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租出租人撤船之研究--以中英法比较为视角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撤船,是出租人在承租人未履行规定义务情况下剥夺承租人船舶使用权的一种方式。当期租合同中承租人的某些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船舶出租人有权利单方面撤回营运中的船舶,使得合同双方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提前终止。同时,撤船这一行为下包含了诸多争议法律问题,并且在同一问题下,英国法和中国法的裁判思路有着较大差异,笔者拟在本文中进行明析。
  论文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研究了出租人行使撤船权的依据。本章首先明确了撤船权的法律属性;其次,分别从英国法和中国法的视角,阐明了出租人依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行使撤船权所需满足的条件,并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比了不同路径下撤船的难易程度。
  第二章研究了出租人行使撤船权的法律限制。本章首先介绍了英国法下的弃权和禁反言规则,列举了该规则在撤船时可能适用的情形,并对适用的合理性进行论述,同时与中国法下合同解除权的消灭进行对比;其次,归纳总结了合同条款和英国衡平法规定的承租人可扣减或者不可扣减租金的情形,厘清了提前扣减以及超额扣减的相关问题,并将中国法下的租金扣减法律规定及相关案例所反映的精神与英国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期租合同下常见的反技巧性条款的适用,以及出租人发出反技巧通知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中国法下对履约宽限期的规定进行了对比。
  第三章研究了出租人撤船后索赔的权利。本章首先分析了英国法下出租人根据合同中的赔偿或补偿条款索赔的可行性;其次,鉴于实践中多数情况是出租人在承租人违约后不久撤船,本章又对出租人以租金支付条款是条件条款为由索赔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再次,对比研究了中国租船实务中有关损失赔偿的合同条款及法律规定;最后结合实际,介绍了确定损失赔偿数额的各项原则。
  第四章研究了出租人撤船后对第三方的权利义务。本章首先对英国法下签发出租人提单或者承租人提单这两种情形进行了论述;其次,针对中国法下特有的实际承运人制度,对出租人具有实际承运人身份时的法律地位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物权制度,由于历史原因,宅基地使用权更多地承担着对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作用。现行法律体制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被严格限制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经出现了许多弊端,法律纠纷不断涌现。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已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改革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从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流转制度的现状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及笔者的深入思考,除引言与结论外,全文共分四章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多数还是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思维,用眼观察、用手操作能够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规律。在新版数学教材中也重视了对操作活动的编排,目的就是要加强数学直观的教学,增加实践和操作的教学活动。许多时候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发现出的,
期刊
目前,有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文章有很多,提出了很多相当新颖的观点与做法。但是,有关如何巩固课堂教学效率的文章却是不多。笔者窃以为课堂效率固然要提高,但是更应关注如何巩固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当堂融会贯通的同学毕竟是占少数,大部分同学都是处于囫囵吞枣状态,那就要在课后给学生反刍的时空,让他们能够消化,乃至于彻底消化。笔者曾有幸拜读了鲍红梅老师的《“还课”,有效的数学
期刊
数学课堂是由很多个数学问题串联起来的,怎么处理这些数学问题,才能让数学课堂达到省时高效的境界?特级教师朱乐平上的一节课“圆的认识”,让我有了新的感悟,今天就跟大家来一起来分享,朱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是如何处理重点问题与铺垫性问题的。  课题是“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其属性关系,会用圆规画圆。课堂上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朱老师直接就利用了书上的一幅情景图:套圈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的教学过程大部分都应倾注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只有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估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并让其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教师对估算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家也意识到估算教学不仅仅是粗略地计算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契机。而估算方法的掌握、估算意识的形成都不是一如知
期刊
数学被称为思维体操,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习题,得到卷面上的分数。早在1980年的8月,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会和东北地区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会就在沈阳联合召开了“中小学数学教育学术讨论会”,在此会议上,主要讨论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问题。其中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数学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
期刊
标点符号是法律文本的基础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标点符号中,引号在法律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由于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和模糊性,它有着存在的绝对必要。在日常语言中,引号的用法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在以严谨性为特点的法律文本中,引号的用法理应受到种种限制,多用其基本用法。但同为法律文本,立法文本与司法解释文本中引号的使用并不一致,与此同时,在各个立法文本与各个司法解释文本中,引号的使用也显现出众多的不一致,这显示出有权机关在制定法律以及司法解释时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的某种随意性。为了保持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信心,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却认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去预习,害怕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结果,会丧失对新知新鲜感和兴趣。有些教师也意识到了预习的作用,但缺少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漫无目标、毫无思考、随意翻书的浏览教材被称之为预习。怎样有效指导学生数学预习
期刊
【摘 要】 时代潮流呼唤课程综合化,新课改给数学整合提供了机遇。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人机交互、形神兼备、借多媒体和直观演示等方面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办法。  【关键词】 主体地位;想象空间;创新能力;自主探究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也迎来春意盎然的季节,广大教师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