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酸豆乳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数量多且种类复杂,含有许多具有优良工业性状的乳酸菌。本文从泡菜、酸菜、酸奶、火腿、香肠等不同的发酵食品中对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出35株乳酸菌,其中27株杆菌,8株球菌。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知,菌株MLC5-1、O6-2、TL5-1、MLC5-2、12-2、ML5-1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菌株TL6-1、TS7-2、MS7-1、TL5-2、XW1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菌株NR1、XR7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可判定菌株MLC5-1为植物乳杆菌(Lb. plantarum),菌株XR7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通过转接试验、酸化能力试验,从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到1株具有遗传稳定性,且酸化能力较强的菌株MLC5-1。进一步对其在豆乳中发酵的后酸化能力、保藏性能及耐受酸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豆乳中发酵,37℃下13h后酸度值能达到60°T左右,用此菌株发酵的豆乳在4℃贮藏期间也很稳定,20天内酸度变化范围极小,约为3°T,且活菌数都在108cfu/ml以上;耐受酸能力较强,在pH3.0条件下处理120min,残留活菌数的对数值为7.778,存活率为93.02%。使用菌株MLC5-1发酵豆乳,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综合感官评定,确定了酸豆乳制备的最佳工艺为:大豆与水按1:6的比例制备豆乳,白绵糖添加量10%,接种量4%,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7h。测定了酸豆乳的感官、部分理化及微生物指标,酸度为60.93°T,蛋白质含量为1.4 g/100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015%,乳酸菌活菌数为5×108cfu/ml,其他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利用GC-MS分析了豆乳发酵前后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发酵后大豆中的异味物质己醛含量明显下降,并产生了能够赋予酸豆乳香味的物质2,3-丁二酮。对菌株MLC5-1直投式发酵剂的增殖培养基、预冻条件、保护剂的选择作了研究,以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的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普通蛋白胨;正交实验确定了增殖培养基的最优配比为:麦芽糖1%,普通蛋白胨1.5%,酵母膏0.7%,吐温80 1.5%;在此培养基中,37℃下培养24h,活菌数达5.6×108cfu/ml。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条件为:采用12%的脱脂奶粉为冻干保护剂,-55℃下预冻2h,抽真空干燥时间为20h。利用扫描电镜,对发酵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冻干保护剂能对维持菌体形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发酵剂的发酵性能实验表明:与液体种子发酵剂相比,冻干剂的活力稍差,说明冻干剂的制备不应仅以活菌数和存活率为指标来判定其质量,应结合实际的发酵性能。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内科常见的急症,重症监护病房中约50%的患者可合并此症。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医疗实践中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以及各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圆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BCP的英文全称是Business Continuity Plan,可翻译为业务持续性计划,它是一套整体的科学管理计划和管理流程,目的是保证企业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持续运作。BCP是在对企业进行业
目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尤其是诊断检查技术的提高,ASO的病例报到逐年增加,其治疗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旨在探讨ASO的腔内
尽管抗战时期中共力量迅速崛起,但战后敌强我弱的格局并未改变。在这场决定胜负的国共战争中,农民的重要性再度突显,而在争取农民对战争支持问题上,中共当时的选择似乎只有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制造的融合.航空制造日益走向数字化。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产品研制的设计、制造、试验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出现了飞机产品数字化定义、虚拟制造、仿真
蔡元培,一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无法避开的人物,他是一位教育家、政治家,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家。在对蔡元培的著作以及后人对于蔡元培的研究做了整理之后发现“美育代宗教”思
小城镇发展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纽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都市圈内的小城镇受到中心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大城市为首,中小城镇跟进,城市化进程急速发展的今天,截至2003年,中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城市近700座。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城市环境设计正在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求有效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