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中免疫细胞谱的变化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响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国是肝病大国,遭受肝病困扰的患者数量庞大,目前肝移植术(LT)已经成为公认唯一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策略。随着肝脏移植技术和策略的显著发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并且受者的长期存活率有了显着提高。然而,由于LT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在过去十年中,边缘供体肝的使用明显增加。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移植物质量下降和移植后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这其中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EAD)。EAD描述了LT后移植物最初时期功能较差的状态。EAD受者的生存期较差,因为EAD可能导致受者死亡或重新移植等不良后果。由于缺乏特定的动物模型,人们对EAD的潜在机制了解不甚全面。目前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EAD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往的研究借助动物缺血再灌注(I/R)模型揭示了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作为固有免疫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移植物IRI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意味着NK细胞或许也在EA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为了避免EAD造成供体器官浪费,为这种快速发展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寻找具有预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旨在通过LT受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谱的动态变化来挖掘出具有EAD发生的预警意义的指标——NK细胞;基于已有的动物模型技术——小鼠I/R模型和大鼠LT模型,验证对NK细胞的干预在IRI和LT损伤中是否具有治疗效果;针对以上结果初步揭示EAD发生的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损伤机制;为临床上EAD的诊断寻找到具有预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和EAD的治疗挖掘新型的治疗靶点。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本项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接受LT的病人数据,共109例。我们采用由Olthoff于2010年提出的EAD定义作为诊断标准,即:(1)术后7天内最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2000 U/L;(2)术后7天内最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2000 U/L;(3)术后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10mg/d L;(4)术后第7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满足其中一条即可。所纳入的109例的LT受者数据中,有74例在移植术后没有发生EAD,定义为non-EAD组,有35例发生了EAD,定义为EAD组,其中9例在术后第7天仍然保持EAD状态,定义为7dEAD组。将获取的临床化验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比较(术前最近一次化验结果,术后2-4天化验结果,以及对应指标变化比例),筛选出EAD发生的预警信号;进一步分析出影响LT受者EAD预后和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明确这些危险因素对LT受者总体生存期(OS)的影响。第二部分:基于小鼠IRI模型和大鼠LT模型研究NK细胞在I/R过程中的响应过程。并使用医学数据库GEO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到肝脏IRI前后表达量异常变化的分子——Toll样受体4(TLR4)。使用流式细胞术(FACS)追踪IRI后NK细胞的去向,并通过检测血清ALT、AST,观察组织病理切片炎症严重程度,肝脏细胞凋亡程度,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分子表达量来研究抑制NK细胞和TLR4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第三部分:通过新型分析技术——RNA测序(RNA-seq)和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 TOF)分析IRI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通过RNA-seq分析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差异表达的基因,结合通路富集分析技术寻找到差异基因所关联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再联合Cy TOF分析技术寻找到肝脏IRI损伤后浸润程度有差异的细胞亚群。整合以上分析结果,初步构建出TLR4,NK细胞和肝脏IRI损伤之间可能存在的机制。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比较non-EAD组和EAD组间移植受者外周血间免疫细胞谱的组分差异,发现在non-EAD组受者中,在术前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比例(NWR)显著低于EAD组病人(0.226±0.035 vs 0.239±0.027,p=0.028),淋巴细胞/白细胞比例(LWR)显著高于EAD组病人(0.074±0.040 vs 0.058±0.032,p=0.034);在术后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EAD组病人(0.037±0.031 vs 0.027±0.015,p=0.008);在各项指标的动态比较中,non-EAD组病人的NK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值(0.287±0.170vs 0.222±0.081,p=0.008)和NWR动态变化值(0.362±0.051 vs 0.344±0.039,p=0.042)均显著高于EAD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历了LT后,无论是否发生EAD,受者外周血中的NK细胞比例会显著下降(0.106±0.070 vs 0.083±0.073,p<0.0001),并且在术后约1周左右恢复到术前水平。结合术中数据信息,我们发现NK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值,与冷缺血时间呈现显著负相关,NK proportion shift=-0.013*CIT+0.375,R2=0.54,p=0.016。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NK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值(HR=0.008,p=0.027)和ABO血型不相容(HR=0.174,p=0.003)是7d-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NK细胞比例动态变化值可能与移植受者的总体生存率有关系。以上结果提示NK细胞可能是LT后受者发生EAD的关键因素,可以影响其预后和转归,是一个潜在的用来预测EAD发生的指标和预防及治疗EAD的新靶点。第二部分:在小鼠肝脏I/R模型中,我们发现IRI后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而肝组织中显著上升(p<0.001);肝功能测定结果显示,IRI小鼠的ALT(p=0.001)和AST(p=0.005)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在IRI小鼠的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更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RI小鼠的肝脏细胞凋亡更严重,免疫印迹技术(WB)结果显示粗细胞凋亡分子Bax和C-caspase 3在IRI小鼠体内表达量显著升高。这说明外周血的NK细胞被募集到肝脏中,并且引发了更强的肝脏损伤。使用NK细胞抑制剂α-ASGM1可以减弱募集程度,并且通过肝功能,病理切片,免疫荧光和WB实验均可以发现它们可以缓解IRI带来的肝脏损伤。大鼠LT模型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使用NK细胞抑制剂后大鼠移植肝的肝功能显著优于未使用的大鼠,病理切片结果示肝脏细胞破坏程度更轻。