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与服刑人员家庭建立专业关系的本土化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贯穿于整个社会工作服务之中,能否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服务的质量与效果。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认识度较低,社工的身份与角色常常遭到质疑,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时也存在着很多伦理困境。服刑人员家庭作为社会工作服务中一类特殊的服务对象,如何与他们建立专业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运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7名服刑人员家庭的成员和8名司法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入访谈。通过访谈,了解服刑人员家庭的特征和司法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刑人员家庭建立关系时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从而在二者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社会工作者与服刑人员家庭建立关系的本土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服刑人员家庭具有对外界的求助欲低、信任度低和对已接受服务评价较高的特点。第二,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刑人员家庭建立关系时,可以通过提前做好自我准备、发掘已有信任关系、寻找合适的契机点、给予案主安全信号和保障服务有序开展五个方面来实现专业关系的建立。第三,在建立专业关系时也会面临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较低、服务与案主需求不匹配、案主的信任度过低、短期无法实现效果、社会对服刑人员家庭的污名化和政府身份导致的隔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专业关系的建立产生阻碍。根据以上研究发现,本文对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服务社工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要围绕服务建立前的准备阶段和服务过程中的关系维系两个方面展开。在准备阶段,可以运用提前针对项目开展社工能力培训、树立积极服务心理、巧用案主已有的信任关系、抓住合适的契机点和分析服务项目的可行性这五种方式来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关系;在进一步的关系维系中,需要以案主为中心、及时澄清服务项目、实现服务与需求相匹配、注重保密原则、善于总结和思考、提供督导支持等方式来促进专业关系的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分支,是一个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群体。他们容易受到忽视,尤其在司法不健全、社会救助有待规范的今天,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普遍缺乏安全感,流露自卑情绪,排斥外界,自我认知存在偏差,极少与外人交流,更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不敢主动向外界求助,自我封闭。本研究着眼于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服务对象的“阳光成长坊”项目,通过个案辅导、亲子工作坊、课业辅导等
伴着时代的快速前进,这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得到了充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犯罪率也不断升高,而犯罪人员的平均年龄却在不断下降,导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依据法律可界定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是由于父母一方的服刑而改变了目前的日常生活,使得他们承受了许多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承受的非议和压力。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监护的缺失、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在新冠疫情仍然在全世界流行的背景下,即使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因新冠病毒为易感病毒,一旦感染发病,可能会发展为重病,更甚者死亡,故接种疫苗依然是必要的。新冠疫苗推出后,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影响人们疫苗接种意愿。为提高接种覆盖率,本文将以福州市为例,了解与分析福州市人群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及接种意愿情况,并以此为据提出针对性建议。项目组首先爬取知乎关于新冠疫苗话题讨论,并基于LDA模型对文本
DC规划是非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经济和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的是一类特殊DC规划的全局优化算法。论文首先介绍了DC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第二章中针对目标函数是不定二次函数的情形,对其进行DC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ε一近似解的计算方法,计算约束条件是凸多边形的不定二次函数。引用线性下方估计量和误差界对原问题进行逼近,讨论了误差界的相关结论。当约束条件为凸集时,转化为典范DC规划
医疗服务就一般意义而言,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两大类。其中,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承诺、医疗机构形象、公共声誉等。该类服务可以给病人带来附加利益和心理上的满足及信任感,与物质形态服务之于患者的需求满足感等量齐观。当前,伴随追求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医生更多地追求单方面的个人升级指标,导致对患者非物质形态需求的日渐忽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领域中关于非物质形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需求,社会治理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基层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下,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参与我社区
本文基于一类非自治食饵染病的捕食-食饵系统的生物背景知识,建立了一类食饵染病的脉冲捕食-食饵周期系统.利用离散动力系统、连续动力系统和脉冲动力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所建立模型的渐近行为,包括持久生存性、部分绝灭性和正解的全局吸引性,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及对应的数值模拟.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了食饵染病的脉冲捕食-食饵周期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简要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与
通过对城市低保家庭的需求调查,发现亲子之间有增进亲子关系的需求,但青少年普遍与父母的情感交流较少,亲子沟通限于学习和生活上的互动,而提升家长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增强家长对孩子情绪的管理能力,能够增进亲子关系。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主题为“做孩子的情绪教练”的六次小组活动,目的是探讨父母元情绪能力视角介入城市低保家庭亲子关系的效果,并验证父母元情绪能力提升小组活动方案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
空巢老人在当代是非常被重视的群体。他们进入晚年生活,面对子女的离开、退休,面临身体健康、情绪表达、社会交往、自我认同的多元化问题,他们需要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重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目前对于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存在着定位不准确、视角不精准、介入不完善等问题,没有考虑每位空巢老人自身条件与环境之间的差异,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即不能精准的介入以及为他们服务。本文笔者通过在S社区的社会工作介入项目,以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效果最终体现在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上。而当今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人在环境中”,该理念强调人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不是单纯的由个体特质所决定,也不是只受环境的影响而被动产生,个体和环境因素会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对于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