县的八龙村为研究点,参考目前国内较普遍认可的拉尔斯顿和埃格里的代际划分依据;参考我国规定16岁为劳动年龄的下限,以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
学位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由于越南、印度等国国内局势动荡,采取了激进的排华策略。大量旅居国外的华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难民,被中国政府接收并建了不少华侨农场妥当安排其生产生活,其中部分被集中安置到宾川华侨农场。本文主要以宾川农场的归侨为研究对象,讨论这些归侨的“农场人”身份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而今天,“农场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已经成为历史,他们已经和宾川本地人实现了经济交融和文化融合,“农场人”
学位
[目的]本研究目标为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长骨骨干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回顾性研究54例患有下肢长骨骨干骨不连的病人,记录病人的病史,骨折特点,既往治疗措施。采用AO/OTA骨折分型描述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针对开放性骨折,采用Gustilo-Anderson(GA)分型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采用Weber&Cech分型描述骨不连端的生物学活性情况。最初手术术后的X线用于评估骨折的固定和复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碳中和政策的出台,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做出了更为严苛的限制。对于合成革行业而言,使用传统溶剂型聚氨酯浆料会产生大量VOCs排放,已不再满足当下社会生产需求,并逐渐被水性浆料所替代。而国内用于制备高档合成革的水性聚氨酯浆料多依赖于进口,同时中低档合成革的利润也随着环保、能耗以及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而进一步被压缩。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发具有良好物理性质的
学位
本论文对民国时期红河南岸地区瓦渣土司的诉讼案件进行研究,以司法档案为基础,将案件本身置于民国时期构建民族国家的宏大历史场景之下,通过对瓦渣土司诉讼案件的分析研究,深入观察国家法律制度和民族习惯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轨迹,研究地方和民族对国家法律和权利的运用与回应,进而揭示民国云南边疆土司地区的国家化发展进程。论文的主要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红河以南土司地区政治、司法和民族的基本情况
学位
TPRS教学法是由西班牙教师Blaine Ray先生创立的,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语言点自然习得的新型教学法。“着”作为汉语助词,由于其语法意义较多,且句法位置较复杂,一直是汉语学习者的难点。TPRS教学法能够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将较难的语法意义放在句子中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大大降低了语言规则归纳以及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笔者结合TPRS教学法,深入分析“着”的语法特点,选取实用的故事背景,设计教学环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