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该政策自实施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充分调动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了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但是,由于现存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不相适应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影响了部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使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突破瓶颈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热情、智慧和力量,这对推动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更进一步发展,对于助推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该文章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与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央、各省市以及我省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方面的相关政策,系统概况了当前我们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基本模式并进行评述,指出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以笔者所在的泰安市为例,对该市的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县市区对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方面的典型做法以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案例进行调研,深刻剖析了影响大学生培养使用中所存在的政策不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健全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和落脚点,重点探讨政府如何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配套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高校、村委以及媒体等其他社会力量如何积极帮扶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如何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调动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的积极性,确保“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真正达到“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满意、让大学生村官满意”的目标,使大学生村官能在新农村建设的土地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