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A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以急慢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影像特点,认识肠系膜上动脉的正常解剖结构与变异。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临床怀疑为肠系膜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慢性腹痛患者,行全腹增强CT扫描及血管成像,按纳入标准收集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组68例。选择同期行全腹CT增强检查的患者,按纳入标准收集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100例。将以上所有病例原始数据传入东芝Vitaea2工作站。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TSMIP)、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析。对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主要观察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起始位置、走行及分支等解剖结构,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左肾静脉(LRV)穿越SMA与AA间时SMA至AA的距离、LRV最小前后径、左肾门旁测量LRV最大前后径,十二指肠水平段(DHP)穿越SMA与AA间SMA与AA的距离。评价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的显示能力及特点。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组进行分类总结,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及胡桃夹综合症),按照正常组测量方法测量SMA与AA夹角,LRV层面及DHP层面SMA与AA间的距离、LRV最小内径及最大内径。对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及相关肠道病变,总结归纳常见病变的影像征象及MSCTA的应用价值。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数据的平均值,以t检验及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及多组均数的差异,以行×列及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比较不同重建方法的显示能力及显示率的差别。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正常组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9.1岁,其中30岁以下12例,30-60岁间65例,60岁以上23例。SMA起点低于CA起点平均13.63±2.51mm,起点位置对应L1椎体83例(占83%),平对T12/L1椎间隙至L1/2椎间隙间共计98例(占98%)。SMA纵轴方向前下方径直走34例行(占34%),右下走行50例(占50%),左下走行16例(占16%)。SMA与AA夹角为56.62。±23.76°,狭窄型(≤20°)5例,占5%,正常型(20°~70°)66例,占66%,垂直型(≥70°),29例,占29%。LRV穿越SMA与从间时SMA至AA距离平均12.6±6.05mm、LRV最小内径为5.88±2.04mmLRV、最大内径8.75±2.54mm,DHP层面SMA至AA距离为14.87±7.13mm。SMA在走形中一级血管分支平均为12支,10-14支者,占89%。向左侧平均分出8支空肠动脉(JA)及回肠动脉(IA),6-10支者占90%。向右侧平均发出4支,4-5支者占85%。比较固定的分支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A)、中结肠动脉(MCA)、右结肠动脉(RCA)、回结肠动脉(ICA)。SMA独立走形91(占91%),8例解剖变异,其中与腹腔千共王1例,肝总动脉从SMA发出2例,肝右动脉从SMA发出4例,肝左动脉从SMA发出1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SMA不同走行组间SMA与从夹角、LRV层面SMA至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经t检验及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不同走形组间LRV穿越SMA与AA间时LRV最大、最小内径经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角类型分组A,组间LRV层面SMA至AA距离及DHP层面SMA与AA距离经方差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V层面LRV最小及最大内径经方差分析,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角大小分组B,组间LRV层面SMA至AA距离及DHP层面SMA与AA距离经方差分析,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LRV层面最小内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LRV最大内径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种不同的重建方法(VR、MIP、TS-MIP)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Ⅰ-Ⅲ级分支,显示率为100%,显示能力及显示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肠系膜上动脉Ⅳ-Ⅴ级分支无论是显示能力还是显示率TS-MIP及MIP与VR比较,p值均<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S-MIP及MIP明显优于VR。TS-MIP和MIP之间显示能力及显示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MIP优于MIP。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组68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13例,其中胡桃夹综合症7例,测得SMA与AA的夹角均值13.78±5.31°,LRV层面SMA与AA距离为4.8±0.69mm,LRV最小内径为3.01±0.32,最大内径为7.99±1.27mm,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经t检验,p值均<0.01,具有显著性差异,7例胡桃夹综合症患者夹角均小于25°,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比值均大于2。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6例,SMA与AA夹角平均值为20.88±5.95,DHP层面SMA与AA间距为4.58±1.13mm,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标准。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例34,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夹层5例,MSCT上栓塞及血栓的直接征象为肠系膜上动脉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远端显影中断。夹层动脉瘤在动脉期管腔内见移位的内膜瓣影并可见真假双腔。动脉瘤4例,表现为病变处呈瘤样扩张。动脉硬化伴狭窄9例,MSCT上见肠系膜上动脉管壁钙化、管腔狭窄及腹主动脉多发钙化斑。出血2例,MSCT上出血的直接征象为对比剂自血管腔溢到肠腔内,延迟扫描造影剂外溢更加明显,CTA重建可清楚显示异常增粗、条状或圆形的出血血管支。肿瘤包埋10例,以胰腺癌侵犯最多见,共7例,占70%,2例淋巴结转移包埋,1例淋巴瘤侵犯。研究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气栓1例(该患者未做增强),患者门静脉、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见广泛气体。肠道病变22例,包括肠扭转6例,CTA轴位像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强化血管断面聚集在一起,出现典型征象“漩涡征”。肠套叠4例,CTA重建直接显示血管随病变肠管一同卷入套入部。肠道肿瘤12例,CTA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皆可清晰显示出SMA细小分支与肿瘤的关系,对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结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走形、SMA与AA夹角等解剖结构个体差异大。SMA与AA夹角大小、LRV层面SMA与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与性别、年龄、SMA不同走形无关。LRV层面SMA与AA距离、DHP层面SMA至AA距离与SMA及AA间夹角大小有关,狭窄型(<20。)夹角LRV层面SMA与AA距离及DHP层面SMA至AA距离明显小于正常型及垂直型。SMA与AA夹角小是诱发胡桃夹综合症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的病因之一。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能够全面、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走形、夹角等空间解剖结构特点,能够直接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内、腔外病变形态、部位及范围。对肠系膜上动脉自身病变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及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相关病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
本文结合活性聚合(阴离子聚合、RAFT聚合)和thiol-ene点击反应,以"graftnto”方式对聚异戊二烯进行接枝改性,引入极性结构,制备结构明确可调、分子量可控、窄分布的热塑性弹
电动汽车具有高能效、污染少等优点。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其保有率不断提高。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以及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限制其进一步发展。而电池交换方式充
教育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基础,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农村中小学格局的不断调整,受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和客观条件限制,寄宿制学校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农村办学模式,农村寄宿制初
20世纪60年代末全球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的美国军方建立了一个网,取名“阿帕网”,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计算机在遭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畅通。冷战结束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指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它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大比表面积、
<正> 在按摩中,拿法和捏法是主要手法,更是常用手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的联系大于区别,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便于明确区分。作为按摩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清楚它们的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灯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报警信号,
汽车行驶跑偏是指汽车在正常直线行驶时,驾驶员轻扶方向盘且不干预方向盘的自由运动,汽车行驶方向总是有规则地向侧偏离汽车纵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行驶跑偏的车辆存在安全隐
本文临床研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规范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针对临床上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