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对于一篇成功的学术写作至关重要。它们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命题所持的保留意见,表达对读者的礼貌,从而保护作者免受批评,也给进一步的讨论留有了余地。因此,学术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性研究已经广泛开展,然而对中国学生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从两个自建的语料库中提取数据,即本族语者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比较中美学生在摘要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模糊限制语的总体使用频率上差异不大,显著差别在于对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对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学生在使用模糊限制语上的一些主要问题,例如过多使用语气强烈的情态动词,动词使用单一等等。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语用能力不足和摘要写作知识的缺乏是导致他们不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主要原因。为了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笔者运用WordSmith (4.0)检索了《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中的数据,以观察学生在使用某些模糊限制语上能力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情况下,学生在使用某些模糊限制语上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进步不显著。据此,本文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为教学提出了建议,强调了输入的强化和输出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有效性的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把教学与生活、自然相结合,
诉讼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能够从程序观念层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法治意识和价值取向。受特殊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壮族习惯法在长期的积淀和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带
环境美学以跨学科的视野,将美学的疆界从单纯的艺术扩展到自然、城乡等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推动着对美学学科的重构与变革。对于西方环境美学家来说,环境的审美价值和生发
基于对现实英语教学及学习的困惑,本文试图寻求如何把英语学习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愉快的学习过程的一种见解。本文作者和两位同事共同为高一学生开设了一门基辅英语读写课,参加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
会议
在国际航运界,同一条船上工作的船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已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因此,能够有效地和船上及岸上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对于船员来说至关重要。英语已被认定是海上交流的国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将语言看作是由一系列固定的结构成分及相关组合规则组成的抽象的封闭体系。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则往往被视作学习者内在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于学习者个体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对创造概念和英语创造句的生成与扩展进行了研究。文章先分析了创造概念生成的经验基础,并指出创造概念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创造事件概
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传达疑问信息,是疑问句的焦点。正因如此,中外不同学派的对疑问句感兴趣的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西方学者,尤其是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