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交流激励下力-磁效应的定量关联特性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被大量用于制造机械、石油、化工、矿山、航天等重要装备中的关键受载零部件。因此,这些材料的应力状态实时检测及评定对保障关键零部件乃至整个装备的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磁测应力法简易方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磁测应力法的物理基础是力磁效应,即应力可导致磁场的变化。影响力磁效应的因素较多,其物理机理复杂,尚没有出现能够对其机理进行确定解释的统一理论。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解释力磁效应的理论有:(1)基于微观分析的磁畴理论;(2)基于唯象理论的磁机械效应的应力等效场理论等。弱交流激励下的应力磁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简单便携,检测过程简便易行、能耗低,检测信号信息量丰富,可供提取较多的检测特征参数,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可靠性。但关于弱交流激励下的力磁效应机理及特性研究,尚缺乏足量的实验支撑数据,亦缺乏普遍认可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弱交流激励下力磁效应现象及特性。因此,针对力磁效应机理说法不一,结果不够成熟,本文梳理了目前的力磁效应理论,将地磁场下的力磁效应理论(磁记忆理论)演变为弱交流激励下的力磁效应理论,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本文研究了弱交流激励下铁磁材料的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理论,探究了非铁磁性材料铝和有机玻璃的应力致磁规律,并针对基于力磁效应应力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应力/外磁场与力磁效应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应力、外磁场对铁磁材料磁化强度及磁输出的影响,本文在J-A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推演了恒定外磁场条件下磁化强度与应力之间的微分关系模型,和恒定应力条件下磁化强度与外磁场之间的微分关系模型,并对以上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恒定外磁场下,磁化强度随着应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恒定应力下,磁化强度随着外磁场的增大而增大。为了验证以上两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设计了对应的实验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趋势基本一致,本研究内容及结果可以为研究磁测应力法的物理机理提供理论参考及引导力磁效应新思考。(2)对铁磁材料的应力致磁规律及定量检测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单向拉伸应力下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能很好的描述单向拉伸应力下铁磁材料的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特性,并且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验研究和分析了铁磁钢材的应力致磁各向异性定量检测特性,研究发现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磁特征参数随应力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增大,可以通过提取对应的磁特征参数的方法定量评估试件所受的应力。(3)由于对力磁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磁材料上,为了研究非铁磁性材料对磁输出的影响以及其定量检测方法,针对非铁磁性材料铝合金和有机玻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铝合金和有机玻璃在不同应力下的磁滞损耗,并比较了其与应力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铝合金的磁滞损耗随应力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增大,有机玻璃的磁滞损耗随应力的增大而近似于线性减小,可以通过提取磁滞损耗的办法定量评定铝合金和有机玻璃所受的应力状态;(2)铝合金和有机玻璃都具有磁各向异性和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特性,并且铝合金的磁各向异性特性具有较好规律性。以上结果除了受到力磁效应影响外,亦不排除与材料成分及制造工艺相关。(4)为了探究弱交流激励下力-磁效应的物理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应力致磁导率变化规律和应力致电导率变化规律,并与前文的力磁效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磁导率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具有磁各向异性特性,这些特性与前文的磁信号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和磁各向异性与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应力致电导率变化规律为电导率随着应力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这与前文力磁效应特性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应力致磁导率变化规律与力磁效应特性更加符合,是造成力磁效应特性宏观表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探究了励磁间隙、励磁电流,以及励磁频率等对材料应力磁定量检测特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探究了力磁效应的定量关联特性及其物理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恒定应力和恒定外磁场下的力磁效应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并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符合;根据J-A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建立了铁磁钢材单向拉伸应力下的应力致磁各向异性修正模型,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验探究了应力致磁各向异性检测特性,得到了应力与应力致磁各向异性特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明确了非铁磁性材料铝合金和有机玻璃应力对磁输出的影响规律及其检测特性;探究了力磁效应检测的物理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指出应力致磁导率变化是力磁效应宏观特性表现的主要原因;探究了影响力磁效应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磁输出信号随着励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励磁电流、励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
