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变化机理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9583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亚高压作为北半球重要的夏季风系统成员之一,它的季节演变过程包括春季建立、夏季维持及秋季撤退。南亚高压演变的异常对亚洲乃至全球地区的天气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有关南亚高压研究中对其撤退的缺乏,及其纬向移动机理的不清楚,本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在定义了南亚高压撤退日期标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南亚高压建立和撤退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南亚高压撤退的可能机制;研究了ENSO对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特别深入研究了中高纬度非绝热加热对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简单机制模式模拟揭示出中高纬度地区非绝热加热影响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的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概要如下:
  一、南亚高压撤退特征及与其建立的比较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南亚高压撤退日期的标准,得到了1979-2016年南亚高压撤退日期,南亚高压平均的撤退日期是第59候(大约10月18日)。南亚高压撤退日期具有显著的2-yr左右和6-yr左右周期变化,并且撤退日期在1997年存在变率突变。进一步对南亚高压撤退过程的分析揭示出,一方面,随着对流活动自孟加拉湾西部向东减弱导致孟加拉湾东部及中南半岛对流异常减弱,孟加拉湾到中南半岛地区上空出现下沉运动,与之对应是高空辐合低空辐散,并且在欧亚大陆及印度洋高空激发出气旋性环流异常,导致大约95°E以西的西亚及其以南的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北部地区上空位势高度场异常显著减弱;另一方面,菲律宾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加强会造成该地区上空出现上升运动,对应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并且高层激发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这就会导致菲律宾以东地区上空出现显著的位势高度正异常。这样的环流形势会造成孟加拉湾东部的南亚高压西中心消失,而东中心位置维持在中南半岛以东洋面上,意味着南亚高压撤退到中南半岛以东洋面上。
  针对南亚高压建立与撤退演变过程的对比研究表明,南亚高压建立及撤退后(建立候或撤退候分别减去前一候的值),欧亚大陆及其附近海洋地区的位势高度都存在着异常,但显著性区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撤退后显著的负异常出现在大约95°E以西的西亚及其以南的阿拉伯海到孟加拉湾北部地区上空;而南亚高压建立后,显著的位势高度正异常位于青藏高原及其以南的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上空。此外,南亚高压撤退,一方面与对流活动自孟加拉湾西部向东减弱导致孟加拉湾东部及中南半岛中北部到青藏高原地区对流活动减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菲律宾群岛以东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加强有关。而南亚高压建立则与源于苏门答腊岛对流活动的向北发展导致孟加拉湾中南部对流活动活跃有关。
  二、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东欧地区大气热源的异常是影响南亚高压东西移动年际变化除热带海温异常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因子;当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出现正(负)异常时,南亚高压向西(东)移动。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异常对南亚高压东西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激发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类似于丝绸之路遥相关型大气波列沿西风急流向东传播实现的。丝绸之路遥相关型大气波列则是通过影响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空的位势高度异常来影响南亚高压东西移动的,并且丝绸之路遥相关型大气波列对南亚高压东西移动的影响是一直稳定存在的。当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异常加强(减弱)时,会激发出类似于负(正)位相的丝绸之路遥相关型大气波列向东传播,导致正(负)的位势高度异常出现在伊朗高原及东北亚附近地区,而负(正)的位势高度异常出现在东欧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上空,这就有利于南亚高压向西(东)移动。
  另外,印度半岛北部非绝热对南亚高压东西移动也有着重要影响,但其主要是通过激发Rossby波大气响应影响伊朗高原附近地区上空位势高度异常来影响南亚高压东西移动的。当印度半岛北部大气热源出现正(负)异常时,显著的位势高度正(负)异常出现在伊朗高原附近地区,这就会导致南亚高压中心的向西(东)移动。同时,数值模式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异常可以通过激发出向东传播的大气波列来影响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而印度半岛北部非绝热加热则是通过激发Rossby波大气响应来影响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
  三、ENSO影响南亚高压纬向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研究表明ENSO与南亚高压东西移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滑动相关显示在1983年之前是显著负相关,1983之后负相关变得不显著。这说明ENSO与南亚高压东西移动之间的关联从1983年开始显著减弱。挑选出的高相关时段(1954-1974)和低相关时段(1988-2008)的对比分析表明:在高相关时段,ENSO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大气波列共同作用导致伊朗高原上空位势高度异常,进而引起南亚高压的东西移动;而在低相关时段,ENSO对南亚高压东西移动的影响不显著,南亚高压东西移动主要与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大气波列引起的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空位势高度异常有关。
  ENSO与南亚高压东西移动之间相关的减弱,则与ENSO和印度季风之间相关的减弱有着密切关系,即ENSO与印度季风之间的相关在1983年之后也减弱并变得不显著。在高相关时段,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变冷)时,阿拉伯海的海温也显著增暖(变冷),这就减弱(加强)了印度季风区海陆热力对比,因此印度季风显著减弱(增强),印度半岛中北部降水随之减少(增加),释放的凝结潜热也减少(增加),在高层从非洲到伊朗高原上空激发出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这就导致伊朗高原上空的位势高度异常减小(增加),南亚高压向东(西)移动。但是,在低相关时段,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发生异常增暖(变冷)时,阿拉伯海的海温并没有显著的异常,因此印度季风区海陆热力对比没有显著变化,印度季风也就没有发生显著异常,ENSO对印度夏季风的影响减弱,这也导致印度季风区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异常不显著,伊朗高原及青藏高原上空位势高度并没有显著异常,南亚高压东西移动并不显著,此时ENSO对南亚高压的东西移动影响减弱。
