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合金阻尼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国防、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噪声和震动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减震降噪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高阻尼材料,因此,高阻尼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应运而生.Fe基高阻尼合金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而成为应用广泛的高阻尼材料,受到研究者的重点关注.本文通过内耗测量及微观组织观察对其阻尼行为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热处理和晶粒尺寸对Fe-25Cr-5Al(重量百分数)合金磁学-力学滞后阻尼性能的影响,发现退火温度和晶粒尺寸对该合金的磁学-在Fe-25Cr-5Al合金中发现了三个内耗峰,这三个内耗峰都有滞弹性弛豫特征,峰温随振动频率的增加移向高温.在280℃左右出现的内耗峰是由间隙原子C、N引起的Snoek峰,这个峰只出现在淬火的样品中,而在退火样品和淬火样品的冷却测量过程中都不出现.根据Arrhenius关系,这个峰的激活能为1.20eV.在570℃左右出现的峰是由替代式Cr原子对在应力诱导下重新取向所产生的Zener峰,这个弛豫型内耗峰在加热和冷却测量过程中都能出现,冷却时的峰温比加热时低约15℃,它的激活能是2.55 eV,这个值近似等于Cr原子在α-Fe中的扩散激活能.在对Fe-Al合金阻尼性能的研究中发现,空冷的10.5(at.)%Al的Fe-Al合金阻尼性能最佳,而经相同热处理的29(at.)%Al和38(at.)%Al合金的阻尼性能较低,铸态和水淬的样品显示出很低的阻尼性能.此外,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对阻尼性能也有较大影响,要获得高阻尼性能,合适的加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退火态的Fe-Al合金,Al含量适中的合金可以产生强的Zener弛豫,而较低和较高Al含量的合金只能产生较弱的Zener弛豫峰.Fe-Al合金中的Zener弛豫产生于次近邻Al原子对的重新取向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而非最近邻的Al原子对,后者因为形成短程有序结构不能产生Zener弛豫.论文最后考察了快冷的Fe<,71>Al<,29>和Fe<,62>Al<,38>合金的内耗性能.在空冷和水冷样品的加热测量曲线上,观察到三个内耗峰,分别位于180℃(P1),340℃(P2)和510℃(P3).可是,在随后的冷却测量过程中,只能看见P3峰.对于炉冷的样品,其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相同,也只有P3峰出现在内耗曲线上.
其他文献
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我们利用激光剥离技术成功地将MOCVD生长的GaN基单层外延层和InGaN LD、InGaN LED结构外延层与蓝宝石衬底分离.实验表明,对于原蓝宝石衬底背面抛
磁制冷,是以磁性材料为工质的一种独特的制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制冷材料的磁卡效应(Magnetocaloric Effect)达到制冷的目的。与传统制冷相比,磁制冷效率高,能耗小,可靠性高,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高存取速度和存储密度,高稳定性,抗辐射等特点的铁电薄膜存储器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以Bi系层状氧化物SrBi
电子器件小型化使得纳米材料成为目前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热门课题。本文数值地研究了一些纳米功能系统,如碳管分子结,变形碳管和金属团簇的结构和电子性质。发现在纳米尺度下,材料
【教学内容】依托人教版教材自创习作内容,适用于六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教材里的文字画面,懂得用文字可以画画,揣摩用文字画画的技法;2.选取生活中的美景,尝试用文字画
期刊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从一间囚笼到另一间囚笼的差别。那些人的动作一如既往地简单粗暴,还好我已经在习惯后慢慢麻木。  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我并不孤独:三五同胞挤作一团,他们目光呆滞眼神空洞,嘴巴微弱的张合声拼凑出一个不带感情的词语:你好。  还有,当然还有,不知道那些囚禁我的人到底懂得何种高超的魔法,我只能感受到囚笼的存在,却看不见它。我的身体贴紧笼壁缓缓挪动,企图在无迹中找到出口,卻在几经转折后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阅读试题在低年级的测试中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收集研究了大量低年级阅读试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命题没指向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的考
期刊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物理特点和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自从1991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制备过程进行精确控制和获得一简单易行的对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结
重强子弱衰变是检验和发展弱电统一理论和QCD理论、理解CP破坏机制、准确抽取CKM矩阵元、检验和发展处理非微扰QCD效应的唯象方法的重要场所.本文运用QCD求和规则研究了D+s→
女孩的泪水滑落眼角,双唇紧紧咬住,半晌,轻轻吐出三个字:“那就好。”  1998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接诊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妈妈,不过二十三四岁的样子,生完孩子才半个月,因为低热、出现消耗性改变住进了医院。科里请来了全院专家进行会诊,专家们提出了各种诊断,但没有一个诊断能够明确。   当时我还是个住院医生,接诊这个病人后,几乎每天24小时地待在医院里。观察她的一般情况、琢磨她的化验报告,一有时间就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