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铁摄取系统的分子特征与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离子参与肺炎克雷伯菌DNA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传递,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然而,铁离子在宿主体内的溶解性极低,且大部分铁离子与蛋白相结合。例如,宿主体内大部分的铁都位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中,由血红素携带;而在血浆中的铁则与转铁蛋白结合;其他细胞内的铁则储存在铁蛋白中。可见,宿主体内可供肺炎克雷伯菌利用的铁含量极少。因此肺炎克雷伯菌进化出了多种铁摄取系统(包括铁载体、血红素摄取系统和铁离子摄取系统等),与宿主竞争铁。本研究分为三部分,逐步探讨铁摄取系统与肺炎克雷伯菌毒力机制的关系。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铁载体(沙门菌素、耶尔森菌素和气杆菌素)编码基因簇在浙江省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的黏性表型和铁载体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浙江省20家三级医院的肺炎克雷伯菌272株,收集临床资料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272株非重复菌株中,符合临床标准的hv Kp有123株,另有149株属于非hv Kp。核心基因组分析提示,非hv Kp亲缘关系较近,而hv Kp群体间的基因背景多样性较大。我们着重分析了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铁载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耶尔森菌素的ybt位点的定位最常见于ICEKp3(99/208,47.6%)和ICEKp10(69/208,33.2%)。耐药克隆ST11及其单位点突变体ST4496携带的ybt位点以ybt9为主,且全部位于ICEKp3上;高毒力克隆ST23携带的ybt位点以ybt1为主,主要位于ICEKp1和ICEKp10上。气杆菌素和沙门菌素位点iuc和iro在本研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9%(220/272)和55.5%(151/272)。其中,146株(53.7%)同时携带iuc和iro位点。在所有iuc或iro阳性的菌株中,iuc1和iro1所占比例最高,这两个位点通常位于p K2044-like毒力质粒(Kp VP-1)上。此外,伴随着菌株分泌铁载体的种类的增加,菌株的黏性水平也随之增加,提示铁载体产量和黏性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rmp A/rmp A2参与其中。此部分研究结果明确了铁载体耶尔森菌素、沙门菌素和气杆菌素的编码基因簇在肺炎克雷伯菌中遗传多样性及分布,揭示了铁载体和黏性表型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互作关系。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大肠杆菌素I受体Cir A摄铁能力的差异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对头孢地尔敏感性的影响。Cir A是儿茶酚类铁载体的非特异性受体。基于第一部分研究中收集的272株肺炎克雷伯菌,我们分析了cir A等位基因的分布。分析发现cir A1是hv Kp的优势等位基因型,而在非hv Kp中,以cir A198最常见。Cir A1和Cir A198存在2个氨基酸的差异,分别位于桶状结构的侧边和loop区。为了排除其它肺炎克雷伯菌儿茶酚类铁载体特异性受体的影响,我们构建了肠杆菌素受体基因fep A的敲除株ZKP51Δfep A和fep A与沙门菌素受体基因iro N的双敲除株D3Δfep AΔiro N,在此基础上研究Cir A1和Cir A198的差异。在限铁环境中,与Cir A198相比,Cir A1具有更强的转运铁载体的能力,且赋予肺炎克雷伯菌更强的血清抵抗能力。Cir A也是新型抗菌药物头孢地尔入胞的重要门户,将野生型cir A1突变成cir A198后,菌株对头孢地尔的MIC增加4倍;而将野生型cir A198突变成cir A1后,菌株对头孢地尔的MIC下降4倍。可见,Cir A的摄铁能力可影响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地尔的敏感性。此外,转录组分析提示,Cir A1和Cir A198摄铁能力的差异可影响ABC转运器和菌毛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此部分研究结果表明,Cir A1的摄铁能力比Cir A198强,由此导致Cir A1赋予肺炎克雷伯菌更强的适应性和血清抵抗能力,以及对头孢地尔更高的敏感性。第三部分研究主要探究肺炎克雷伯菌血红素摄取系统Hmu RSTUV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功能。此部分研究收集了2242个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其中有2218株(98.9%)具有完整的hmu RSTUV序列。基于2218个完整的hmu RSTUV序列的等位基因分布,我们建立了hm ST的分型策略。在这2218株全基因组序列中,我们共识别出446个非重复的hm ST型。hm ST在高毒力克隆中的分布较为分散,其中hm ST1主要出现在ST23的菌株中。相比之下,hm ST8在多重耐药克隆中的分布则比较集中。hm ST在高毒力克隆、血流感染菌株、临床感染菌株以及社区获得性感染菌株中的多样性较高。与野生株相比,hmu R敲除株在含牛血红素的M9中表现出了生长劣势,证明了Hmu R摄取血红素的功能。然而,在全血中,野生株和敲除株并未呈现生长差异。此外,hmu R的敲除株铁载体产量显著增加,提示hmu R的缺失可能反馈性地增强铁载体的表达。