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工文学”的生存书写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勃兴与发展,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日益松动,数以亿计的打工者进入城市,预示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打工时代。打工作家们“在生存中写作”的现实感粗粝感给文学注入了新质因素,他们书写困顿迷惘的打工族艰难的生存状态以及身份焦虑的心灵困境,流露出对当下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与拯救意识。但不可否认,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在打工作家与专业作家写底层的比较中,论述了彼此的长处与不足,对打工作家话语困境进行揭示,以期对打工文学有全方位的把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打工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流变。打工文学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产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迄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逐步引起主流文坛的重视。第二章重点阐述打工文学生存困境的书写,分别从现实精神、心灵困境和奋斗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打工文学的特色在于表现了一种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感受,体现了在当前历史境遇中为基本生存而奋斗的精神,充满了不屈的梦想和追求。第三章论述不同身份的叙述者,以打工作家与专业作家的底层写作相对比,揭示打工作家存在的话语困境及两难选择。结语部分论述了打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自从《喜福会》(1989)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谭恩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之后谭恩美又相继出版了《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之女》(2001)和《救鱼不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新一轮的“身体”理论为契机,在多元开放的身体研究视野中始终强调将人文关怀和批判态度作为身体与文学的起点,从而探讨身体与个体写作,以及身体在文学写作中
边塞词,乃是以边塞的时空背景以及历史人物事件等为环境而以词作为文学体裁来表现的文学。两宋边塞词承前启下,对于研究边塞文学这一命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宋词题材构成
本篇论文立足于“凌叔华:中国的曼斯菲尔德”命题研究,试图通过五四时期新月派作家对这一命题本身的提出、和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译介情况,结合凌叔华与曼斯菲尔德的相同文学影响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人格特质的表现,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分别运用大五人格量表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
语篇写作是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和重点,语篇写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情境语义意义解释框架对语篇写作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情境语义学视角下情境推理对语篇写作的重要价值和指导
羌绣不仅有实用及审美功用,还参与在羌族人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中,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以汶川县阿尔村丧葬仪式中的黄伞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羌绣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内涵。
目的评价腹腔注射雷帕霉素对中枢炎症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雄性成年小鼠1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2)、LPS脑室注射组(L组,n=42)、雷帕霉素腹腔注射组(R组,n=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中的典范之作,它生动形象地记述了汉末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大的言行轶事,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均有按照它的体例和方
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框架中,中国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发生理论——“物感说”。本文从“心”、“物”关系的角度,论述了“物感说”在创作发生过程中主体心里的四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