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年轻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因缺乏来自后代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其孤独感和寂寞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提升其精神慰藉能力,缓解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进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作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L村留守老人在文化程度、生活来源、身体状况、居住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问卷得分和访谈信息综合分析出L村的文娱设施条件、留守老人在情感支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感诉求以及老人的自身优势。其次,作者立足于优势视角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活动理论视角,采用小组工作的实务方法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通过开展以“端午粽香相见欢,幸福洋溢心中现”、“那些年匆匆走过的岁月”、“大家动起来”、“歌唱你我他”、“情绪温度计”、“悦享美食”为主题的六次小组活动,来缓解L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孤立感,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同辈互助支持网络。最后,采用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对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成效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同时农村留守老人周围的环境对老人们精神慰藉的支持缺乏,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来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能力,满足老人们的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