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是痛苦的铠甲——论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的幽默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美国缪斯”的艾米丽·迪金森,其诗歌亦如其人般新颖脱俗,不落窠臼。其作品中的幽默同样颇具特色,蕴含深意。他们有的诙谐狡黠、字字珠玑;有的却奇喻频出、针砭时弊,无不透露出迪金森对世界对人生的洞察力及其蕙质兰心。但是较为可惜的是,受悲剧格调高于喜剧,反应主题的深刻程度优于喜剧的传统西方思想的制约,迪金森诗歌严肃的主题,高雅的格调让研究者一度无法接受其严肃主题诗歌中的荒诞戏谑。作为现代诗歌的先驱,迪金森诗歌中的幽默同样也是其现代性的再现。幽默在现代主义时期不再以理性为前提,而是产生于人类对世界及生存状态的痛苦和荒诞性的深切感知,渲染着悲伤与黑色色彩。悲喜共存是现代喜剧的典型特征,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更能凸显主题。黑色幽默作为现代主义时期幽默的典范则是这类悲喜共存幽默的最高峰。  探讨迪金森的幽默,必须考虑其诗歌的现代性,她的那些被评价为“格格不入”,“肤浅的”以及“愚蠢的戏谑”的部分实则其现代性的表现。  本文通过运用康德,叔本华等人的乖讹论,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幽默理论,试图探究其自然、社会、宗教、战争和死亡四大主题诗歌中的现代性幽默。迪金森诗歌中某些“含泪而笑”的幽默为冷幽默,而那些对残忍、血腥、痛苦甚至非理性因素作轻描淡写处理的诗歌实则黑色幽默。  本文通过解读迪金森诗歌中呈现出的幽默,得出不和谐性为其幽默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归纳出其幽默的实现方式。迪金森的幽默,从结构角度来看,是通过合并与移植实现的,从语言角度来看,则是通过其诗歌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实现的。文章深度剖析迪金森诗歌中幽默的认知心理机制得出其幽默的六大内在特征即悖论性、含糊性、冷酷性、苦涩性、微攻击性以及短暂宽慰性并由此概括出其幽默的本质。迪金森的清教背景、先验主义思想、美国内战、迪金森亲人及友人的接连死亡、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等时代及其个人因素同样折射在迪金森的幽默中。迪金森的这种“含泪而笑”凸显人类生存环境荒谬性的同时也给予人类苦涩的灵魂丝丝宽慰。一言以蔽之,迪金森诗歌中的幽默实则以表面的欢笑掩盖其内心的痛楚。
其他文献
0开篇语近年来,随着锅炉、核电及压力容器等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制造难度大,对焊接自动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包括多功能、小空间、复杂空间曲线焊
早春的下午,从雾霾的户外,走进整洁而又熟悉的室内,顿时觉得心里暖融融的。记得田老师曾经推辞了不少写书的任务;这次出乎我的意料,他正在伏案写作……一问才知道,作为北京林
传统的翻译研究以原著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将译本视为对原著的消极再现。这也是在古今中外大多数的翻译研究中,“忠实于原著”成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和标准
本文着眼于对夏济安译著《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个案研究,从文本、风格、译者主体性三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该译著的特点、夏先生翻译中运用的主要技巧,以及他的个人风格在译著中多
作为译者,葛浩文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内目前对于葛浩文翻译研究主要研究其译本本身,或者单独研究葛浩文的翻译,忽视了其与科学翻译理论的有机结合,研究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新时期(1981-2003)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旨在显示出已经取得的成果,理清所经历的变化,揭示仍然存在的不足,并为中国翻译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十九世纪美国乡土文学的女小说家凯特?肖班在她的小说《觉醒》中描述了十九世纪的女性在追求新的社会地位同时又必须兼顾传统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时所经历的矛盾冲突与身心挣扎
用超声场强化超临界CO2萃取辣椒籽中的辣素与油脂,实验表明,施加超声场能提高萃取速率约15%,且不引起辣椒籽中有效成分的降解;施加超声场显著地提高了辣椒籽萃取过程的内、外
以韩礼德为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对人际功能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在论述人际功能(意义)的实现手段时,韩礼德等主
1发明概述提供一种满足9%Cr低合金钢焊接时具有高温强度和良好韧性熔敷金属的焊条。 SUMMARY OF THE INVENTION An electrode that satisfies the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