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径三维编织携纱器的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同时由于其独有的特性,较广泛地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民用以及医疗领域。利用三维编织预制体增强复合材料时,因其具有纤维多向取向,立体编织等特性,使得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更好发挥,因此受到大量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对于这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而言,变截面和变径预制体的制备是三维编织技术中的瓶颈之一,因而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已有的三维编织设备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编织设备无法实现自动化,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辅助编织,这样不单降低了效率同时还增加了人工成本,鉴于此,对于主动三维编织携纱器的研究就有明显的意义。本文利用已发展成熟的增减纱工艺并结合当前增减纱技术,研制出一种可自动实现增减纱的携纱器,从而准确高效地完成预制体的编织工作。本论文基于三维编织技术,论述了实现可变径预制体的编织方法,并通过对不同编织工艺对比分析,提出了可以实现增减纱的主动携纱器的设计方案:一个携纱器带有多根纱线,通过化学粘合的方式来完成增纱的过程,进而改变编织纱线束的数目,从而达到这种变截面和变径织物的编织目的。本文基于Creo三维设计软件平台完成携纱器各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装配工作,其中,该主动携纱器主要包括储纱和增减纱部分。并利用该软件的相关模块对所设计的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验证各零部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从而为后续携纱器样机的加工及其装配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该主动携纱器的实现自动增减纱的工作要求,本文对化学粘合剂的选用及其特性对比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化学粘结的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其中包括对主副纱线粘结效果的计算检验和增纱装置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并得到携纱器的设计可以满足设计需要结论,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夯实了基础。论文最后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携纱器增减纱装置中的重要零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在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更为合理设计数据,从而为后续的加工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2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例,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依据MRI表现)的椎体血管瘤采
以现代体育健康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为出发点,研究人文精神在体育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内涵,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体育健康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的途径、方法。在体
目的观察氟康唑在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粒细胞缺乏期预防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58例初治AL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
目的:比较不同射频电压下双极模式脉冲射频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成年患者行双极脉冲射频术治疗疼痛。计算机断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哮喘发作患儿90例的资料,根据治疗
沉浸式外语教学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近几年随着美国汉语沉浸式教学项目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国际汉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美国常规模式下的小学汉语教学在交际互动方
目的分析2012年本院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内本院1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总结其发生部位和耐药菌种类。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发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全息技术在各领域展开有效的应用,并对教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介绍了全息技术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发展,并分析了全息技术在资源、教学、环境三个层面的
采用化学分析、质构检测及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即食虾仁在常温保藏中的细菌总数、TVB-N值、pH值、质构特性、色差值及感官评价等参数进
目的探讨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376例初产妇按孕早期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3.5 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