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车辆运行安全特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驰和换道行为是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驾驶行为和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车辆跟驰与换道行为建模,分析车辆运行安全特性,构建车辆运行安全预警系统,并应用于道路系统安全评估与预测,对解决自动驾驶行车安全和跟驰效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车辆道路协同安全状态演进”和“车辆跟驰的分子动力学解析及其模型研究”课题,应用分子动力学系统分析车辆的跟驰特性,建立基于需求安全距离的跟驰模型;对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跟驰-换道行为进行分析建模,界定了跟驰-换道安全区域;最后对车流运行安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本文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驾驶行为特性和车辆的跟驰特性分析。从分子动力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车辆跟驰的“低温”可“压缩”性和“高温”可“膨胀”性两种自然状态;提出了跟驰需求安全距离,从车队行进过程中车辆前向需求安全距离,侧向需求安全距离和要求安全距离三个方面分析车辆跟驰的需求安全特性,引入距离需求饱和系数对动静态需求安全距离进行定量建模与分析。2.建立基于需求安全距离的分子动力学跟驰模型。应用分子动力学对车辆跟驰特性进行研究,探索构建车辆跟驰的需求安全距离及其应用模型;基于刺激-反应模型,引入距离差项、速度差项和预测项建立多刺激分子跟驰模型,赋予驾驶员反应权重,运用数学演绎方法,推导出驾驶员对各种刺激反应同向性的状态方程。从纵向间距和速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侧向需求安全距离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作用,构建侧向需求安全距离模型。3.车辆跟驰-换道的运行安全特性研究。基于车辆换道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根据换道过程中避免碰撞的条件,建立具体换道场景中的临界安全距离定量模型;在对应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仿真分析表明,通过在换道前调整速度和纵向间距,车辆可以减小换道过程中碰撞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可为自动换道辅助系统提供理论基础。4.车流运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以平衡状态的车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扰法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交通流进行稳定性分析。建立了基于需求安全距离的微扰跟驰模型;应用Matlab对微扰法研究结果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出了影响交通流稳定性和运行安全的因素,将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行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新基础教育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教学过程就是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是执行教案。这种机械化、程式化的课堂缺乏生气与乐趣,不利于学生的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家和城市居民都加大了对城市化建设的重视,各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优先建设的任务中。目前,对市
直升机部(分)队空降突击已成为美军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重要的作战方式。本文通过对近几场局部战争美军空降突击作战的运用的分析,探讨了美军直升机部(分)队空降突击作战的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
目前,我国配电线路系统中,无功消耗电能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农业配电网的无功消耗,因此,做好无功补偿工作,对提高配网供电的质量、提高用电效率、减少损耗具有重要的作用。随
Fluke 369真有效值漏电流钳形表Fluke 369真有效值漏电流钳形表产品主要特点:61mm大钳口设计,满足电力和数据中心的特殊需求;3层屏蔽层设计,小量程实际精度和稳定性远高于竞争对
<正>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结构情况中,基础设施规模达到1912.89亿元,占总规模的40.9%;软件与应用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手术的90例患者,术后分别进行128排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
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存在转矩脉动大和计算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PMSM定子电流与定子磁链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双MPTC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压矢量选择模型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