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就业和防范风险的重要力量。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际需求低迷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在2009年下降13.9%,2010年后对外出口增速虽逐渐复苏但始终未达到危机前水平,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进一步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对中国来说,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风险堆积,推动对外贸易由“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十分迫切。从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全球自贸协定数量的快速增长,关税水平日益下降,非关税措施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从最初的“数量型”措施转变为当下的“标准型”措施,以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检验措施(SPS)为代表的非关税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也对我国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构成实质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非关税措施如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尤为必要,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美国非关税措施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的二元边际。受数据和研究方法限制,大部分关于非关税措施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分析其对一国整体贸易的影响,但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从微观主体视角分析贸易二元边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升级为背景,从出口企业层面和出口产品层面的二元边际视角切入,通过对美国非关税措施现状分析、理论梳理与建立模型,实证研究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二元边际的影响。本文不仅为贸易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也为评价非关税措施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视角。全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基础上,将非关税措施作为影响因素引入贸易二元边际研究中,构建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二元边际影响的理论模型,发现非关税措施增加了企业应对成本,对企业进入市场、出口额以及出口产品种类带来负面影响并提高了企业退出市场概率。第二,历史回顾方面,非关税措施贯穿WTO各个谈判回合,从最初的“数量型”措施转变为当下的“标准型”措施。金融危机后,“双反”调查等临时性贸易保障措施成为非关税措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将视角聚集在中美两国,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非关税措施数量多,覆盖产品广,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和企业类型差异;对中国出口的二元边际进行分解发现,多产品多市场企业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且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沿集约边际实现。第三,进口需求弹性的测算和非关税措施的量化发现,进口需求弹性和非关税措施均与GDP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进口需求弹性与非关税措施限制程度较高,农业产品部门的进口需求弹性和非关税措施限制程度大于制造业部门。2003年后,美国非关税措施的限制程度超过关税,随后持续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后,增幅扩大,表明美国实际贸易成本并没有下降。第四,利用高纬度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美国非关税措施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概率、显著增加了中国企业退出美国市场的概率、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出口至美国的贸易额。将企业按照所有制、行业和区域分别回归发现,外资与民营企业、中高技术产品行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受影响较大。将样本区间分为金融危机前(2001-2007年)和金融危机后(2008-2014年)重新回归发现,金融危机后,美国非关税措施的限制程度较高,对企业层面二元边际的影响超过金融危机前。第五,对产品层面二元边际的实证发现:美国非关税措施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种类,显著提升了中国出口至美国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了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质量。进一步将样本按照所有制类型划分,并将出口产品按照行业和用途划分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民营企业、高技术产品行业和消费品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将样本按照金融危机前后划分,金融危机后的非关税措施负面影响最大。通过采用Heckman两步法、非关税措施滞后项和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在内的稳健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保持稳健。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构成了实质上的成本增加且对不同企业类型、不同行业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企业、不同用途产品存在差异化影响。产品层面的实证发现进一步拓展了现有文献的结论,第一,由于美国在多数产品中的进口需求弹性大于中国,因此中国出口美国产品的价格提升将进一步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的降低;第二,对美国非关税措施要客观全面看待,不同于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对一些产品的质量的确有提高作用,这也有助于中国相关产品的升级。因此,中国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警惕美国非关税措施,提高相关意识,构建完备的非关税措施预警与信息沟通机制,完善国内标准等相关法律;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提质增效”,有效利用美国实施非关税措施的“倒逼”效应,提高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激活民营企业活力。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梳理评述现有文献,界定本文核心概念,阐述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归纳本文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非关税措施对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分析贸易政策变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非关税措施对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非关税措施对出口企业和产品二元边际影响的理论模型。第三章美国非关税措施和中国企业出口现状分析,主要在简述全球非关税措施现状的基础上,将视角聚集在中美两国,分别对美国非关税措施和美中非关税措施进行分析,并对中国企业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总体描述非关税措施与出口二元边际的经验证据。第四章进口需求弹性和非关税措施量化,利用更为合理的样本数据和实证模型,对进口需求弹性进行重新测算,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流量法”对美国各类非关税措施以从价等价物(AVE)的形式进行量化,构建较为全面的美国非关税措施指标。第五章为本文实证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构建高纬度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美国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层面二元边际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有制和不同区域的异质性角度检验非关税措施是否存在差异化影响。第六章为本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从微观产品视角切入,考察美国非关税措施如何影响出口产品层面二元边际,包括出口产品种类、价格和质量,并进一步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有制和不同产品用途的异质性角度检验美国非关税措施的差异化影响。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征程中亟待理论回应的重大理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列,依规治党理论研究往往依据官方主流话语亦步亦趋,所形成的理论阐释不可避免地具有滞后性:一方面,纯粹地因应政策方针所形成的叙事方式缺乏理论根基,难以形成具有理论解释力与情感
肝细胞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仅有6.9%,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909,742名患者死亡。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拥有全球超过一半数量的肝癌患者,这给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并且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基因和蛋白的参与,如
钙钛矿材料具有窄带隙宽度、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溶液可处理加工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一系列光电器件中。作为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经过短短几年的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23.3%。近年来,随着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深入,掌握器件薄膜结晶过程的内在机制以及电池器件功能层工作过程,已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重心。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旨在通过使用添加剂来调控和制备规
为了解决全球水危机这一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净化、废水回收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在解决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渗透膜工艺通过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如溶解盐和有机化合物等,从而达到提供高品质水的目的。因其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可以缓解水危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脱盐技术之一。其中,聚酰胺复合反渗透(PA-TFC RO)膜的高通量和高脱盐率是其高效的主要原因,提高反渗透工艺的分离效率具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历史沿革的梳理以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历史发展作出合理评价,总结并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所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及其成因,在借鉴域外刑事诉讼法解释制度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发展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组成。第一章主要厘清了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的内涵。刑事诉讼法解释的规
引言:具体介绍民事诉讼上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的形成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事案解明义务的理论成果,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际,指出事案解明义务制度对于完善我国证明妨碍减轻机制的重要作用,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事案解明义务制度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事案解明义务概述”。本章主要是对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的详细介绍。包括事案解明义务的基本内涵、事案解明义务的发展脉络,事案解明义务的性质
高温胁迫通常指环境温度超过植物能正常生长的临界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一般认为如果环境温度高于植物最适生长温度10-15℃就会对植物造成热胁迫。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根据气候专家的预测,2050年全球气温与现在相比将会升高1-2℃左右,而2100年将会升高3-5℃,这会使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现在减少一半
线粒体是由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极其精密并且高度组织,其结构的维持与形成需要内外膜的相互接触。SAM复合物是线粒体外膜上的一个重要的蛋白运输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线粒体β-桶状蛋白在线粒体外膜上进行组装。MICOS复合物是相当保守的线粒体内膜复合物,这个复合物对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形成与维持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复合物在空间上如何独立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复合物如何协同相互作用来调控线
随着数据隐私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数据的隐私性愈加受到关注。在数据远程存储和计算的应用中,因面临攻击或内部管理等问题,服务器是不完全可信的,仅针对数据实施的保护策略不能完全保障数据安全。研究表明,在可搜索加密查询中,服务器通过对查询字符串产生的访问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如访问地址、访问频率、访问序列的顺序性或随机性、对数据的操作类型等属性,可有效识别查询字符串,甚至获取数据相关敏感信息。对数据访问模式进
作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受到全球范围内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为替代传统能源密集型产业、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从国际社会各行业“脱碳”效果来看,虽然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环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低碳产品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扩散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