井下断层的分布加大了采掘的难度,断层活化引发的矿震造成冲击地压事故多发,严重威胁安全开采。断层与采动相互作用的复杂力学机制是研究断层失稳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的难点,本文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等手段围绕开采扰动下断层失稳响应特征及诱冲机制问题,对井下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开采活动、地质构造与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关联性;采动影响下断层阶段性活化过程中的断层应力-位移、滑移倾向性的时空
学位
近年来,南北气候对调,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开始思索经济发展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应对生态环境风险的成本日益增加。财务可持续增长是企业的重要目标,是企业财务能力协调性和稳定性的综合体现。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会破坏企业财务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威胁企业的正常运
学位
日本占据台湾后,1900-1930年间,其殖民地施政饱受日本国内政要的质疑,一度“将台湾卖与法国”的言论甚嚣尘上。为扭转舆论,“台湾总督府”有计划地推动日本知识分子访台,出动各级殖民地官厅协助其完成台湾调查,并鼓励其书写殖民地台湾的“现代化建设”与南方异域风物等。本研究选取此时段最具代表性的四名日本知识分子竹越与三郎、中村古峡、佐藤春夫和德富苏峰,他们都实地到访台湾,并留下大量的台湾书写文本。其中
学位
我国炼焦煤种类齐全,但优质炼焦煤资源稀缺,最大化回收炼焦煤资源是当前选煤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液固流化床是炼焦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主体设备,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优势,其缺点是分选精度有限,入料粒级范围窄。提高液固流化床分选精度的前提是弄清其内部液固两相流动机理。液固流化床内部是高浓度悬浮体系,加之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颗粒运动机理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分选过程规律掌握还不够明确。本文以矿
学位
高强度开采不可避免地引起覆岩剧烈运动和失稳,不仅加剧地表生态环境破坏,还造成工作面突水、溃沙和采空区漏风等安全隐患。如何在保证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下,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神东矿区乃至整个西部矿区在煤炭资源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难题。掌握高强度开采覆岩-地表联动破坏过程及其主控因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高强度开采覆岩
学位
随着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已成为制约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瓶颈。动载冲击地压就是煤岩在动静组合加载下发生的,研究强冲击倾向性煤岩体在动载和动静载荷下的失稳破坏规律及多参量前兆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动载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同时对于动载冲击地压的监测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综合运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室内静载、动载及动静组合加载多参量监测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条件
学位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能源供给的主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2012年以来,我国步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由高速轨道转入中高速轨道。随着经济增速逐年降低,各行业经营风险加大,企业债务和杠杆率逐渐攀升。同时,经济增速的下降致使对煤炭消费需求放缓,煤炭供给能力大于需求,我国煤炭市场恶化,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沉重的债务负担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学位
煤炭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水害为煤矿的重特大灾害之一,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研究’(2016YFC0801800)的资助下开展了矿井水灾图像识别的相关工作。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水灾自动报警的重要意义。研究了矿井水灾监测识别的国内外现状,包括水文地质勘探法、水源识别法、水位监测法、涌水量监测法、应力监测法、微震监测法、电阻率监测法、煤岩纹理图像识别和目标检测
学位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生存发展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O2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为实现全球2℃温控目标,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大规模部署CCUS势在必行。CCUS是一个复杂且特殊的工业系统,CO2排放源与封存汇往往不在同一区域,且CCUS项目建设投资成本较
学位
自然环境介质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日渐严重,尤其以多环芳烃(PAHs)最为典型。国内外关于PAHs的研究多聚焦于城区和工业发达区,而对于农村地区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华北地区典型农村土壤、河流、湖泊、地下水、湖底沉积物、水生植物、柱状沉积物、渗坑水等多介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等理论知识,以色谱质谱为技术手段,通过现场取样和和室内分析,研究多介质PAHs环境地球化学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