此部分研究主要建立了hmu RSTUV的分型方法hm ST,并基于hm ST描述hmu基因簇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相关流行hm ST型和肺炎克雷伯菌流行克隆之间的关系,最后验证了血红素摄取受体Hum R的体外功能及其对铁载体的影响。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浙江省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铁载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研究了其中儿茶酚类铁载体的非特异性受体Cir A与毒力和头孢地尔敏感性的关联;同时对另一铁摄取系统——血红素摄取系统Hmu RSTUV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期刊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全球每年约实施100-125万例心脏手术。心脏手术是异体血制品输注量较大的手术种类之一,消耗了手术用血总量的近80%,占美国全国用血总量的10%到15%。多项研究表明,输注异体血制品会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目前,对异体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输注的研究
学位
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伪足与突触组分接触并进行吞噬以调控突触可塑性,也可以通过伪足接触神经元轴突促进突触形成。关于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机制已经有所阐明,可能主要与补体通路有关,而突触形成的调控则可能与神经元胞内钙活动及骨架蛋白有关。此外,前期研究发现在热惊厥和神经炎症等病理条件下,小胶质细胞也可以贴近神经元胞体并取代神经元胞体周围的GABA能突触参与突触功能的调节,即介导“突触剥离
学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肝转移是CRC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机制未明。因此,探索CRC肝转移的关键分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研究报道血管生成素类似蛋白1(Angiopoietin-like proteins,ANGPTL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然而,ANGPTL1在CRC中的
学位
胆道损伤通常是肝胆外科手术时意外造成的医源性胆道损伤,处理难度大,预后不佳。植入人工管状胆道支架,特别是组织工程胆道支架,用以支持和替代受损的原生胆管,是临床治疗胆道损伤的重要选项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筛选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备一种用于胆道再生的新型双层载诱导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
学位
第一部分聚电解质钙复合体诱导I型胶原纤维内矿化体系构建目的构建聚电解质钙复合体诱导I型胶原纤维内快速矿化(PCCP)体系,筛选出最佳矿化条件,验证PCCP途径诱导胶原纤维内矿化。材料与方法:(1)超高浓度聚电解质钙悬浊液和磷液的配制与表征:配制聚电解质钙悬浊液和磷液:将20 g Ca Cl2·H2O溶解在10 g/L PAsp溶液中,稀释并调节溶液p H至9.5±0.2,配制最终浓度约为4 g/L
学位
研究背景: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例数的增加,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人群的扩大以及移植受者生存率的提高,移植后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移植界的关注,例如移植后高脂血症(post-transplantation hyperlipidemia,PTHL)等。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
学位
研究背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制备的组织工程材料为骨组织工程修复提供了一种异体的修复方案。而物理界面形貌相较于化学生物因素而言具有更好的刺激持续性,其刺激的强度可以通过界面的尺寸和形状等进行调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等行业。然而大多数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无法高效操控材料发生改变,便失去了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等行为的掌控,更加之骨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需要细胞发挥不同的功效以获得最大骨
学位
期刊
第一部分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改善老年小鼠心脏和全身功能的研究研究目的:本实验拟研究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Agoni st of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A,即MR409)对老年小鼠心脏和全身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研究方法和结果:从15月龄开始,每天给予老年小鼠皮下注射MR409(10ug/小鼠/天,n=8)或溶剂对照(n=7),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