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充分体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趋势。因为该《纲要》不是以指令性文件颁布的,而是以指导性文件颁布的,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有作任何的规定,这就给全国高校留下很大自主发挥的余地。只要在实现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各学校就能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学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主体性需求,建构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从而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 但是《指导纲要》文本中阐述的课程目标是普遍性目标,无法一一表述出每一所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特殊需求,这种特殊需求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获得,通过实践获得的个性化的需求导向和课程标准中的共性目标导向相结合,这是编制课程的主要途径。 本文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理念分析,并对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论述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生需求对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需求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开发的导向作用),以及围绕这种需求所进行的大学体育课程构建的策略。 最后,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在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正确处理好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以及其他形式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走向极端;(2)各学校在设计具体的课程模式时,可参考专著《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九所高校的典型课程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构建体育课程寻求理论根源和依托,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