其他文献
大气阻塞具有大尺度和准定常的特征,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理解大气阻塞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许多学者设计了识别阻塞的方法。虽然这些阻塞识别方法对阻塞的主要活动中心、持续性和强度等都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有一些方法对于阻塞活动中心之间的相对强度和一些较弱的阻塞活动中心的识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次,有一些阻塞识别方
学位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又被称为“亚洲水塔”。降水是高原水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然而,高原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极其脆弱,降水尤其是极端降水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及其周边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改变,对高原极端降水的模拟和预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往针对高原降水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日降水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上,对于更易诱发自然灾害的短时强降水的特征方面尚缺乏对
学位
北极海冰作为地球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全球气候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不仅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以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也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因此,对北极海冰准确的认知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由于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是一个探索海冰演变发展的可靠工具,但是目前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海冰模式误差源的分析和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利用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
学位
亚洲夏季风爆发是冬季至夏季季节转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孟加拉湾地区(BOB)爆发,然后是中国南海(SCS),最后是也称为喀拉拉邦季风爆发的印度半岛南部地区。夏季风爆发对亚洲季风区有显著的影响,每年3-5月,伴随着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强烈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梯度力,低层和对流层高层的风向以及深对流会出现季节性反转,导致亚洲夏季风的爆发。由于季风变异对自然资源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水资源,再
学位
这项研究基于观测站,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和气候研究单位(CRU)网格数据集,研究了坦桑尼亚的湿润季降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分析、周期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研究分析了3、4和5月(MAM),10、11和12月(OND)两个时段,以及11月至次年4月整
学位
受东亚夏季风系统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演变特征多样,形成机制复杂。本论文利用台站逐日降水产品、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JRA-55逐6小时再分析产品、ERA5逐时再分析产品和FNL逐6小时再分析产品等多源数据资料,分析了1959~2013年间长江流域夏季强降水事件对应的三维立体环流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选取与强降水对应的环流型态及其演变特征相近的个例,进行细致分析。在认识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逐渐向更高分辨率发展,研究更适用于高分辨率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提高模式预报性能有重要意义,急需在分辨率的灰色区域发展尺度自适应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客观地分析和理解对流参数化方案在灰色区域的分辨率依赖性将更有利于尺度自适应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发展和改进。由于模式中各种物理过程方案的分辨率依赖关系,因此很难确定单独对流方案的分辨率依赖性。如何分离出对流方案的分辨率依赖性,以及在灰色
学位
盐度,是海水中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其分布与变化不仅可以作为全球水循环过程和一些重要变率的指示因子,也能通过调整海水状态和海洋环流过程,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盐度多尺度变率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然而,过去的盐度观测资料存在稀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国际已有技术重构得到的盐度格点产品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导致盐度多尺度变率研究的进展相对滞后。直到Argo
学位
北半球冬季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频发的冷空气活动不仅受对流层阻塞高压(简称阻高)系统的影响,还与平流层极涡异常密切相关,但两者对冷空气活动的协同影响过程和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尚不清楚。本文使用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首先基于等熵质量连续方程揭示了北半球各阻高系统(格陵兰阻高,简称GB;大西洋-欧洲阻高,简称AEB;乌拉尔山阻高,简称UB;北太平洋阻高,简称NPB)形成和衰亡过程中空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其水循环过程对当地生态系统、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以及东亚天气和气候都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冰雪圈的变化也吸引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揭示青藏高原降水变率的特征和相关大气动力过程一直是我国大气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近些年,青藏高原南部大部分冰川均处于退缩状态,而青藏高原西部仍有冰川处于增长状态。冬季是青藏高原西部水资源存储的关键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