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汗腺、毛囊、皮脂腺的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l、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皮肤附属器的特异性抗原,探索完整的皮肤附属器标记物序列;2、探索庞大的角蛋白家族在不同皮肤附属器的差异性表达模式,探索角蛋白家族对于人皮肤附属器的差异表达序列。
  方法:通过石蜡包埋技术将人皮肤标本制成0.3mm厚的石蜡切片,将大鼠背部及足垫部皮肤、小鼠背部及足垫部皮肤制成0.3mm厚的石蜡切片,用不同抗原进行免疫荧光染色。1、检测K5、K7、K8、K14、K27、K31、K73、α-SMA、CEA、NKCC1、EMA、Na+/K+-ATPase、AE13在人皮肤各个附属器的表达;2、检测K1、K4、K5、K7、K8、K10、K13、K14、K15、K18、K19、K27、K31、K40、K73、K77角蛋白家族在人皮肤各种附属器的表达模式;
  结果:l、通过对人皮肤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发现,汗腺表达K5、K7、K8、K14、K27、K31、α-SMA、CEA、NKCC1、EMA、Na+/K+-ATPase,而不表达K27、K73、AE13;毛囊表达K5、K7、K8、K14、K27、K31、K73、α-SMA、AE13,不表达K7、CEA、NKCC1、Na+/K+-ATPase;皮脂腺表达K5、K14、K73、EMA,不表达K7、K8、K31、α-SMA、CEA、NKCC1、EMA、Na+/K+-ATPase。2、利用角蛋白家族抗原对人皮肤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发现表皮部位表达K1、K4、K5、K7、K10、K13、K14、K15、K19、K31,不表达K8、K18、K27、K40、K73;汗腺部位表达K1、K4、K5、K7、K8、K10、K13、K14、K15、K18、K77,不表达K27、K40、K73;毛囊部位表达K1、K4、K5、K8、K10、K13、K14、K15、K18、K19、K27、K31、K40、K73、K77;不表达K7;皮脂腺部位表达K1、K4、K5、K7、K10、K13、K14、K15、K73、K77,不表达K8、K18、K19、K27、K31、K40
  结论:l、K7、CEA、NKCC1、Na+/K+-ATPase可以作为人皮肤汗腺的特异性标志物;K27、AE13可以作为人皮肤毛囊的特异性标志物;K73可作为毛囊皮脂腺单位特异性标志物。2、各种皮肤附属器均有着较为复杂的角蛋白模式,但它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特异性,部分角蛋白可以作为其组织特异性标记。例如K73可以作为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特异性标志物,K77可以作为汗腺的特异性标志物,K19仅在汗腺表达,也可作为汗腺的特异性标志物,K27和K40仅在毛囊中表达,可以作为毛囊的特异性标志物。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浅前房患者暗室俯卧诱发试验后眼压变化与主导眼的关系,探索造成双眼眼压差异的可能原因。  方法:入组患者行双眼前节生物参数测量,包括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 LT)和眼轴长度(Axial length, AL)。瞳孔分析仪检查,包括平均收缩振幅(Amplitude of constriction, Ac)
学位
目的:  通过视网膜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检测视网膜神经层厚度和视网膜血管密度,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并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脂异常、降压治疗方案及血压控制情况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前瞻性的收集202例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
学位
背景与目的:慢性骨髓炎为作为骨科常见疾病,发生率日益增高,其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且容易复发,需进行多次手术,对患者经济、精神造成巨大的负担。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开放植骨技术(Papineau技术)与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技术)均在治疗慢性骨髓炎上有显著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联合使用开放植骨与负压封闭吸引两种技术,在临床上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  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
学位
目的:探究PIK3R5基因及p101蛋白在人类结直肠肿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1.收集结直肠肿瘤组织55例(其中有30例与新鲜标本匹配),相应的正常组织55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使用image-Proplus6.0软件采集并计算组织平均光密度,对样本平均光密度进行数据分析,探究PIK3R5基因编码的p101蛋白在结直肠肿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收集相应病人
学位
背景:  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TIC)发生在严重创伤的早期,是导致创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创伤导致的TIC在创伤早期(~3h)均出现血小板功能障碍;而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依赖性激活途径的抑制对多发伤(Multiple injury, MI)导致的TIC似乎具有特异性。本实验旨在进一
目的: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类致死率高、进展速度快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还尚未明确。目前认为黑色素瘤的发生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等环境因素及个人史、家族史的共同作用引起抑癌基因的下调或致癌基因的激活,使黑色素细胞获得增殖能力导致的。从黑色素细胞到黑色素瘤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基因组学改变和代谢组学的变化。  E2F转录因子家族被认为与肿瘤有关的细胞增殖调控能力有关。该家族由E2F基因编码,受视网膜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