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通脉灵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研究论证针对脑动脉硬化症多偏于元气亏虚、痰瘀阻络之病机和在扶元固本、祛瘀化痰通络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围绕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血脂、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方面,探讨抗衰通脉灵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机制。方法:12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医诊断为眩晕、头痛、中风等,辨证为元气亏虚证和痰瘀阻络证者)随机分为抗衰通脉灵试验组60例,藻酸双脂钠(PSS)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衰通脉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36.66%,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96.55%,均高于对照组50.00%和40.62%,说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证侯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能显著改善脑血流,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多谱勒超声血流图(TCD)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各血管的VM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血管的血流时相和P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血管VM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压方面的指标SBP、DBP明显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效果显著(P>0.05)。在降血脂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只有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5),说明抗衰通脉灵能降低血脂,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试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抗衰通脉灵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抗衰通脉灵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抗衰通脉灵治疗脑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能降低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抗衰通脉灵对元气亏虚及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全方共奏扶元固本,益气活血,祛瘀化痰,温肾柔肝,健脾益胃,醒脑开窍,通络活血,健身强精之功效,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药物。
其他文献
导读信息:小说《芳华》是一部很严肃的文学作品,写得很高雅,叙述方式很高超,一般习惯了阅读现实主义小说的读者可能读起来会感觉有些“障碍”,而正是这“障碍”制造了阅读的“陌生
报纸
根据胜坨油田浅层套漏、套窜井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结合套漏井封堵的具体特点,研制开发了TC-1触变水泥堵漏剂,确定了该堵漏剂的最佳配方:TC—1触变剂3%~5%,早强剂2%~4%。TC-1触变水泥堵漏
目的:通过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与骨蚀方作对比,为临床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且愿行中医保守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8例(181髋),试验组53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ARCO IIA期21例(32髋),ARCO IIB期22例(42髋),ARCO IIIA期10例(16髋),对照
目的1.本课题为湖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旨在对银蒲含漱液治疗轻度慢性牙周炎(脾胃积热证)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通过与已知有效药的对照观察,客观评价本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流行病学调查两方面,研究中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证素规律以及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探讨证素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年人生理病理理论,为中老年
<正>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它最早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8卷第七期(1927年),后来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我把手头上的课本(试验修订本)里的《荷塘月色》与十年前课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译界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态度已经由开始的全盘接受发展到现在的颇多批评,甚至有全盘否定的现象。 综观以前对此理论的评论视角,不难发现它
语言在其运用中十分注意语音美感,而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中使用最早的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音修辞手法,故本文就英语头韵这一修辞格的定义、建构作出阐述,并将其在广
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语言、意义、文本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而解读、解释或翻译始终贯穿其中,翻译就是语言的生命。基于这种阐释性的语言观和翻译观,乔治斯坦纳提出了翻译过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外移,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本文透过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从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