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汝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遍布全国的各个地区,是经过居民长期以来选择、积淀,形成了有一定历史和传统风格的乡村型聚落环境系统。它与城市型聚落共同组成人居环境的两大类型。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及其相关研究涉及到各个地理区域,然而有关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通过解析汝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构建与发展,着力展现当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概貌,总结其特点,以弥补有关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的空白,并从中提炼前人的人居建设经验,希冀对当今人居建设有所启示。 本文对于湘南汝城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是以“人居环境”为切入点,运用整体观的方法论,把传统村落看作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实体,着力分析阐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构、维系和发展所涉及的四个层面,它们分别是:自然环境层面,社会人文层面,居住实体层面和居住生活层面。其中自然环境层面是指人居环境建构的自然生态基底,也是古代农耕社会长足发展的自然支持。社会人文层面则作为一个大的人居背景,涵概了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居住实体层面是指构成村落人居的各类物质实体,是供人居住、生产、生活等多功能的活动空间而居住生活层面主要涉及在居住实体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活动。总的来说,汝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是众多因素作用之和的结果,它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致深,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又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背景下生成,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其他文献
建筑的发展其实伴随着对动态性的不懈追求。动态性的产生源于内外两种驱动因素:一方面,由于社会进程的演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得不对已有秩序重新思考;另一方面,则是人类
学位
二十世纪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与建造,使得全球城市迅速发展,同时,也致使城市特色的减退和消失,城市趋于同一化。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这种趋势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新
尽管西安在明城格局及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上卓有成效,但是作为明城区历史遗存主体内容的城市形态遭受的破坏却日益严重,西安的历史特征正在慢慢消失,变得与其他城市越来越相似了
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解剖城镇化这个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文章试图
庭院自古至今都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庭院所具有围合的安静的氛围正好符合学习场所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庭院空间在校园中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校
在文化共存的多元时代,流行思潮接踵而至,建筑设计似乎都在追求着某种风格或理念,但大多数是就建筑本体的求索,很少从建筑的使用主体高度去考虑,从人的赏心悦目角度去分析,对风格的
选择乌拉街镇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探索意义和具体实践意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首先,东北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以及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目前还接近于空白,本文可以为东北地域文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与水域相连接的特定空间区域,一般而言它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地区,各种生产运输、商业以及市民的社会生活集中在这里,是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由于
本文讨论了城市设计中的标识系统的意义和设计方法,以及城市标识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并且着重研究城市标识系统与城市环境中的其他设施的关系以及城市标识系统对提高城市空间形
汾河景观带是太原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特殊的线性空间,作为太原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经历历史变迁,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论题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中呈线性走向特征的滨水区,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