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及其“弱势”文学创作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别的女作家。她在世的时间很短暂,却笔耕不辍,留下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既有像《生死场》这样的左翼文学经典,又有追怀童年的艺术精品《呼兰河传》。萧红经历的是颠沛流离、充满坎坷的一生,女人和穷人的双重体验让她对弱势者的遭遇心有戚戚,并把这种共鸣感融入了作品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爱弱者、贴紧弱者的创作视角。萧红始终自在于主流之外,以弱势者的主体身份进行对弱势者的书写,并用谦卑温和的叙述视角完成一种情绪上的对话,这是合乎人性的关怀,也是身为作家的一种创作自觉。萧红的创作属于弱势文学,它是最彻底、最革命的文学,既远离主流,又心系弱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人道主义倾向。本文试图从源起、构成要素、当代意义、深层价值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弱势文学,并具体地分析萧红和她的文本与弱势文学之间的联系。在萧红弱势文学的构成要素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主体介入的部分,以《手》的叙述视角为集中体现。这是一种“自甘的更弱者”对弱者的观照,作为主体叙述策略的一种选择,它具有如下的意义:客观上消解了现代文学涵盖一切的话语暴力;对知识分子习惯性启蒙视角的祛魅;凸显出创作主体寻找自我认同过程中的深层困境和焦虑。在当代文学的语境下,同样可以回望萧红的弱势文学创作,得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萧红以谦卑的姿态去观察弱势者,书写着他们真实的生命状态,避免了简单化和理念化。在萧红的创作中,关爱和尊重植根于深切的生命体验和自省精神,因而脱离了表面化而直抵人性的深度。这种面对弱势者的叙述视角和贴紧生存本真状态的写作态度,比当代大多数作家走得更远,为当下的底层书写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全球视野的观照下,弱势文学是为弱势者而书写的文学,它是文学对自身的超越,是文学自身的伦理建构,“关心爱护他者”是弱势文学安身立命的所在,这昭示着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目标的精神,同时又具备了空间接受上的普遍性和时间检验下的生命力,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可贵价值。从上述的两种视野中可以看到,研究萧红及其弱势文学创作极富现实意义,并符合了人类的普世精神。
其他文献
封建时期的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而在此文化关照下的儿童观则是“仁孝”观念的衍生品,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迟迟未进入真正的自觉阶段。中国的儿童文学具有独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明胶酶,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本文就近年来MMP-2在蛋白结构、生理和病理功能方面的
<正> 武汉是郭润文生长之地,也是他的精神栖息之地。从广州回武汉,郭润文总要去汉口的旧城区、江边、解放公园闲逛。他是个恋旧的人,与浮躁的世风有些相悖。
盘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文坛,我们的目光常聚焦在一个披着黄土、一路坚信、一路悲歌地走向生活、步入文坛并获得成功的作家,他就是路遥。路遥总是用充满深情的笔关注
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种植的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与梨果实品质密切相关的石细胞、果皮颜色和果实有机酸品质性状,从生理生化、基因克隆
博客作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产生无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木子美现象”、“韩白之争”等博客事件,已成为社会公众话语中的一个部分。不可否认,网络事件多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启蒙高潮:一次是“五四”运动前后,一次是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之初。1957年,许多“右派”被下放到农村和偏僻地区接受“改造”。他们遭受
杀虫真菌生物农药研制与产业化是生物农药研究的热点,注册登记的品种迅速增加,杀虫真菌生物农药研制和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10多年来在杀虫真菌生物农药研制
炮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炮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炮姜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