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

被引量 : 73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和交流活动。人类自有文化开始就有传播在进行,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异语文化之间的传播属于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播,必须通过翻译才能够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异语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纵观中外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到印度佛教的西土东传,再到中国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无不证明了翻译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所发挥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综观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外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的发展,最突出的是翻译研究学派的理论,它把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又进而提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把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其社会文化功能和作用。鉴于此,翻译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心:即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学的原理,运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采纳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研究范式,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分析、阐述翻译的社会历史文化功能。也就是把翻译置放于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从宏观、动态、外部的视角探究翻译活动(包括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活动)和翻译作品对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本研究拟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文献综述、原理参照、主题阐述、实证描述以及意义分析的逻辑思路,本文的章节设置及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回顾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主要理论研究派别,着重介绍了学者们对翻译社会文化功能这一课题所进行的研究,分析了翻译的文化研究学派提出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时代背景、内在原因、哲学基础及其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的必然趋势的结论。在当前,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即研究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翻译在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如何起作用以及作用的效果如何等。也就是说,本文不仅关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考察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这一学术动态。第二章主要是关于对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介绍了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功能。跨文化传播学源自传播学,所以贯穿这部分的主线是从传播的模式和功能演进到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功能:从拉斯韦尔传播过程的“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何种媒体渠道、对谁及产生什么效果)到布雷多克的7要素模式(在5W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在“什么情况下”和“为了什么目的”),针对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特殊性,本文又增加了一项“使用何种传播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另一方面也引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功能。第三章主要是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研究翻译,首先对翻译概念进行再认识。以前的研究大多是从研究文学翻译入手,而本研究则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文化层面,从而扩大了翻译的内涵和外延。因为文化包罗万象,对文化的翻译也就无所不包,不仅有文学翻译,还有科技翻译、制度翻译、习俗翻译,甚至器物翻译等文化翻译形式。其次,根据上一章阐述的跨文化传播八要素一一对应地确认了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本质属性。最后,对“文化翻译”及“翻译文化”进行了界定,认为从文化翻译到翻译文化的过程,就是从翻译开始到产生效果后翻译功能的实现过程,继而阐释了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功能。本文第四章以佛经的汉译及传播为例,对翻译的传播作用进行了实证描述。首先描述了佛教传入前中国社会的原生态文化或本土文化,其目的在于立此存照,以资比较,来观(翻译传播之)后效。然后以佛教传入的历史为主线,通过描述性、实证性的分析研究,探讨翻译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所起的作用,并藉此强调翻译在跨文化传播及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接下来的第五章是通过个案分析,选择几个典型个案,包括严复和林纾的改写翻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汉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等,把译者、译作、翻译策略、文学、社会思潮等作为切入点进行重点分析,使翻译的作用和社会文化功能更加具体而清晰。第六章作为结论部分,从历史发展观视角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经过几次翻译高潮之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变迁,而这一切变化和变迁都是受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的影响,并藉此提出“后翻译时代”、“显形翻译”和“隐形翻译”等概念,同外来文化翻译发生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进行对比,进而说明翻译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的功能和作用。本章还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翻译兴则文化盛则社会进、翻译废则文化衰则社会退这一历史规律。最后本章强调并呼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语境下,更应该重视作为跨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翻译活动,并对目前国内外翻译活动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应该加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等翻译,尽量保持中文与外文互译量的平衡。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即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学的原理来研究翻译,在理论上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把翻译学和跨文化传播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在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上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其次,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研究翻译,对翻译活动的诸方面进行客观描述,对翻译中的关系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描述和分析来揭示翻译的原理、规律和功能,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理论的内涵,也是翻译学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再次,借鉴国外最新的翻译研究理论,主要是借鉴文化研究范式和目的论翻译理论等来探讨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实践活动,是“外为中用”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其本身也充分证明了跨文化传播中翻译的功能及其现实意义。最后,所有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都表明,翻译实践活动在中外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变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翻译的功能都不会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因此,不但不应该被忽视,反而应该受到加倍的重视和关注。
其他文献
随着各国零售巨头全球化扩张步伐的加快,全球零售业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迅速崛起,成为了零售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零售商开发自有品牌,不仅可
<正>大概是缘于喧哗与骚动的世俗行态的操控,静态文字著述的名著便寻求到了一种躁动的诉求表达方式——影视剧。自1895年电影诞生后,从乔治.梅里埃(1861-1938,无声片时代,法
本文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三大类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矿床类型、控矿条件、成
在山西的民俗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种手工技艺。它以生活起居中常用的剪刀为制作工具、以纸张为刻画载体,通过裁剪使原纸镂空出造型各异的图形,以达到寄托祈愿抒发心中情感的
随着市场的开放与自由化,媒体与大众的接触愈来愈密切,逐渐成为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工具。政治人物藉由议题的挑选,通过媒体进而展现立场,获得认同者的支持,甚至在新闻媒体中展现出
在漫长的翻译史中,种种理论话语都包含强烈的道德内涵,其中大部分,如果不能说全部的话,都或明白或隐性地涉及“应该如何翻译”这一话题。在历史上,对翻译伦理的探讨通常都围绕着“
作为多山之国的中国,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被山地和丘陵所占据。山地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最快的重要内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山地旅游做出了详尽的研究,但在
<正>受高通胀和外需萎缩的影响,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调,但仍保持较快增长。而受欧债危机和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影响,2011年,我国航运业总体运行环境和发展状况逐渐恶化
<正>三、港口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随着我国国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行政管理的规范化逐渐实现,而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实施规划。因此,在国家行政管理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