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HMGB1的影响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浆HMGB1浓度的影响,并探寻乌司他丁使用的合适剂量。[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0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腹部手术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60例,女24例、男36例,年龄60~84岁,体重46~74kg,ASA分级Ⅰ-Ⅱ级;使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U1、U2、U3)组和对照组(C组),四组各15例。UTI组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分别给予乌司他丁 0.5万U/kg、1万U/kg、1.5万U/kg+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对照组给予静滴等量生理盐水。采集患者年龄、性别、学历、体重、术中情况、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评分等一般情况;收集患者入室后5min(T1)、出麻醉复苏室前5min(T2),术后1天(T3)、3天(T4)静脉血离心后放置-80。冰箱冻存,最后统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监测血浆中HMGB1浓度;使用MMSE量表法评估患者术前(T1)、术后1(T2)、3(T3)、5(T4)、7(T5)天认知功能改变状况。[结果]四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地氟醚用量、出入量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1.5万U/kg乌司他丁组POCD发生率为13%较对照组46%低。各组患者HMGB1浓度均表现为T2、T3、T4时刻较T1时刻升高(P<0.05),但T4时刻较T3时刻稍有回落;出PACU前5min时间点(T2)1.5万U/kg的UTI组的HMGB1上升得不如空白组明显(P<0.05);术后第1天(T3),1万U/kg、1.5万U/kg剂量组HMGB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基础MMSE值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剂量UTI在术后1天和3天MMSE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在第5天较前有所上升,术后5天、7天相较于术后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3天,0U/kg剂量组MMSE分数明显比1.5万U/kg乌司他丁组低(P<0.05)。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P>0.05,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1.5万U/kg乌司他丁可降低全麻择期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循环血中HMGB1相关。
其他文献
[目 的]调查研究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分布情况,明确围术期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临床围术期管理和院内感染防治策略。[方 法]本研究为院内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 17190例手术患者,其中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手术患者有264名,将其设置为POP组,并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未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264名
[目 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率与桡动脉头静脉直径的关系,为外科医生在拟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时对血管直径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 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0月1 1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 19例患者术前均行术侧血管超声并记录值完整,且临床资料完整,根据患者术前不同的桡动脉直径(Diame
[目的]通过对比行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常规凝血、纤溶指标及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探讨肝脏切除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及术后FIB下降的原因和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1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肝脏切除术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75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原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血制品输注情况、术中氨甲环酸使用情况及总
[目的]针对儿童烧、烫伤发生及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疼痛的问题,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常规药物镇痛与药物镇痛加辅助镇痛的疗效,比较两者之间疼痛评分的差异。评价辅助镇痛在烧伤患儿换药中的有效性。[方法]制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以下国内外重要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文献发表时间为自数
[目的]探讨ACEI/ARB联合β阻滞剂对夹层术后远端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至2020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行Stanford A型夹层手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Stanford A型夹层。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入院血脂指标,术后4月、8月返院检查的影像学中腹腔干下缘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分叉段、双侧髂动脉近心端血管最大
[目 的]钩骨骨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较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利用Mimics软件对钩骨形态及骨内血运进行三维重建,3D可视化分析钩骨形态解剖学特征及其骨内血管走行,进而对钩骨骨折后不愈合原因进行分析,为钩骨骨折治疗及其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 法]使用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2例,其中左腕6例,右腕6例。将所有标本行X线拍摄以排除外伤、骨骼畸形、手术和血管疾病等影响血管灌注的情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RCP+EST)的临床数据,对比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所引起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常见且严重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虽然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医学中比较主流的治疗手段,但目前治疗所导致的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多的并发症,促使急需寻求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明确IDD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本实验拟通过初步探寻G蛋白偶联受体P2Y2受体(P2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修复重建不可复位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2016年6月—2019年6月至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与创伤科接受治疗的MasonⅢ型及Ⅳ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用自体髂骨修复重建桡骨头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第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拍摄X线片、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价量表、DASH上肢功能评价表等指
第一部分 ZTE成像技术在颈椎骨赘及ModicⅢ型改变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零回波时间(ZTE)成像技术显示颈椎骨赘及ModicⅢ型改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8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骨赘或ModicⅢ型改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颈椎CT及MRI扫描,CT与MRI扫描时间间隔为(9.8±24.8)天。2名医师分别从椎体骨质结构的显著性和对比度、病变的识别能力、诊断信心、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