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加工与可制造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在机械工业朝着高速、重载、高效方向发展的背景下产生,是机械传动的基础件。这种蜗杆副由于多齿啮合、瞬时双线接触、综合曲率半径大、接触线与相对滑动速度夹角大等特点,因此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易自动润滑、使用寿命长。 传统上,为使蜗杆副共轭齿面间为线接触,必须采用对偶范成法加工蜗轮轮齿。蜗轮滚刀设计制造周期长、制造困难,导致蜗杆副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本文提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非对偶加工的基本设想,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建立了用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加工的五轴机床模型。改变联动方式并更换刀具后,可以在该机床上分别加工蜗杆和蜗轮。这样,可以用通用刀具加工出蜗轮齿槽,实现蜗杆副的非对偶加工。 2、在范成法加工中,一般地,蜗杆作为原创件首先被加工出来,在跑合中,蜗杆齿面充当“二次切削刀具”,因此,应保证蜗杆齿面的加工精度和适合的表面粗糙度。本文定义了理想蜗杆和蜗杆加工时的对刀平面,计算理想蜗杆的螺旋角,实现对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加工时的平面刀具姿态控制和对刀、多头蜗杆分头、两回转轴的转角及速度控制,这是保证蜗杆齿形正确和齿面精度的关键。 3、当蜗轮齿面上存在非工作区时,则很难用准确的数学方程描述蜗轮啮合面,为了统一处理,本文提出了用虚拟加工的方法建立蜗轮的三维实体模型,用截面法对蜗轮齿槽曲面进行离散化处理,用Bézier曲面片逼近理论齿面。这样既有利于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又便于提取可加工性信息。 4、提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可制造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可制造性评价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阶段,根据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特点,本文以啮合性能最佳、蜗轮齿冠体积最小作为设计时的评价指标,利用多目标优化获得满意解。同时,根据计算机视觉原理,计算蜗轮齿槽曲面上CC点的可视方向范围检查刀具干涉、控制刀具姿态,并根据CC点处的主曲率、加工精度要求等计算切削行宽。
其他文献
电极的制造一直是电加工方法制造模具过程中影响制造剧期与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种基于RP的铜电极电铸技术,为电极的快速制造提供了一条捷径。但是,由此制得的电极存在着铜电铸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对合金热加工性的研究是合理制定热加工工艺,有效控制合金组织性能从而提高制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近α钛合金Ti53311S,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TP650和Zr-4合金在较宽
针对多子阵中各子阵的标称方向可能存在扰动偏差这一问题,给出了一种多子阵互耦影响下的鲁棒自校正算法。与现有很多互耦自校正算法类似,本文算法同样利用了均匀线阵互耦矩阵
自1981年我国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进
目的 :分析脑梗塞后MRI短T1 信号的分布、表现特点 ,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脑梗塞灶直径>2cm的脑梗塞病人的MRI资料 ,扫描时病程在1d~12
如何确保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报告的整体质量,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广州商学院针对学生实践报告选题(设计)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介绍了所设计的卫运河特大桥的光纤光栅智能监测系统,提出了光纤光栅的具体布设方法.在主桥施工过程中成功布设了129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光纤光栅智能监测系统,对主桥预应
本研究通过对某考点的99名BEC中级口语考试(以下简称口试)考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探讨考生对BEC中级口试的认识及BEC中级口试对考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生对BEC中级
我们研制的MMK6026六轴五联动CNC工具磨床用于加工锥形球头立铣刀和其它复杂形状刀具的前刀面与后刀面。其数控系统的设计为核心部分,它要求多轴联动、运行稳定可靠、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