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ADHD大鼠模型SHR大鼠与WKY大鼠行为学差异,验证SHR.大鼠作为ADHD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比较SHR大鼠与WKY大鼠主要脑区、主动脉、肝脏中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差异;筛查并证明半乳糖凝集素3和酪氨酸羟化酶相关microRNAs;明确半乳糖凝集素3是否能够影响TH的表达。
方法:开场实验比较SHR大鼠与WKY大鼠自发活动差异;l(a)t迷宫比较SHR大鼠与WKY大鼠非选择性注意差异;western blot、PCR、免疫组化检测主要脑区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利用芯片技术筛查SHR、WKY大鼠脑前额区microRNAs差异,通过数据库比较,确定可能相关的microRNAs;维甲酸(RetinoicAcid,RA)处理低分化PC12细胞后,PCR检测microRNAs表达;构建microRNAs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microRNAs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croRNAs表达载体,检测7919细胞和(或)PC12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及酪氨酸羟化酶表达;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高、低分化PC12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及TH表达;RA处理低分化PC12细胞后,PCR、western blot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及TH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处理高分化PC12细胞后,PCR、western blot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及TH表达;构建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质粒及干扰质粒,分别转染高、低分化PC12细胞后,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及TH表达。
结果:开场实验中SHR大鼠穿越格子数、直立次数明显多于WKY大鼠;l(a)t迷宫中SHR大鼠穿越角落、直立次数明显多于WKY大鼠;与WKY大鼠相比,SHR大鼠前额区、纹状体、中脑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表达分别下降38%、57%、45%左右,而在小脑、主动脉、肝脏没有明显下降;在SHR大鼠前额区,mo-let-7d是唯一升高的microRNA;RA处理低分化PC12细胞后,mo-let-7d表达升高;7919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共转染mo-let-7d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包含Lgals3-3’UTR),显示luciferase活性降低,点突变Lgals3-3’UTR结合位点(C→G)结果发现,突变后mo-let-7d过度表达对luciferase活性的抑制消失;瞬时转染mo-let-7d表达载体,结果显示mo-let-7d过度表达使低分化PC12细胞和7919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水平分别降低约34%和40%,但mRNA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并使低分化PC12细胞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下降约38%;共转染mo-let-7d表达载体、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包含TH-3,UTR)结果显示mo-let-7d过表达并没有使luciferase活性降低:高分化PC12细胞相对低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和TH,低分化PC12细胞相对高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和TH;RA同时下调低分化PC12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和酪氨酸羟化酶表达;NGF同时上调高分化PC12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和酪氨酸羟化酶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过表达上调TH表达,干扰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下调TH表达。
结论:SHR大鼠是ADHD大鼠模型;半乳糖凝集素3改变与脑区有关;microRNA mo-let-7d负性调节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但这种调节是转录后水平的调节而并非是mo-let-7d使半乳糖凝集素3mRNA降解引起;mo-let-7d对大鼠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为间接调节;大鼠半乳糖凝集素3能调节TH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