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教学手段在小学口风琴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以西永一小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教学部分指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从2019年开始,重庆市高新区也开始全面推进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我们音乐学科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的飞跃。器乐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歌唱、识谱、听音、视唱能力及欣赏、创造能力的提高,而我校选择的是口风琴,因其具有体积小,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简单易学,还能在教学中结合键盘乐和吹奏乐的综合训练,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从而实现艺术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目的。因此被选为我校的课堂器乐教学乐器。笔者发现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完善,但老师对学生的器乐教学仍停留在表面的理论教学,不注重基础的技术学习,并且教学教材也极度匮乏。以我校为例,在口风琴教学上,时常发现有学生演奏姿势不正确,手腕不放松,演奏没有技巧等情况,并且我校虽在口风琴教学教材缺乏的基础上,按年级自编口风琴的校本教学教材以供学生学习使用,但教材却缺少基础练习的部分,仅限于学习儿童歌曲,提升学生的兴趣。小学的器乐教学,学生大多是没有到专业艺术机构参加过学习培训的学生,学习口风琴仅限于基本吹奏,手型指法以及节奏也学习的比较片面,音乐情绪方面也不能较好的表达出来。为此,笔者通过找寻钢琴与口风琴之间的共同点,引用钢琴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引导提升学生的口风琴演奏能力,因此笔者决定对此展开研究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对研究的现状进行介绍,以实地调研作为基础,结合西永一小的教学实际,着手撰写《论钢琴教学手段在小学口风琴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以西永一小为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2章对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器乐教学,以及选择口风琴进行教学的意义和口风琴基础教学做一个基本阐述。第3章对西永一小口风琴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西永第一小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老师教学的访谈,然后归纳整理问卷中所反映出的数据,从而了解该学校的口风琴教学状况,并通过这些基本状况,总结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4章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阐明为何要选择钢琴的教学手段在口风琴的教学中进行使用。第5章通过结合前面的调查以及资料的收集,对钢琴教学手段在口风琴基础教学中的具体使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为学生选取适合的教材和练习方法,使口风琴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的系统。第6章本次研究在西永一小开展的现实意义,以及给学生带来的音乐能力方面的变化。丰富口风琴教学理论,使口风琴基础训练得到重视。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本校的口风琴教育以致后面的双排键教育能够从中受益,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于《21世纪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the 21stCentury)一书的第二、三章节,主要讨论的是大学的理念及宗旨。根据彼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析理论,译者所译章节内容属于表达功能文本,翻译重点在于兼顾原文的真实性,但正如纽马克所说,纯粹的表达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或呼唤功能文本是不多见的,大多数文本可能同时都具有这三种功能。因此,该报告在翻译过
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原著《莎士比亚崇拜》写成,作者是F.E.哈利徳(F.E.Halliday)。该书全面研究了莎士比亚逝世至今身后命运的变化;讲述了莎士比亚的信徒们异常狂热的举动。既有擅自利用莎士比亚作品之举,也有假借莎士比亚之名行愚蠢之事。很少有人完全清楚,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这个充满魔力的名字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后世。《莎士比亚崇拜》于1960年由汤姆斯·约瑟洛夫(Thomas Yosel
本翻译报告以兰卡斯特大学的瓦茨克拉夫·布勒辛纳(Vaclav Brezina)博士所著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的翻译实践为例,运用李长栓提出的“理解、表达、取舍”框架探讨统计学术语的翻译策略。原书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原书兼有信息型文本和学术文本的特点,逻辑严谨,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原文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瓦茨克拉夫?布勒辛纳(Vaclav Brezina)博士所著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学:实用指南》(Statistics in Corpus Linguistics:A Practical Guide)。原作是一部关于语料库统计学的学术著作,其主要内容为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技术的应用。该书由剑桥出版社出版于2018年,根据译者的调查,目前
由于虚拟语气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与结构,虚拟语气向来是初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不容易突破和把握的知识点。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以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一年级一个班级中随机选取的30名学生为被试,通过文献研究法整合相关理论,以问卷调查法分析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虚拟语气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对比实验法和访谈法探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教学过程下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虚拟语气的能力的提升作用。拟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古典主义时期向浪漫主义时期的过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舒伯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坚持创作,为后世留下了数量庞大的音乐遗产,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所周知,舒伯特的音乐以歌唱性的旋律著称,如歌的旋律不仅存在于其创作的艺术歌曲里,同样体现在其创作的钢琴作品中。舒伯特在创作钢琴作品
步入新世纪伊始,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顺应社会的变动,凸显出许多弊端。为了扭转这一现象,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本世纪才开始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出台,有利于深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基础教育的内容、结构以及课程体系,除此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课程认识由“知识本位”发展到“人本位”。这种认识的转变能
作为西方文学的璀璨明珠,莎士比亚戏剧吸引了众多英美学界的密切关注。美国著名学者Peter Kishore Saval所著的《仇恨中的莎士比亚:情绪、激情与自我》(2016)就是其中的一项代表性成果。该书聚焦莎士比亚晚期的经典悲剧作品,对仇恨、愤怒和敌意等戏剧主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作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仇恨与愤怒并非判断的盲目或理性的丧失,而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世界评估、价值判断和理解诉求的表征媒
《沂蒙山》是由栾凯作曲,王晓岭作词、李文绪编剧、黄定山总导演,著名歌唱家王丽达、张卓、王传亮、杨小勇等人合作主演的一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剧中讲述了抗日时期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和军人们同仇敌忾共同保家卫国而舍身取义、牺牲自我的故事。该剧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中红色主题的象征和代表作,自上演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传唱。歌剧选材于山东沂蒙,整部歌剧的创
《伊多梅纽斯》作为莫扎特歌剧创作成熟时期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正歌剧作品,它在歌剧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以歌剧中的主人公伊多梅纽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逐步细化分析。正文分为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伊多梅纽斯》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剧情发展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是对伊多梅纽斯进行人物分析,通过戏剧分析与音乐分析相结合,以宣叙调为切入点,对人物心理在歌剧中的发展路线进行讨论。第三章是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