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动力损伤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挡结构在铁路工程项目中,承担着维持边坡稳定的重要职责,在抗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服役期间,由于承受多次地震动荷载作用以及各种环境侵蚀因素,其内部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损伤累计到一定程度时,支挡结构可能会出现意外失效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支挡结构意外失效而造成的重大事故也已经屡见不鲜。为此,对支挡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及损伤服役状态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依托中铁二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的《高烈度地震区典型支挡结构震后服役状态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主要通过大型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辅以数值模拟,对不同初始损伤状态下桩板墙支挡结构的损伤识别及服役状态进行了相关分析。相对于传统激振试验,采用了一种更为贴近实际工程的手段去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在损伤检测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文章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1)分析了桩板墙桩身位移、桩后土压力、桩身应变、桩身PGA等动力响应在桩板墙服役中的分布规律及损伤后的变化规律。发现:当桩身在出现损伤后,动力响应会出现突变,桩顶位移突增的同时桩后土压力及桩身应变开始随着振动进程出现减小的情况,以此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进行实时损伤识别。(2)分别采用几种不同模态参数(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模态能量)对桩板墙桩身损伤进行识别,得出了不同模态参数伴随着损伤而产生的变化规律。并将几种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模态振型在损伤发生及定位中综合效果较为出色。(3)由于三组试验的损伤位置不同,对比分析三组试验桩身损伤开展速率发现:桩身锚固面附近及悬臂段的损伤开展相较于锚固段损伤开展更快,对支挡能力和寿命影响更大。在损伤识别时,模态参数也对锚固面及悬臂段的损伤也更加敏感。(4)由于三组实验的初始损伤不同,对比分析了桩身在不同初始损伤情况下的剩余支挡能力,发现:桩身正常服役(损伤未出现或原初始损伤未继续开展时)总能量随着初始损伤程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桩身最大承载能力的下降速度会随着初始损伤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加快。
其他文献
近年来,盾构工法以其安全、高效等特点成为隧道建设的主要方式。盾构刀盘是盾构掘进关键部件,具有开挖岩石、稳定掌子面和搅拌渣土的重要作用,刀盘的设计质量的决定了盾构工程的掘进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刀盘设计存在设计效率低、设计质量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经验而难以得到确切保障、相似地质条件刀盘设计方案重复,设计经验无法有效积累和借鉴等问题。为此,开展刀盘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本文选取应用广泛的复
我国由西到东地势落差很大,为了更好地联通我国的东西部,促进经济交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会遇到地势落差很大的交通建设项目。在公路隧道建设中,为了解决隧道进口和隧道出口高差较大的问题,隧道建设者们摒弃了以往“宁直勿弯”的设计理念,采用曲线隧道和螺旋隧道的展线形式,用隧道长度的延长来解决坡度一定时隧道进出口高差较大的问题。本文依托延崇高速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螺旋隧道因其特殊的空间展布在爆破施工方案和既有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动力电池已逐渐成为制约电动汽车使用与发展的瓶颈,为此各个发达国家加大其研究力度,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它常处于急加速工况或
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国年到2017年,我国修建的瓦斯隧道已不少于205座。瓦斯灾害是隧道修建过程中严重的地质灾害,瓦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如何有效将瓦斯浓度控制在规定限值内是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本论文以牛峒山瓦斯隧道为研究背景,基于Fluent软件对风管布设参数对瓦斯分布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隧道喷射混凝土壁面粗糙度对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结合风流场及瓦斯浓度场规律的研究,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眼底疾病,其主要是在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目前糖网病的诊断依靠眼科专家对视网膜图像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然而患病人数庞大,人工筛查耗时较长,使得患者因错失绝佳的诊疗时机而病情恶化,以致对失明构成极大地威胁。伴随着深度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网病检测的时效性,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这对于构建糖网病智能诊断系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紧缺、燃油汽车引起的空气污染愈发严重,新能源汽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过短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政府已经通过采取增加充电桩数量等外部措施来改善这一情况,但仍解决不了关键问题,需要从新能源汽车的内部因素中考虑解决方案。传统减振器在工作时,汽车悬架的振动机械能转化为减振器内部液压油的热能,然后散发至空气中。如果能对这种高功率密度的振动能量进行采集
功率VDMOS器件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其最主要性能参数击穿电压(BV)和比导通电阻(Ron,sp)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常规的功率VDMOS器件受到硅极限的限制,在大电流高电压的工作环境中表现的不是很理想。虽然带有高K绝缘介质的HK结构VDMOS器件可以打破硅极限,并且不像超结结构那样受到电荷平衡的影响,但在异质界面处存在界面电荷,影响器件的性能。本文首先研究界面电荷对HKMOS器件所造成的影响并对其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公路和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也随之提升。新管幕法作为一种新颖隧道施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新型管幕结构作为初期支护与永久结构一体化的结构,其断面形状和钢管参数的优化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依托迎泽大街管幕暗挖段隧道工程下穿火车站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管幕法隧道在不同断面形状下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和动静荷载影
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有着施工方便、性能良好且比较经济的特点,在我国公路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甘峪河大桥的设计采用了该类结构形式。本论文依托甘峪河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工为程背景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综合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史,分析讨论了预应力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的技术特点及优缺点,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甘峪河大桥的设计,通过调查该桥所处区域的地
随着高速铁路线网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我国建设了大批以高速铁路为主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枢纽站,并且有将其融入商圈开发的趋势。在这种开发模式下交通枢纽站将吸引大量客流,枢纽站旅客的换乘出行链也更具复杂性,这不仅增加交通枢纽站的换乘客流组织难度,降低其服务水平和换乘效率,更影响着高铁线网和城轨线网的运营管理和运输效益。因此,对多制式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出行链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运用行人微观仿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