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证候演变与相关方药作用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和方剂学中的重要逻辑命题。方剂的功用不仅与方药配伍有关,还与其所作用的病证有一定的适配性,不同的病证要求针对性的治法与方药,即“法随证立,方随证变”。方剂效用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作用对象的病机与其方药配伍关系之间的关联程度,方与证之间存在有关联程度大小的问题。近些年有关方证研究主要是从静态或空间状态下证候分布的角度进行探讨,从时间纬度和疾病发展及证候动态演变角度进行研究的则很少。证候“动态时空”的特性决定从证候动态演变角度进行“方证相关”研究是一个值得实践的思路。本课题以“方证相关”为逻辑基础,以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现代病理生理和中医关于本病病机认识、防治经验为背景,在复制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大鼠外在行为表现和对实验室指标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的分析,探查其证候病机动态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与证候病机有不同关联程度的方药作用于模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运用关联排他即异方同证的研究方法,比较同一证候/阶段不同中医方药生物效用差异,探查方药效用与病证的关联程度,并探讨其生物学基础;最后选择与病证关联程度最高的中医药干预方药,从分子水平上探察有效方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作用的部分机制。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中医方证关系研究进展;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动物模型研究进展;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三方面。实验研究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证候病机动态演变规律的探究;基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证候演变的相关中医方药干预作用比较;有效中医方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作用的机制研究三部分。研究一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中医证候病机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大鼠分为正常组(50只)与造模组(60只)。前5w正常组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饲料喂养。第6w造模组给予小剂量STZ(30mg/kg)腹腔注射,检测选取符合标准(FPG≥11.1mmol/L,Fins,20-40uIU/ml)的大鼠正式纳入模型组。正常组、模型组继续分别给于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喂养。分别于第0w、第6w末、8w末、10w末、12w末取材,生化法测定血清FPG、TC、TG、HDL-C、LDL-C;放免法测定血清Fins、TNF-α、Leptin、IL-6,血浆cAMP、cGMP;用血流变仪测定20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结果:1)外观行为学观察:在6w-8w阶段,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眯眼、倦怠懒动,被毛脱落,饮水量增加,大便干结,尾巴出汗潮湿等征象;在9w-10w阶段,再前一阶段征象的基础上,模型组大鼠出现形体肥胖、拱背扎堆、眯眼、精神萎靡、活动迟缓、背毛油腻等表现;在11w-12w阶段,大鼠又出现被毛减少,臀毛枯黄,尾巴尖部至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瘀斑。模型组大鼠体重从第4w开始明显增加,第9w出现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2)糖代谢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PG、Fins及IRI于第6w末开始持续不断升高,至12w末达到高峰;IAI于6w末开始不断降低,至12w末降低最为显著。3)脂代谢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从8w末血清TC、LDL-C含量开始升高,至12w末升高最为显著;血清TG含量从第10w开始不断升高,至第12w末显著升高;血清HDL-C含量0-6w出现降低,第6-8w升高,于10w末有明显降低,至12w末降低最为显著。4)细胞因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NF-a、Leptin、IL-6、cAMP及cAMP/cC-MP比值于第6w末开始持续升高,至12w末达到高峰;cGMP于6w末开始下降,8w末显著下降,至12w末降低最为明显。5)血液流变学:正常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0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从第10w末开始升高,至12w末显著升高。结论: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的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具有中医证候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并有相应生理病理生物学指标的改变。该模型大鼠在造模较早出现IR及继IR后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其中医证候病机阶段性演变规律表现为中医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痰浊证→气阴两虚兼痰浊、兼血瘀证的变化。研究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基于证候病机演变相关中医方药干预作用比较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分阶段治疗观察。大鼠分为正常组(30只)与造模组(170只)。正常组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饲料喂养,连续5w。第6w造模组给于一次性小剂量STZ(30mg/kg)腹腔注射。经筛选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模型组2、模型组3,西药组1、西药组2、西药组3,每组10只。中药干预组第一阶段30只,中药干预组第二阶段30只,中药干预组第三阶段30只。正常组分为正常组1、正常组2、正常组3。正常各组继续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他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一阶段:从第7w开始,正常组1和模型组1灌服等量蒸馏水,西药组1给予吡咯列酮(1.35mg/kg/d),将第一阶段中药干预组30只分为A方组、B方组、C方组,三组分别给于A方(5.31g/kg/d)、B方(3.15g/kg/d)、C方(3.15g/kg/d)灌胃。连续2周。第二阶段:从第9W开始,正常组2和模型组2灌服等量蒸馏水,西药组2给予吡咯列酮(1.35mg/kg/d),将第二阶段中药干预组30只分为A+B方组、A方组、B方组,三组分别给于A+B方(8.46g/kg/d)、A方(5.31g/kg/d)、B方(3.15g/kg/d)灌胃。连续2周。第三阶段:从第11w开始,正常组3和模型组3灌服等量蒸馏水,西药组3给予吡咯列酮(1.35mg/kg/d),将第三阶段中药干预组30只分为A+B+C方组、A+B方组、B+C方组,三组分别给于A+B+C方(11.61g/kg/d)、A+B方(8.46g/kg/d)、B+C方(6.30g/kg/d)灌胃。连续2周。上述各阶段各组大鼠分别给药2周后处死,采样做相关检测。结果:第一阶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FPG、Fins、IRI明显升高,IAI明显降低;FFA、Leptin、TNF-α、IL-6明显升高;cAMP、cAMP/cGMP明显升高;E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方组、B方组、C方组大鼠血FPG、Fins、IRI和IAI;TG、TC、HDL-c、LDL-c均无明显变化。A方组大鼠血Leptin、TNF-α和cAMP、cAMP/cGMP明显降低,B方组、C方组大鼠血Leptin、TNF-α和cAMP、cAMP/cGMP无明显变化。三方各组大鼠高切、低切下的全血比粘度与血浆比粘度无明显变化,A方组、B方组大鼠内皮素含量无明显变化,C方组大鼠血内皮素含量显著降低。A方组、B方组、C方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均无明显改善。