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305位居民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水平的快速升级,“垃圾围城”现象己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课题。垃圾分类对于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培育居民良好的环境习惯、促进生产方式转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居民的环境价值观不同、垃圾分类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本的治理效率不足、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导致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效能感不强,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城市垃圾分类试点运行。因此,探讨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解决城市垃圾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以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以武汉市垃圾分类试点地区——东西湖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居民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意愿和行为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东西湖区居民垃圾分类总体认知水平较高,垃圾分类知识和相关政策比较熟悉,垃圾分类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宣传教育;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垃圾分类意愿方面,大部分居民愿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居民的实际垃圾分类行为总体得分不高,表现为准确率有待提升、效能感存在差距、彼此持观望心态。其次,运用SPSS 24.0软件和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差异化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网络、政府宣传教育、奖惩措施、社会规范、市场服务、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居民分类意愿。在影响方向上,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居民互动越频繁、信息传递越通畅,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越强烈,垃圾分类行为水平越高;政府宣传力度越大,奖惩措施越严厉,社会规范程度越高、居民相互监督的作用机制越健全,垃圾分类行为水平越高。市场服务越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越健全,垃圾分类行为水平越高。有关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和职业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具体显著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社区的社会资本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有重要影响,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社区、市场和居民协同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最后,提出了促进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措施:培育垃圾分类社区的社会资本、拓宽垃圾分类的宣传渠道、优化垃圾分类的奖惩制度、健全垃圾分类的市场主体、完善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等。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与完善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内容。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保障,协同治理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机制和模式。本文构建“主体-机制-满意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在咸宁市A区的实地调研数据,从“资源投入”和“治理结构”两个维度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治理实践中的协同机制,
学位
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分化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呈现,但两者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性,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划分阶层地位的指标。相对于被“预设”的客观阶层,基于“主观建构”的阶层认同预测力更强,且能够通过个体对社会结构的感知与理解“动态”地展现社会分层秩序。与此同时住房作为一种空间实体,对个体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其正在摆脱基于职业、收入等客
学位
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和框架,以湖北省秭归、建始两县下的7个镇中20个行政村的部分安置点作为调查区域,以秭归、建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5类生计资本禀赋的指标权重框架,观察和研究搬迁工程实施后,样本农户家庭的实际生计情况和生计资本的后续变动幅度。研究发现,搬迁后农户的生计资本出现增长,搬迁前后金融资本值提升幅度最大,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值也有一定的提升,但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值出现了不
学位
中国是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且农户低效施用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了粮食安全。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通过培训农户,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和技术认知水平,引导农农户自觉实施农药绿色施用行为,是从根本上推进农药减施增效的途径。然而,传统的培训方式存在组织难度大、成本高、培训覆盖面小等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培训能够作为传统培训的良好补充,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此,研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型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输量、出行效率、节约能源、安全保障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城市轨道交通的这些特点能够最大化地促进城市土地高效节约利用,使城市土地的整体布局更加完善合理,同时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问题。除了城市轨道交通本身所具备的极强的运输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能吸引大量的人流量,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周边物业的发展,在良好区位优势的推动下使得沿线土地价值有所提升,
学位
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日渐消失,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等一系列人口问题层出不穷。为应对人口问题,提高新生儿出生率,国家自2011年起连续调整生育政策,不断放宽生育限制,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低生育意愿已成现实。国内二孩生育意愿主流研究更看重育龄人群,且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西化取向较重,不管影响因素还是政策需求研究都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进行的,基本着眼
学位
2020年上半年我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为了防疫抗疫很长一段时间都待在家里,足不出户,互联网成为人们与外界交流以及获取娱乐的主要媒介。其中,游戏直播行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疫情期间上网看游戏直播,成为很多网民在家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人们只要拿着一台智能手机,打开游戏直播APP就能随时随地参与游戏直播。用户透过游戏直播平台观看各种类型的游戏直播和电竞比赛,通过自我展现和自我表达,在直播间里用
学位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与升级,促进了网络经济的迅速蓬勃发展,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已经不再是互联网刚兴起时的绝对竞争关系,而是逐渐在发展中趋于平衡与融合。市场竞争的日益升级,相关零售企业不断地拓展与改善自身的销售模式与营销策略,也带动消费者养成了多元化方式采购食品的行为习惯。线下实体门店与电商网络平台两种购物情境存在着诸多不同点,而情境因素对于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关注
学位
我国园艺学学科已有百年发展历史,作为实力强劲的的农学类一级学科,学科整体水平已跻身世界同类学科先进行列。园艺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独特的学科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科成员,为学科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维持学科稳定。国家“双一流”战略为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其中,学科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科“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视域下解锁我国园艺学学科的“文化基因”,探索学科文化建设新路径
学位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高达3.76亿的旅居者群体,他们大部分是远离家乡的旅居者,例如跨市甚至跨省工作的上班族或打工族、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等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方面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30%。但同时,也带来了流动人口和旅居地环境文化不相容甚至冲突等社会问题。当旅居者在旅居地感受到地域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