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实施非关税壁垒的动因研究--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盟成为对中国实施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最多的经济体之一。这些非关税壁垒种类复杂,覆盖我国各个产业,已成为影响中欧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从源头上认识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决策的制定逻辑,理解和把握欧盟相关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择以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动因展开研究。
  论文运用理论分析、统计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整理了2009-2016年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数据,以代表各类动因的经济、贸易指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实证方法,检验了各类动因对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决策的影响。
  论文共包括6个部分:
  第1部分是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说明了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整体结构。
  第2部分是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并评述。首先是对非关税壁垒的一般性研究;其次,将已有文献对非关税壁垒从战略竞争因素、制度性因素、传统经济政治因素三个角度进行动因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再次,综述分析前人关于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问题的研究成果;最后,整理了GTA数据库的应用研究,总结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方法。
  第3部分是对中欧贸易概况的事实分析,以及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的统计分析。从中欧贸易概况的回顾中发现,中欧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中欧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顺差、逆差均主要来源于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差额。2020年受疫情影响,欧盟内外部贸易规模收缩,并在2021年一季度持续经济下行趋势。
  从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规模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回落中开始出现反弹,表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从措施类型来看,出口激励、本土市场补贴是这些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从行业角度来看,制造业是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目标行业。
  第4部分介绍各类非关税壁垒动因的变量选择,并分析了各动因的预期影响方向,分析从战略竞争因素、制度性因素、传统经济政治动因三个角度展开。其中,战略竞争因素是欧盟实施对华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动因。随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中欧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相对优势地位发生变化,欧盟出于保护产业、减小产品竞争的目的,会增加实施对华非关税壁垒的数量。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市场化程度,是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决策的另一大动因。长期以来,欧盟以其内部法为依据,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适用“替代国”标准进行对华反倾销,增大了我国遭遇非关税壁垒的频率,扩大了对中国的贸易损害。
  第5部分是关于非关税壁垒动因的实证研究。论文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动因进行了检验分析,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在战略竞争因素方面,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与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制度性因素方面,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减小了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规模。在传统经济政治动因方面,欧盟失业率和基尼系数的提高,增大了欧盟采取非关税壁垒的可能性;中国对欧盟的非关税壁垒报复能力,遏制了欧盟对华非关税壁垒的实施;欧盟进口关税水平和非关税壁垒数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即当欧盟对华关税水平提高时,其对华非关税壁垒数量也在增多。除此之外,实证部分还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分析和门限效应检验。
  第6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并依据论文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务实应对非关税壁垒,中国应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贸易制度建设,优化贸易投资营商环境;在对欧交往中,把握好中欧合作的主基调。我国各企业主体应提高应对非关税壁垒的能力,积极应诉、快速反馈,以减小因非关税壁垒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该书在对大量兼并失败主案例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把企业兼并作为一种高级企业行为,放在不完全市场经济的背景中来加以考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以企业竞争力的变化作为主线来研究企业兼并的风险.该书着重对兼并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将企业兼并纳入企业管理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范畴,并将企业兼并和企业的战略分析结合起来研究.虽也涉及到有关兼并的数量经济分析领域,但宽松的、非数量化的分析在实务中通常比严格的数学分析更重
学位
该文通过对增值税产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增值税制度的剖析,指出由于其消除了重复课税的弊端,实现了公平税负,具有中性和透明的特点,才得以迅速掘起并发展为国际新税种.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将对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宏观调控作用.为此,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进行回归分析,说明增值税税负对经济增长、投资、劳动力就业与劳动生产率以及企业创新活动都有负的影响--低税负有利于经济增
学位
金融创新是当今国际金融业的主题之一,其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融工具、机构和市场组织等均在创新范畴之列.该文在阐释国际社会金融创新浪潮的同时重点研究了中国金融创新问题.探讨了在中国创立新融资工具的可能性及创设之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截止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3万多亿元人民币,传统单一的银行媒介存款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了,如何迅速有效地实现社会节余资金的转化,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亦是作者
学位
该论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首先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起源、功用、特征,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对几中基本的衍多金融工具进行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的研究.论文在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概念,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要素进行,同时引进公允价值对其进行计量,并实现适时适量对损益加以确认.论文对
该论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揭示等方面,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管理对现行会计理论的突破,此为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对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及期权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研究;针对高风险,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在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现实,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商业银行的先进理论便成为该文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并在考察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演进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该文以其为基点确定了全文框架性的研究重点,即①基础理论的探索--在借鉴的基础上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一般性概念探讨;②推动中国国
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档案工作者的自我身份认同状况和社会大众对档案工作者的认同状况。发现档案工作者普遍存在自我身份的认同焦虑状况,主要表现为职业情感体验不佳、职业环境满意度低和从业意愿低等几个方面;社会对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程度低,主要体现为对档案工作的价值认可度低、认为档案工作者综合素养不高和档案利用体验满意度低等几个方面。档案工作者身份认同危机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即档案工作者的身份认同危机
该文从档案利用工作着手,通过分析档案以及档案工作的特性,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和面临实际困难,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布局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环境,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布局进行研究,并从信息控制权、政府信息化、计算机互联网三方面探讨与之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该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调查研究、个别事例探讨、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
学位
在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技术常常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控制变量来构建模型,而其他因素如:汇率、经济波动等也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在早期的模型中却没有考虑进去。通过对后发经济体汇率调整的增长效应进行研究,横向比较后发经济体长期汇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寻找成功实现赶超的各后发经济体汇率调整和经济增长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一般规律,为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有助于更客观地看待汇率的调整对经济增
学位
在世界各国的长期发展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异日益显著,经济增长差异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焦点。传统经济学理论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解释这种差异的来源,虽然这些理论给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但它们却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对待创新与资本积累的态度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将大量资金投资于创新,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而一些国家却恰恰相反,而人力资本概念的引入改变了这种困境,人们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