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实践研究 ——以C市L村“悦享夕阳”互助小组为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年轻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因缺乏来自后代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其孤独感和寂寞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提升其精神慰藉能力,缓解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进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作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L村留守老人在文化程度、生活来源、身体状况、居住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问卷得分和访谈信息综合分析出L村的文娱设施条件、留守老人在情感支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感诉求以及老人的自身优势。其次,作者立足于优势视角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活动理论视角,采用小组工作的实务方法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通过开展以“端午粽香相见欢,幸福洋溢心中现”、“那些年匆匆走过的岁月”、“大家动起来”、“歌唱你我他”、“情绪温度计”、“悦享美食”为主题的六次小组活动,来缓解L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孤立感,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同辈互助支持网络。最后,采用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对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成效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同时农村留守老人周围的环境对老人们精神慰藉的支持缺乏,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来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能力,满足老人们的情感诉求。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由源语文本、译文文本和翻译报告三个部分组成。源语文本选自迪特·梅瑟尔夫的小说《好心的陌生人》(第2-6章)。该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却又非常暖心的故事:在一场巨大的停电危机后,纽约市陷入了黑暗,在紧张的氛围中,人们害怕的抢劫和破坏事件并没有发生,出乎意料的是成千上万的神秘礼物遍布整个城市,而这一切举动都来自于陌生人的善意。如题目所示,本书的主题为“善良”,意在向人们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与
有清一代,对于乡试的展期和补行在制度上有着明文规定,即无论是展期还是增科都必须向皇帝请旨,援例进行。但是,在咸同时期贵州的乡试停考和补行都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咸同时期贵州因民族起义导致乡试停科六次,咸丰朝四次,同治朝两次,所停科次均在同治朝完成补行。以《钦定科场条例》等史料为研究素材,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第一章,简要分析咸同时期乡试停考的原因,分别从财政经济、社会治安以及团练的兴起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