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制度化管理的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组织管理呈现出制度化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这一趋势背后的根源及其原因,理论界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是理所当然的将之作为结论来接受。本文试图做出这样的尝试:从制度形成的基础、功能及均衡来探讨组织管理中制度化趋势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组织管理研究的视角,剖析组织中的制度和制度化管理,并结合案例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实践。   关于制度,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对制度的研究都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等各个思想学派也都有不少关于制度的研究和论述。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制度的研究都集中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关于组织管理中制度的形成基础、功能及动态均衡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组织管理制度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基础的。组织的管理制度是在组织的技术基础、组织基础和环境基础,以及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组织本身与技术环境、制度环境交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包含技术和组织因素的组织与其所处的环境互动的结果。   组织的技术是制度形成的技术基础。从宏观层面来看,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从手工业时代、机器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要求的变化也导致了制度的变化。因此,宏观层面的社会技术的发展是组织中技术发展、制度变化的根源所在。从微观的组织层面来看,组织都有其技术的一面,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利用技术追求生产效率的组织必然需要管理制度来实现技术方面的客观性、规律性安排,这就意味着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必然扎根于组织的技术,体现技术的要求。同时,制度必须考虑到技术的限制,不能违背技术的客观规律,而应当合理利用技术、整合优化技术,从而促使技术效率的提高,满足组织“产品”的要求。组织的管理制度正是在关注组织技术环境的基础上,规定了组织外部和组织内部的技术与相关要素的关系,通过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来契合技术的特性,追求组织效率的最大化。   制度的形成有其组织基础。组织必然追求内部的效率和效用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换,这要求组织将人、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结合起来完成组织的基本任务和活动,而实现这种结构性安排的就是管理中的“组织”。管理中的“组织”一般指组织的正式化过程,其实质就是组织的制度化过程。建立于组织基础之上的制度主要完成三个任务:结构化、规范化和角色化。通过结构化、规范化和角色化等组织正式化机制,组织成为具有明确结构功能、遵循效率逻辑、通行理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动员个人力量实现明确目标的主体。   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环境基础。组织作为开放性系统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依赖环境生存和发展的组织需要获得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合法性。在组织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合法性已经嵌入到组织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最终呈现出来的制度也必然是在考虑了组织生存合法性的前提下诞生的。合法性机制正是这种诱使组织或者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的一种制度力量,这种追求“合法性”的本能正是制度形成的环境基础。与技术和组织基础相比,制度的环境基础提供了一个认识组织的全新视角,也跳出了组织局限,从开放性的视角来解读组织。   制度的技术、组织和环境基础是随着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因而在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制度实质上也是在不断演变的。同时,组织中存在的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之间相互冲突、博弈,最终表现出来的制度J下是这两者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果。制度在内外部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中不断调整,在与非制度因素的对抗、妥协中不断调整,最终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由此而言,组织管理中的制度在任何时候都是处于这种动态变动一均衡的状态。   组织管理的制度化过程是在制度的动态均衡过程中不断被推进的。在技术、组织和环境等因素的推动下,组织管理制度化的程度也不断推进,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判断组织进入了制度化管理的状态,而这种制度化的状态也是有限度的。制度在管理实际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程度大小就是在这两点之间。制度化管理对组织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是组织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与依靠个人能力进行管理相比,制度化管理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理性的、科学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西方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和整个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都表明了,制度化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组织理性的表现,组织的制度化是组织管理进步的体现。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史来看,制度化管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从企业发展史来看,现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离不开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推动了大型企业的发展;从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从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管理科学学派,管理在不断进步,管理中科学化、理性化的进程在不断推进,而制度化管理充分体现了管理的科学和理性。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持续经营,其原因之一在于民营企业主要依靠不稳定的个人的因素而不是制度因素来管理企业,管理的制度化程度偏低。民营企业的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个人和重家族,即以自己为中心,按“差序格局”进行经济活动,但这种基于关系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活动难以延伸至该社会网络之外,并与基于普遍规则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之间有着内在的矛盾。入世后,面对外企不断进入中国的局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民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制度化管理的方式,并在管理上进行不断创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必然的选择。   本文选取三个在制度化管理上做的较好的民营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采用前文论述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每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的技术基础、组织基础和环境基础,并分析该企业的管理制度化程度,以及在制度化管理上还需要有哪些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这三个企业的经验能给其他民营企业提供指引和借鉴,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最早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正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主流地位,并被广泛采用,它也必将在中国被越来
A轧钢厂绩效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管理工具,为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市场化运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原有的绩效管理工作已不能很好的促进
目的 对使用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而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的1700张处方单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根据我国医药管理局以及卫生部
家庭是人类发展的社会细胞,所有社会发展问题都含有家政成分。家政作为一种职业在我国很早就有。但家政作为一个产业却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家庭事务逐渐社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急性胃肠炎流行病学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每月入户调查其过去4周内急性胃肠炎发病情况.结果 共调查19 171人,人群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落实者,其员工的整体素质关系着执行效率的高低与效果的好坏。然而,近些年由于“体制内”的薪酬水平较低、人员流动交流的机会较少等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女性在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男性占据主导的局面逐渐受到挑战。例如,在财务金融领域中,选择从事高门槛、高智商、高风险、高竞争压力的
摘要:高中英语是学生继初中入门级英语之后更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英语出现了较初中英语跨阶段性的难度。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第一交流语言,为了让学生拥有优秀的学习素养,走上更高的国际舞台,近些年教育部在极力推进其的教学改革,但迄今为止,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描述,进一步分析并指出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电力呈现出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基础,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阶段,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领域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从学生、教师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