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属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是一种典型的人-畜-水生动物共患病的条件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养殖水产动物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性死亡在各地多有报道。由于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临床分离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升高,为探讨嗜水气单胞菌对这两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从本实验室保存的分离自养殖鲤、鲫鱼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菌种中选取10株,结合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株受试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阳性等与嗜水气单胞菌鉴定方法的国家标准相一致;Blast比对分析发现实验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嗜水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9%以上。结合以上鉴定结果确定所选10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株嗜水气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根据其敏感性结果实验选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养殖鱼源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9株,和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的养殖鱼源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7株为研究对象。为研究体外诱导敏感嗜水气单胞菌耐药后,其敏感性变化与基因突变、外排作用的关系,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EN)、诺氟沙星(NF)和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DO)的培养基上等比2倍提高诱导药物质量浓度对受试菌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以获得高耐药菌株;测定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16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添加外排泵抑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后的MIC值变化;并对诱导菌交叉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菌株gry A和par C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提取四环素类药物诱导菌的DNA,PCR扩增其5个tet基因并测序。结果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导后菌株对EN和NF的MIC分别提高了409.6和4096倍,对非诱导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类药物的MIC也有较大变化;药物诱导后各菌株gyr A基因和par 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QRDRs区发生了典型的点突变:Gyr A发生Ser83→Ile变化,Par C发生Ser87→Ile/Arg变化;添加NMP后,所有诱导菌株对两种药物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诱导后菌株交叉耐药情况与菌株密切相关,其中E3、N3和E8、N8号诱导菌株对16种非诱导药物均无交叉耐药反应,而EN诱导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和利福霉素类药物基本未产生交叉耐药反应,NF诱导菌株对除庆大霉素以外的氨基糖苷类和利福霉素类药物基本未产生交叉耐药反应,所有诱导后菌株均对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产生较严重的交叉耐药。四环素类药物诱导后菌株对DO的MIC显著升高,对非诱导四环素类药物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比诱导前增加几十至上千倍;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利福平的MIC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添加NMP后,所有诱导菌株对强力霉素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诱导后D7号菌株中同时检测到tet A和tet E;在诱导前的T2和诱导后的D2号菌株中检测到tetC;在诱导前的T1、3、4、5、6、7和诱导后后的D1、3、4、5、6、7号菌株中均检测到tet E。研究表明,由于交叉耐药情况对选择治疗药物的影响,临床上应考虑在防治耐药菌株引发病害时,应慎重选择抗生素;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存在靶基因位点突变及主动外排作用等多种耐药机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也存在主动外排作用等多种耐药机制,四环素耐药基因中的tetE基因可能是介导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优势基因,为阐明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