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其作品主要揭露殖民统治的阴暗与残酷,他的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便是如此。虽然该小说20世纪30年代就已面世,但直到2007年李锋将其译为中文,才有了中译本。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文学理论来探讨该小说,包括后殖民主义、空间批评、存在主义等文学理论。纵观目前的研究,鲜少有学者运用文学文体学来探讨该小说译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其作品主要揭露殖民统治的阴暗与残酷,他的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便是如此。虽然该小说20世纪30年代就已面世,但直到2007年李锋将其译为中文,才有了中译本。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文学理论来探讨该小说,包括后殖民主义、空间批评、存在主义等文学理论。纵观目前的研究,鲜少有学者运用文学文体学来探讨该小说译本对原文文体特征的成功再现,这为本文留下研究的空间。因此,本文以申丹有关小说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的相关论述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文学文体学这一视阈探索《缅甸岁月》李锋译本对原文文体效果的再现。文学文体学探究语言在语境的合适性并分析语言特征对表达主题意义、增强审美价值产生的文体效果。本文作者发现作为传记纪实性小说,《缅甸岁月》有着独特的文体特征,总体可以概括为表述直接、语言简单、笔触细腻,这些文体特征是依靠词汇、句法及言语思想呈现等方面的语言特征来帮助实现的。本人通过阅读李锋的《缅甸岁月》译本,发现该译本成功地再现原文的以上特征以及背后的文体效果。本文拟从词汇、句法、言语及思想层面三个方面分析《缅甸岁月》的李锋译本是如何再现原文的语言特征及其背后的文体效果的。本文包括三章:论文第一章主要从词汇层面分析李锋译本对原文文体特征的成功再现。该小说常常出现英语变异词汇,奥威尔以此来书写人物形象,通过使用变异词汇讽刺了白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不可调和的冲突,以及被殖民者内部也存在剧烈的冲突。此外,原文中使用双重指涉的词汇,这样的词汇特点使得文本阐释具有模糊性,但当双重指涉的词汇结合文本语境理解时,双重含义就会只剩下唯一的含义,人物形象与景物描写具有客观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译者采取意译、音译、直译来再现变异词汇背后的讽刺效果。同时,译者采取逻辑分析法及选词来处理词汇客观性,从而再现源文本信息的真实性。第二章主要从句法层面分析李锋译本对原文文体特征的成功再现。奥威尔运用了大量的复合句,并在复合句中间杂并列句,这能详细呈现印度本地高官的居住环境,还有细腻刻画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历程。同时,短句子在文中也并不少见。这些短句子直观呈现印度本地居民对自身身份的否定,以及对殖民者统治者的认可,这实际上是殖民机制成功统治缅甸的体现。除此之外,短句抒发了人物激动的情绪,从而来揭示白人与缅甸人之间的冲突。译者主要采用顺译、增译、省译等翻译方法再现原文节奏背后的情感与人物矛盾。第三章主要从话语与思想呈现层面分析李锋译本对原文文体特征的成功再现。奥威尔运用大量的言语表达方式来呈现人物的话语和思想。在思想呈现方面,人物的心理状态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来呈现,比如NRTA和IT,以帮助呈现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揭示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话语主要是通过直接引语来呈现,从而能够突出叙事重点,简化人物之间复杂的话语,更直接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译者对原文的语言表达模式主要运用视角转换、移位、直译等方式,从而直接、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思想状态。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这本传记纪实性小说有着自身独特的文体风格:词汇、句法以及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揭示罪恶的殖民主义不可或缺。在处理源文本的文体特征时,译者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来再现文体特征背后的深刻内涵,从而使译本与源文本在文体效果上达成一致。本文的创新性在于:目前基本上极少有学者探究该小说中译本的文体特征,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在于本文将文学文体学应用在传记纪实性小说的翻译分析中,可以为这类小说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其次,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希望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启迪译者更加关注语言表达与文本深层含义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翻译研究的更好发展。
其他文献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并与福建省、东海海洋、瓯江相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州市的市场经济也获得了巨大提升,并飞快成为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同时,温州市又是浙江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地区,其老年人口占比也在逐年增加。总体上,温州市的老龄化程度表现出了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空巢化多等特征。由于当前的家庭养老功能存在逐渐弱化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积极转变养老服务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思辨性表达”是该学习任务群的两大学习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思维与表达的逻辑性、批判性和辩证性。2020年秋,高中统编必修教材已在全国多范围投入使用,而教材的单元依据任务群编排。基于以上背景和课标要求,文章试图在调查高中语文“思辨性表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
生态话语分析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旨在通过对话语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语言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说话人的生态思想和社会目的。王维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其诗歌主要是对自然风光以及农家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寓情于景,蕴含着丰富生态智慧。以往对其诗歌的研究较少从语言本身出发进行系统的生态意识的剖析。在如今呼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诗歌翻译对外国人深刻理解中国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在整个资管行业中,基金公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且发展迅速。截止目前(2020年9月30日),基金数量达到6895只,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8.08万亿元,所以基金公司如何管理好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控制其投资风险,不发生重大的投资亏损对于其持续稳健经营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中市场风险度量的方法,发现在险价值Va R方法是大多数银行和
油画就是通过画家把自己的构图方式和对色彩的理解融入到绘画创作中,体现在创作的画面上,来表达自己寄托在画作上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艺术语言。在通过研究柯罗的众多作品中,明显的感受到柯罗的创作由浪漫的古典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风格,在画面中体现出从传统的色彩搭配到呈现出朦胧和诗意的色彩。本论文是以柯罗的整体风格和基调为基点展开的,重点以柯罗在巴比松画派的风格色彩运用为主线,对自己的作品绘画进行细致的摸索,对《
语文美育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是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的每一个部分,既蕴含在教材选文中,也呈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审美要素,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依据和中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语文课堂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出现,结合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
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汉服爱好者寻找“同好”的难度,于是社交媒体所搭建的虚拟社区,便成为了汉服爱好者聚集和交流的主要阵地。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便捷的渠道为汉服文化的内容创作与快速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在互联网上相互交流,汉服爱好者形成了群体共识,增强了群体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汉服爱好者群体是指热爱汉服文化,了解汉服的相关知识,对汉服文化、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热衷于汉服的穿
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我国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主力军,在此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对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来帮助农民摆脱固有的“贫困”标签。近年来农村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宽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随后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了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因此本研究以针对初中生信息意识培养为着眼点,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粮食价格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价格波动可以说是社会动态的“晴雨表”。清代官方政府长期关注地方粮食问题,重视对雨雪分寸、收成分数以及粮食价格变化的奏报。清水江流域是中国原生糯禾的重要种植区,当地苗侗人民以传统糯禾为食。清王朝开辟“苗疆”之后,进行屯军建设,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苗疆”,促进了清水江流域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市场贸易发展,苗侗人民也因此改种籼稻,并用籼米缴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