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成花基因OfFT、OfSOC1、OfAP1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根据花期可分为秋桂与四季桂。四季桂可多季节成花,其中秋季开花花量大而集中,呈聚伞花序且无总梗,而其他季节花呈圆锥花序,并且有花序总梗。本研究以四季桂品种‘佛顶珠’和秋桂品种‘堰虹桂’为实验材料,采用PCR和RACE技术对桂花中的成花基因FT、SOC1和AP1进行克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成花整合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并对关键整合因子FT和SOC1进行拟南芥转化实验验证功能。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桂花成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克隆得到OfFT、OfSOC1A、OfSOC1B、OfAP1cDNA序列,其在‘堰虹桂’和‘佛顶珠’中序列一致,其ORF长度分别为525bp、657bp、651bp和720bp;克隆得到OfFT DNA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堰虹桂’中序列长度为2034bp,‘佛顶珠’中序列长度为2041bp;Race克隆发现OfFT在‘堰虹桂’和‘佛顶珠’中均存在两种转录后调控,分别为同时缺失第三四外显子和单独缺失第四外显子。
  (2)桂花成花基因的表达分析:通过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技术发现,Of FT在细胞膜上表达,OfAP1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表达,OfSOC1A和OfSOC1B在细胞核上表达;对OfFT、OfSOC1和OfAP1进行组织器官表达分析,发现其均在花芽中显著表达,而在根和茎等营养器官中表达微弱;对秋、冬两季‘佛顶珠’成花不同时期的成花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OfFT及其同源基因OfTFL1在四季桂秋冬两季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而OfSOC1和OfAP1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这或许是造成四季桂不同季节成花机制不同的因素之一。
  (3)桂花关键成花基因的功能验证:对OfFT、OfSOC1A和OfSOC1B转化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相较于野生型出现花期提前的特征,进一步表明桂花OfFT、OfSOC1A和OfSOC1B基因均具有促进开花的功能。
  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桂花的成花原理以及四季桂多季节成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人工调控桂花开花技术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期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其基因组由两条单股正链RNA组成。目前由于该病毒在感染人体内极易发生变异,并具有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因此仍没有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HIV-1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其复制过程大体需要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病毒囊膜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和辅佐受体结合、脱壳、逆转录形成双链cDNA进入细胞核、整合
学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疾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重要家禽疫病之一。1990年以后,IBD的防控局势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同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毒株开始出现。超强毒(vvIBDV)主要在中国流行,导致炎症、免疫抑制及幼鸡的高死亡率。研究IBDV的致病机制,找到防控重点,对于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IBDV具体致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全面,本研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畜牧业、社会政治和经济逾百年的动物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必报疫病,被中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FMDV结构蛋白VP1最易暴露在病毒衣壳表面,含有主要抗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形成的带菌气溶胶,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据报道,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重要传染病之一,每年约有一千万人感染结核病,造成约一百七十万人死亡。近些年来,由于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及广谱耐药结核分
学位
小RNA病毒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多种重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导致的病理变化通常是由病毒直接杀死宿主细胞的能力引起的,小RNA病毒通过长期进化能够通过控制宿主细胞死亡为它们的复制和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在本研究中,发现小RNA病毒科中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及塞内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
赤羽病又称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是由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引起的传染性的虫媒病,能够感染牛羊导致母畜流产、死胎以及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  AKAV属于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辛波病毒群。辛波病毒群病毒是由三个基因节段(S、M和L)组成的RNA单股负链病毒,病毒节段容易发生漂移从而发生重配。AKAV和辛波病毒群相关病毒的进化和种间重配尚不清
学位
羊无浆体(Anapolasma ovis)是一种红细胞内专性寄生、经蜱传播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引起羊无浆体病的病原。该病原在世界范围分别广泛,分布范围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等地区。羊无浆体主要经硬蜱传播,革蜱属的蜱是其最常见的传播媒介。VirD4和VirB10是羊无浆体IV型分泌系统(T4SS)的重要组成成分。T4SS系统对细胞的转运、存活和致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致病菌常利用T4SS系统直
干扰素介导的免疫应答是宿主对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特征。众所周知,干扰素诱导的Mx蛋白是对抗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蛋白。流感病毒聚合酶是病毒复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蛋白Mx1先前被发现与病毒聚合酶相互作用,影响聚合酶活性并具有种间限制特性。不同种属Mx1在进化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在抗病毒跨种间传播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进化分析,发现不同物种的NP序列具有较大的多样性。由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在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三者常常混合感染,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而E2蛋白作为猪瘟病毒的囊膜糖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