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碳源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利用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n AOB)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转化为氮气,是迄今为止最具创新的生物脱氮工艺。目前厌氧氨氧化工艺已经广泛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氨废水,但对于污水厂主流废水处理仍存在不足,而且稳定的亚硝酸盐供应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内碳源短程反硝化工艺(endogenous partial denitrification,EPD)是一种为厌氧氨氧化提供亚硝酸盐的新方法,它在厌氧阶段消耗有机物和糖原并转化为内碳源,在缺氧阶段利用内碳源合成糖原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EPD-SBR系统的启动以及影响亚硝酸盐转化率(nitrate-to-nitrite transformation ratio,NTR)的因素和机理,并探讨耦合两段式EPD-SBR和ANAMMOX-SBBR反应器实现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稳定性和高效脱氮的潜力。实验结论如下:(1)EPD-SBR反应器接种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以乙酸钠为碳源,控制进水C/P=150:1,并采用厌氧末排水的方式成功实现了GAOs菌的富集;以硝酸钠为电子受体,成功诱导了DGAOs菌,总氮去除率达到98%以上。调整反应周期为3h,厌氧时间为90min,缺氧时间为30min,COD去除率平均为86.74%,NTR平均为65.96%,证明了EPD-SBR反应器成功启动并且EPD出水可作为ANAMMOX反应器稳定的亚硝酸盐来源。(2)影响亚硝酸盐转化率因素实验表明:当C/N比为6.5、5.2、4.3及3.7时,随着C/N比不断减小,NTR值先增加后下降,C/N比为4.3时NTR值最大,为66.27%。当缺氧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及40min时,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量先增加后下降,NTR值分别是68.05%、66.53%、48.95%。当周期时长分别为6h、4h、3h时,NTR值基本相同,分别平均为65.67%、66.07%、65.24%;周期时长为2h时,出水硝酸盐有剩余,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量也随之下降,NTR值平均为60.49%。当p H值分别为6.88、7.43、7.87、8.45、9.06时,NTR值先下降后增大,NTR值在p H为7.87处最低,为66.13%,在p H为9.06处最高,为70.09%。(3)在EPD-ANAMMOX耦合工艺中,ANAMMOX-SBBR反应器先进行112d低基质驯化,总氮去除负荷及去除率分别为0.337kg N/(m3·d)、79.27%,其中通过厌氧氨氧化氮去除量占总无机氮去除量的90.03%。EPD-ANAMMOX耦合工艺,COD去除负荷及去除率分别为0.337kg COD/(kg MLSS·d)、87.21%;总氮去除负荷及去除率分别为0.222kg N/(m3·d)、85.71%。随着温度由29℃逐渐降低至14℃,EPD-SBR系统中COD去除率没有显着差异(86.59%),但DGAOs菌活性降低,NTR值虽下降,但仍能保持在48.24%~63.48%之间;另一方面,温度下降对ANAMMOX-SBBR系统影响不大,总氮去除率平均为86.12%。实验证明了EPD-SBR在常温条件下为ANAMMOX-SBBR提供亚硝酸盐的稳定性,以及EPD-ANAMMOX耦合工艺在处理主流废水中具有广阔前景。(4)EPD-SBR污泥驯化成功后,微生物多样性下降,Proteobacteria数量增加且丰度最高,为71.24%;从属水平上讲,Competibacter GAOs丰度最高,为25.06%,是EPD-SBR反应器中进行内碳源短程反硝化的主要功能属。并且在磷限制水平下,PAOs菌活性受到限制,GAOs菌丰度(25.49%)远远高于PAOs菌丰度(2.78%),证明反应器内内碳源短程反硝化过程主要依靠GAOs菌进行。
其他文献
在构建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时,现行的一些构建方法扫描的空间数据过于稀疏,导致模型的精细度不足.面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下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构建.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双目视觉结构,使用双目视觉结构扫描,定位舱室位置,获取舱室三维空间数据,将数据输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构建舱室外表面,划分内部布局,定义舱室内典型舱段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舱室内部模型,将其与外表面模型相结合,实现舰船上层舱室模型整体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下模型构建方法三维空间数据配准时间短,配准精度
为提升舱室通风效率,保证噪声隔离效果,进行温度传感器布设技术在船舱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简化船舱中的不规则结构、小型部件和复杂装置、滑油系统和辅助装置,构建船舱三维模型,使用ANSA软件对模型网格进行划分,基于温度传感器布设技术对舱内测温点分布进行仿真与计算;引入3D求解器与Double?Preci-sion,在船舱三维模型中,分析船舱室内测温点分布的具体位置,进行船舱室内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各舱室通风效率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噪声隔离效果.
