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以高陵县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悄然来临,国家政策全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03年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后,有关社会主义农村社区建设的探讨一时间成为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热门话题之一。同时,也使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探讨具有了现实意义。   截止2010年年底,中国城镇化率为47.5%,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无疑,我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多种城镇化形式并存的状态。目前,基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及2004年以来国家开展的各项土地整理工作(如土地增减挂钩制度等)考虑,农村社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人口适度聚集成为新农村(就地城镇化);二、人口大规模聚集形成新的城市(城镇)。但无论农村社区向哪个方向发展,其目标均在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本文以高陵县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为契机,将研究范围锁定在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兼具城乡两方面特点、工业已成规模聚集且在城乡统筹规划中受到国家和政府重视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论文首先明确界定了与农村新型社区相关的概念。之后论述了“田园城市”、“邻里单位”、“新城市主义”等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中可借鉴的内容。最后分析了陕西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高陵县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从高陵县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规划及高陵县东樊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索此类地区就地城镇化模式--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的合理性及其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些传统建筑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智慧结晶。武安地区遗存有许
士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瑰宝,更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与内驱力。士文化对上影响着统治阶级政策策略,对下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伦理道德,渗透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
随着直辖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目前,城市建设已进入“二环时代”,住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山地规模住区大量涌现。在快速城市化与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激化
本论文属于工程实践类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数量与规模都极具扩大。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都面临着扩大、调整、改建、新建等各项任务。其中,教学楼是其中重要的
用于军事防御的据点是由史前防御聚落发展而来,在战争时踞城作战是早期防御的主要作战形式。随着战争的发展,除了筑造城池驻守,还衍生出将这些城垒连接起来的线性防御工事--长城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恢复生态平衡、
体育场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也为市民提供观看比赛或演出、运动休闲的空间场所,而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是体育场中市民使用最为频繁的区域,也是体育场空间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率已达8.9%,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30%,面对正在加速跑进老龄社会的局面,我们在很多地方显然还准备不足,尤其在养老机制还不健全的农
青岛是一个拥有丰富近代公共园林建设历史的城市,先后经历了德占、日占、北洋、第二次日占和民国等重要历史时期。德占时期(1897~1914)是青岛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起源阶段。德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大面积推行,作为乡村理论建设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实践作品与研究文献常见于诸多期刊论文,多位学者从多角度对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美丽乡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