通过GEO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在肝脏I/R后,TLR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7),这提示我们在肝脏IRI过程中NK细胞的作用可能与TLR4有关。使用TLR4阻断剂TAK-242也能起到类似NK细胞抑制剂的效果,但两药联用不能给肝脏带来更大的获益。第三部分:通过RNA测序技术分析出IRI处理组(n=3)和α-ASGM1治疗组(n=3)小鼠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65个(p<0.05,倍数改变>1.5)。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细胞因子分泌负调控、免疫应答、白细胞稳态、趋化和血小板活化等免疫相关通路显著相关(p<0.05)。Cy TOF分析显示,在两组小鼠肝脏浸润的免疫细胞中,存在差异的是CD49b-NK1.1+NK,CD49b+NK1.1+NK和CD8+CD127+T细胞。这一结果提示CD49b-NK1.1+NK,CD49b+NK1.1+NK和CD8+CD127+T细胞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可被NK细胞抑制剂α-ASGM1干预。研究结论:肝移植后外周血NK细胞会被募集到移植肝中,这与EAD的发生及其结果有关。TLR4-NK-CD8+CD127+T细胞信号通路可能是I/R后治疗移植物损伤的关键通路。对NK细胞进行靶向抑制是一种在LT后保护肝组织避免EAD发生的潜在、新颖而有效的策略。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一种的癌症。早期乳腺癌被认为是可以治愈的。手术治疗结合辅助全身综合治疗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有两种包括全乳房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局部扩大切除术(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BCT)。保乳术的范围小,对于患者来说造成的损害创伤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留住护乳房的外形,在充分满足了患者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标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肺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核糖体的功能失调有关。有关研究已证实:多种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在肺恶性肿瘤中上调,且核糖体蛋白基因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核糖体蛋白还被证明具有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或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功能。RPL32是核糖体蛋白之一,过去的研究显示它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它在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
学位
第一部分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白质高信号关系的横断面研究目的:明确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类淋巴功能与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前瞻性收集的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数据。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
学位
目的:研究雌激素浓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RAS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调控机制,探讨雌激素浓度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影响,分析有关基因表达改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形成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雌激素浓度进行分组,设置雌激素浓度为0的对照组和10-10、10-9、10-8、10-7、10-6mol/L的雌激素浓度处理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3天后收集细胞。
学位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者生化表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类固醇激素代谢紊乱导致的高雄激素血症被认为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核心作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提高了类固醇激素检测分析的性能,但尚未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尚缺乏全面描绘PCOS患者类固醇激素
学位
背景与目的: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变得更加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组织数量的减少和骨的微结构退化,从而引起骨骼强度下降的一种疾病,往往会增加骨折风险。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BMD下降,骨折风险增加。骨质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确认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包括骨折史
学位
第一部分左心房大小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患者卒中、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随着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逐渐成为治疗房颤的常用手段。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依旧较高,成为了我们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
学位
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临床症状和高效的筛查手段,大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切除或者肝移植的治疗机会,只能选择局部治疗、化疗等姑息治疗手段,预后较差。索拉非尼是进展期肝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仅约30%-40%的肝癌患者能从索拉非尼的治疗中获益。索拉非尼耐药是目前肝癌治疗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肿瘤干性与索拉非尼耐药密切相关。如何逆转肿瘤干
学位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变薄前凸为特征性表现的进行性角膜扩张疾病,引起近视、散光以及不可逆的视力损坏,是角膜移植手术的主要指征之一。然而,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阐明。为了系统探讨圆锥角膜的全球疾病负担情况,以及探究圆锥角膜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本论文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圆锥角膜患病率/发病率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了解圆锥角膜的疾病负担情况,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仍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癌症,估计世界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8-3.1/10万。晚期黑色素瘤的预后很差,远处转移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到10%。考虑到晚期患者的高死亡率,我们仍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了解疾病致病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新疗法的开发和预后判断,但目前SKCM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