第二阶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FPG、Fins、IRI明显升高,IAI明显降低;TC、LDL-c明显升高;FFA、Leptin、TNF-α、IL-6明显升高,cAMP、cAMP/cGMP明显升高;E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B方组大鼠血FPG、Fins、IRI明显降低,IAI明显升高;TC、LDL-c明显降低;FFA、Leptin、TNF-α水平明显降低,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A方组大鼠血Fins明显降低,Leptin、TNF-α明显降低,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B方组大鼠血Fins降低,TC、FFA含量明显降低。A+B方组、A方组、B方组三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均无明显改善。第三阶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FPG、Fins、IRI显著升高,IAI显著降低;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FFA、Leptin、TNF-α、IL-6均显著升高;cAMP、cAMP/cGMP明显升高;高切、低切下的全血比黏度与血浆比粘度明显升高,ET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B+C方组大鼠血FPG、Fins、IRI明显降低,IAI明显升高;TC、LDL-C明显降低;FFA、Leptin、TNF-α、IL-6明显降低;cAMP、cAMP/cGMP明显降低;高切、低切下的全血比黏度与血浆比粘度明显降低,ET-1含量明显降低。A+B方组大鼠血FPG、Fins、IRI明显降低,IAI升高;TC、LDL-C明显降低;FFA、Leptin、TNF-α明显降低;cAMP、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ET-1含量明显降低。B+C方组大鼠血Fins明显降低,FFA明显降低;高切、低切下的全血比黏度与血浆比粘度明显降低,ET-1含量明显降低。A+B+C方对模型大鼠胰腺病理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结论:不同阶段体现不同治法的中医方药对模型大鼠相应证候/病证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第一阶段,比较A方、B方、C方的整体干预效应,A方对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优于B方和C方,推断A方与模型此阶段证候的关联性最大。第二阶段,比较A+B方、A方、B方的整体干预效应,以A+B方对模型大鼠此阶段的治疗作用最优,其次是A方,B方的治疗作用较差。推断A+B方与模型此阶段的病证有更高的关联程度。第三阶段,比较A+B+C方、A+B方、B+C方的整体干预效应,以A+B+C方对模型大鼠此阶段的治疗作用最优,推断A+B+C方与大鼠模型此阶段的病证有更高的关联程度。研究三有效中医方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疗效最好(即与病证关联程度最高)的方药——A+B+C方作用于模型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大鼠脂肪组织PPAR-r mRNA和InsR mRNA,从分子层面进行中医药作用机制探查研究。结果:有效中医方药对模型大鼠脂肪组织PPAR-r mRNA和InsR 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r mRNA和InsR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A+B+C方组大鼠脂肪组织PPAR-r mRNA表达量都明显升高(P<0.01),InsR mRNA表达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60或P=0.061)。与西药组比较,A+B+C方脂肪组织PPAR-r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效中医方药A+B+C方—“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的作用机制相同,涉及脂肪组织细胞核受体PPAR-r激活和增加Ins受体。综合结果表明,中药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FPG、Fins,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降低FFA、Leptin、TNF-α和IL-6水平,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也有明显改善效应,其整体疗效并不逊于西药,且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脂代谢的调节、高凝状态的抑制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体现了中医复方的多环节作用特点。创新及意义:1)本研究发现以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的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具有中医证候阶段性变化及相应生理病理生物学指标改变的特点,为病证结合及动态研究方证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性模型;2)从同证异方的角度通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形成过程不同阶段相关中医方药的生物学效用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治法方药干预作用特点及与相关证候/病证的不同程度的关联程度,为理解中医方证相关及其内涵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3)从客观实证角度论证了中医临床因证立法组方的合理性;在分子机制研究中发现中医有效干预方药防治2型糖尿病IR的作用机制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的作用相同:通过激活脂肪细胞核受体PPAR-r,增强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本研究不仅为从证候演变角度开展“方证相关”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方法学探索,而且为认识理解“方证相关”及其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美国持续数十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显著扩大。持续恶化的美国经常项目状况及其累积的巨额净外债不仅会严重影响美国宏观经济的运作与均衡,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美元
审美意象结构研究以“意”“象”结构关系为基础,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审美意象内外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本质特性为研究主体,深入探寻审美意象结构的本体性质及其表现形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的集聚效应使得经济空间的资源要素呈现出向机场周边地区逐步集中的态势,由此形成特有的“临空经济”现象或新经 With the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收益管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有关收益征缴比例的确定、征缴上来的收益应如何再支出等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十七大指出:“加快建设
“建筑不是艺术,而是一种自然功能。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从大地中生长。”这是一种文化与生命水乳交融的状态[1]。探究建筑的形式,不过是满足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发掘形式后面
融资租赁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金融产品,企业不仅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取得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同时可以通过各种融资产品的结构设计取得意想不到的好处。我国的融资
目的:通过调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中医证型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探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规律。方法:根据冠心病ACS发病规律、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关于毕淑敏小说写作的倾向。通过对毕淑敏人生经历的一个大致的梳理,来反映毕淑敏小说写作的动态。毕淑敏是一个身份繁复的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在
论文是在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系统论等学科知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 stemcells,MSCs)的分离、纯化、扩增及5-氮胞苷(5-Aza)对MSCs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