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向明先生认为,鬼信仰在人类文明之初已蔚然成风,体现着原始人类的审美方式与思维习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正如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所说,没有鬼魂叙事,文学将蒙受巨大损失。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女鬼在鬼魂叙事作品中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出现。本文主要以明代文言小说中的女鬼形象为切入点,探讨明代社会特有的时代风气、文学观、女性观,及女鬼形象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蕴。绪论。概述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创新点和意义所在。第一章女鬼形象溯源。阐释鬼的内涵,梳理明前小说的女鬼形象。首先,参照古今书籍对鬼的界定,结合鬼信仰的产生,将“鬼”定义为人死后灵魂的代称,具有赐福、致祸的超自然力量。其次,对明前小说的女鬼形象进行梳理,简单分析女鬼形象的起源、发展、流变,以此作为研究明代文言小说中女鬼形象的基础。最后,对前代小说的个别女鬼形象进行分析。第二章明代文言小说中女鬼形象的文化背景。依据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经济变革、哲学思潮、文学面貌三个方面,阐释明代后期文言小说女鬼形象成因。首先,从经济的角度看,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快速发展,金钱利益、物质享受被追捧,重利轻义蔚然成风。其次,从哲学思潮的角度看,明中叶以来,个性解放思潮狂飙突进,女性的才华、情欲、对爱情的追求被肯定。最后,从文学面貌的角度看,万历以来,小说创作展现出新奇、通俗化的风貌,明末社会又经历了入清的时代巨变,文士创作具有娱情与教化的双重心态。第三章明代文言小说中女鬼形象的类型。根据女鬼与人的互动方式,将其分为报恩型、复仇型、求爱型、祟人型女鬼,在此基础上研究女鬼形象的文化内涵。女鬼的复仇行为与报恩行为都统摄在“重利轻义”的“利”之下,因利被害,从而复仇,以利诱人,实现复仇,报恩与报怨趋向功利化。此外,女鬼为爱舍生忘死,大胆诱惑男子,注重满足情欲,求爱与祟人的行为都统摄在“欲”之下。第四章明代文言小说中女鬼形象的文化内涵。具体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女鬼形象塑造的影响,分别从自然观、养生观、伦理观、命运观四方面分析女鬼形象所呈现的文化内涵。首先,通过对女鬼形象的刻画,反映了鬼魂崇拜的原始信仰。其次,通过对女鬼形象的刻画,反映了阴阳和合的道教思想。再次,通过对女鬼形象的刻画,反映了重亲情、尚人伦的儒家思想。最后,通过对女鬼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因果轮回的佛教思想。结语。总括明代文言小说中女鬼形象的研究重点及其研究价值,指出本文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