由于大型舰船大量采用钢结构焊接制造工艺,为了提高舰船的结构安全性,必须对船舶结构的应用与缺陷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应力异常等问题及时报警.本文设计了一种船舶结构应力与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良好性能,将船体结构的应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获取船舶结构的工作状态,对于改善船舶监测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无人船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目前在海洋勘测、军事侦察等领域有成功的应用,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船的开发成为了一项热点研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无人船在复杂航区的导航性能,建立了复杂航区的无人船自动导航系统,分别从硬件结构(处理器、传感器、电路等)和软件结构方面进行了介绍,有助于实现无人船的航行安全性.
随着汽车工业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主动防撞系统作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极大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论文选取智能车辆主动防撞技术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整车硬件软件架构,设计了多线激光雷达障碍物检测算法,开发了主动防撞策略和开环控制策略,并开展实车和仿真实验验证,证明所研究的主动防撞系统具有一定可行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构建了整车硬件软
有轨电车由于其线路敷设形式灵活,低碳环保,建设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运能和速度介于常规公交与地铁、轻轨之间,在城市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国内许多城市均在积极规划建设有轨电车线路。车站是有轨电车对客流进行集散的场所,合理对车站进行布设,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对乘客的服务水平;线路的长度影响着车站布设数量,并且对建设运营费用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有轨电车的线路及
常规方法测试材料抗高温性能时,直接对材料进行高温锻造,导致高温下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量化值普遍偏小.提出船舶材料抗高温性能测试方法.高温锻造前对船舶材料进行热处理,制作材料单向板,利用空气炉和烘箱,对单向板进行热暴露、淬火,通过煅烧炉,高温煅烧单向板,在不同煅烧温度下,使用拉伸机拉伸单向板,直至材料纤维断裂,得到高温下的材料极限拉伸强度、弯曲变异系数,表现材料抗高温性能.选取船舶材料中常见的Al合金复合材料,作为高温性能测试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测试温度下,设计方法提高了极限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测试值,
船舶设备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降低船舶的隐身性,而且会造成船体结构的疲劳损害,使船体焊缝等应力较集中的位置出现结构破坏.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动力学工程算法对船舶典型设备进行振动特性建模和分析,分别对船体、动力系统减速器和主汽轮机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典型设备的抗振动特性.
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常常需要在风浪下航行,虽然横摇并不会受到波浪力的干扰,但在波浪与船体相对位置出现变化时,水线面积会随之发生波动,由此引起了稳定性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即便初始的横向扰动比较小,也可能引起较大幅度的横摇运动.当参数横摇现象出现后,会对船舶的航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及时有效预报迎浪参数,能够为船舶减摇提供依据.在船舶迎浪参数预报及减摇研究中,可以应用函数响应法,依托该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当前通信网络弱信号增强算法,通信网络信号特征提取不完整,导致算法增强后的通信网络信号,信噪比偏大,信息完整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无人船远距离离岸通信网络弱信号增强算法.采用随机共振检测器,检测通信网络弱信号,设计通信网络弱信号门限限制,判断检测信号是否为弱信号;从信号的幅度和小波变换2个特征出发,提取通信网络弱信号的幅度和小波变换特征,判断信号衰减的原因;采用小波分解重构的方式,设计通信网络弱信增强流程,增强通信网络弱信号.设计3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次研究算法增强弱信号后,产生的信噪比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