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早期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发病多以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被发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占总数的2/3,是三大脑血管意外之一,经长期统计表明前交通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1/3左右[1],其最大破裂率近2/5,颅内破裂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次死亡率约为30%,二次出血死亡率约为70%[2]。对患者日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对交通动脉瘤的快速而且有效的诊疗手段,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是当前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目前,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除内科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止脑血管痉挛等外,需外科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3]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早期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术前检查、手术时机、总结围手术期管理及术中经验。方法通过影像学方法明确病人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需手术患者在超早期行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在术后三个月进行GOS评分,远期复发情况则通过三年内的复诊来确定,从而得到临床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符合上述入组标准的受检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275例中,术中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33例,术后疗效良好254例,疗效差13例,死亡8例;介入栓塞动脉瘤248例,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4例,术后疗效良好242例,疗效差4例,死亡6例,所有统计学资料采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分割检验进行评估,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p值取≤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并取倾向性匹配分析结果尽量消除组间混杂因素。结论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两组病例,早期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均为治疗前交通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在此破裂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能减少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对治疗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症状的前交通动脉瘤有效,可明确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但不同方式手术适应症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但本组数据随访时间较短,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治疗效果期待长期随访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复杂型与单纯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住院并行腔内治疗的8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杂型腹主动
目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可能经历不舒适,抑郁和疼痛,其中有近70%的患者术后会经历中等程度的疼痛。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减轻膝关节
本文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该教学管理系统共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管理、选课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学日志管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肢屈膝位和伸直位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实施的初次单侧TKA手术的骨性
研究背景与目的:全身麻醉应用于临床已经百余年历史,但全身麻醉药如何致意识消失及苏醒的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蓝斑(locus coeruleus,LC)核团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再生保温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混凝土,该混凝土在继承传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从混凝土的细观层面出发,将再生骨料、保温骨料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保温功能的结构型
目的:探讨直接后路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复位方法与手术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科采用直接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伴难复性寰枢椎
目的:探讨改良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Improved STARR)联合围手术期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排粪障碍综合征(O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吉林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制剂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对中药纳米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药单体成分,鲜有涉及中药复方。本文以牛黄醒消丸为例,提出了中药复方纳米给药系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膝关节超声表现分别与膝骨关节炎是否存在相关性;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表现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可能为早期膝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