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浙东、吴中文人叙事性诗歌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东、吴中文人是元末明初影响最大的两个文人派别,对明清两代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着眼于这两个同处于一个时代,风格却迥然不同的文人派别,具体研究了这两个文人派别叙事性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以及题材内容、叙事手法上所作的拓展和创新。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元末明初浙东、吴中文人叙事性诗歌兴盛的五个原因,即时代政治的影响、诗体完备的影响、复古的影响、鲜明地域特色的影响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两派文人的叙事性诗歌内容作了简单地分类,考察了他们叙事性诗歌的艺术特色。其中浙东文人叙事性诗歌内容为反映在统治阶级残酷剥削下及战乱中人民的生活,咏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反映自身之作,直接写出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吴中文人为反映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悲欢,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作为,记叙文人之间的交流,记叙家庭生活,叙写艺人的兴衰。浙东文人的艺术特色为壮观的声势描写,重议论,简单深刻的人物形象刻画;吴中文人的艺术特色为变幻丰富的场景描写,亲切自然的第一人称写法。  第三部分,对这两派文人叙事性诗歌在内容上和艺术特色上作了异同比较,并得出了两派叙事性诗歌存在异同的原因。浙东文人重整体,吴中文人重个体;浙东文人更多受汉魏乐府诗的影响,吴中文人则受唐代叙事诗的影响;浙东文人多使用第三人称,而吴中文人大多都使用第一人称。两派叙事性诗歌存在异同的原因为:二者生活地域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二者在创作取法上的不同。  元末明初浙东、吴中文人叙事性诗歌创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内容方面有新的拓展;在社会问题的描写上更着重战乱和统治阶级残酷统治下的人民生活;更关注个人问题;有大量对友情和亲情的描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特色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有壮观的声势描写,有变幻的场景描写。  
其他文献
在经曲艺术中,艺术家和审美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大都能保持一种不同于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考形式、内容同教师的讲义差别不大的题目时,成绩较高,而考灵活运用时,成绩偏低,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自”,缺少学生与教
学位
文章全面考察了《史记》一书,对其中存在的五种类型的述补结构进行了较细致的描写,分析了这五种句法结构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重点探讨了表结果的述补结构的来源、形式认定
阳城县隶属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阳城方言属晋语上党片,阳城方言的语气词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有一致的地方,但是在词用、语音等其他许多方面,还具有自己的特点,用法特殊而且也更
该文试图结合中国古代和西方当代就言意问题所构成的对话场景,探索文学语言和意义的关系,在意义的生成过程中探究语言的力量,并从语言论和意义论入手深入文学腹地做一番学术
文学的自觉就是作家对文学的本质规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按照这种规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作的一种活动."为艺术而艺术"产生物特殊的时代.此时,士人既要抛弃积极
学位
近几年来的“剧大营销”让山东卫视自制剧的文化品牌效果初显,与综艺节目共同形成了山东卫视市场营销的战术布局。2016年,山东卫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建设,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
本学期,我读了卢志文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感受很深。我认为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老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首先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辛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