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扩散频谱成像及形态学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扩散光谱成像(DSI)定量参数及形态学方法研究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白质纤维束及皮质下结构体积变化,评价不同参数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为了实现高分辨率纤维追踪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本研究纳入60名TN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HCs),使用T1WI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SI进行扫描。采用DSI-Studio软件对DSI数据进行处理,在三叉神经脑池段内手动放置感兴趣区域(ROI),用确定性纤维跟踪算法重建三叉神经束。分别计算双侧三叉神经纤维束平均定量各向异性(quantitative anisotropy,QA)、一般分数各向异性(general fractional anisotropy,GFA)、受限扩散成像(restricted diffusion imaging,RDI)和各向同性扩散分量(isotropic diffusion component,ISO)的值,以及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和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等基本扩散系数。使用FIRST(FSL 4.1)对T1WI数据进行自动分割并计算受试者双侧大脑半球的皮质下结构的体积,包括双侧伏隔核、苍白球、尾状核、杏仁核、海马、壳核和丘脑。分析TN患者与HCs在DSI参数及皮质下结构体积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和责任血管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s组三叉神经参数平均值相比,TN患者组疼痛侧QA(p<0.001)、FA(p=0.001)、和GFA(p<0.001)显著降低,AD(p=0.036)显著升高。与HCs组三叉神经的平均参数值相比,患者健康侧的QA(p=0.046)和FA(p=0.008)显著降低。与责任血管类型为静脉(16,26.7%)的TN患者组相比,责任血管类型为动脉(44,73.3%)的TN患者组中疼痛侧FA(p=0.028)、GFA(p<0.001)值显著降低。与TN患者组的短病程组(35,58.4%)相比,长病程组(25,41.6%)患者疼痛侧的ISO(p=0.021)和RDI(p=0.021)显著降低。TN组疼痛侧丘脑(p=0.031)相对体积较健康侧明显增高,HCs组左侧丘脑(p<0.0001)、伏隔核(p<0.0001)相对体积显著低于右侧,而左侧壳核(p=0.023)相对体积较右侧明显增高。TN组双侧丘脑、疼痛侧杏仁核(p=0.041)相对体积较HCs均相对体积明显减低。结论:利用高分辨率纤维追踪技术,DSI可提供白质纤维定量信息,可用于检测TN患者三叉神经白质的完整性,VBM可以检测灰质变化,为解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变化与胼胝体形态改变的内在联系,综合相关临床因素,研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损害神经重塑机制。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范围1.0至12.7岁,中位数2.9岁;正常对照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范围0.8至10.5岁,中位数3.1岁。在矢状位T1WI上,分别设置胼胝体膝部及压部最大厚度中点,自A点(膝部)至P点(压部),沿
学位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领域兼具挑战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之一,其按照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相似性质的区域并提取出目标物体,是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安防、智能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图像分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并取得了众多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构建有效
学位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征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的CRC患者术前增强CT图像及临床病理信息,并将所有病例按照比例1:1随机分配至训练组和验证组。评估的增强CT影像特征
学位
报纸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Aβ异常聚积形成的老年斑(SPs)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在出现经典的进行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前,患者具有长达几十年的Aβ蛋白沉积病史。抗AD药物开发的历史一直受到中后期临床试验失败的干扰,其原因在于在抗Aβ药物三期临床时所入组
学位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及其引导病灶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超声检查可见的肺局灶性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常规超声引导组(163例)及超声造影组(66例),且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肿瘤组(162例)及良性病灶组(67例)。分析记录恶
学位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的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60例经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性碘131治疗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在接受微波热消融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和12个月,通过超声检查对淋巴结内部回声、血流变化以及消融淋巴结的吸收情
学位
学位
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SUD)是国内外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多因素病因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SUD具有“难戒断、易复吸”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均采用了各种措施遏制SUD,但其全球负担仍在不断加重,究其原因,尽管SUD患者治疗后努力摆脱对物质使用的肉体依赖,但长期物质使用导致的脑结构、脑功能的损伤仍未恢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SUD病理学机制的探索,以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鳞状细胞癌是食管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其主要的转移方式为淋巴结转移。常规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及超声内镜,消化道造影,CT等,尽管在诊断食管癌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依靠形态学及大小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仍有难点。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在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大意义。PET/CT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检查方法,已在肿瘤领域广泛应用,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