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PDGF-B及TGF-β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qiuzhiy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了脑组织坏死软化的脑血管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00-30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存活者中50%-70%留有残疾,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在增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缺血研究中发现,当供应脑组织的动脉一支或多支闭塞时,血流的剪切力发生改变,引起脑组织局部血流下降,梗塞周边组织形成高流区域,我们称它为半暗带,半暗带神经元损伤是可逆的,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研究表明,脑组织缺血后形成的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缺血半暗带内,挽救保护半暗带可逆的神经元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键。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修复不仅与营养因子、生长相关因子表达等有关,还取决于缺血区血管新生营造的微环境。脑血管闭塞以后,缺血区血管增生,有自发形成侧支循环趋向,但不足以代偿原有的血供,缺血得不到纠正。正是由于缺血部位的血流量减少不能激活足够浓度血管新生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导致了机体内源性侧支循环难以建立。目前促进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的临床尝试尚不成熟,且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治疗性血管新生在治疗脑血管病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医学。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良好疗效,已被多年的医疗实践所肯定。络病理论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机多为脑之脉络瘀塞,脉络末端供血供气、津血互换障碍,引起脑之脉络失养、脑神失用。这与现代医学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缺血因素导致急骤发作的局灶/半球的脑功能障碍的认识不谋而合。在导师带领的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血管新生的角度研究电针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按缺血再灌注1d、2d、4d、8d分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电针组24只(按缺血再灌注1d、2d、4d、8d分别加电针刺激分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6只(颈部切开后,仅分离CCA及IPA至PPA,不插线栓)、正常对照组6只(不予处理,正常给水给食)。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水沟”、“内关”、“百会”穴,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每次持续刺激30min,于缺血再灌注2h后行第1次电针刺激,每隔12h再电针刺激1次。运用行为观察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症状学评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微血管计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蛋白表达的变化;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TGF-β1mRNA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各指标时空变化的规律及电针干预的影响。结果:(1)电针组神经症状学评分再灌注后1d组、2d、4d组、8d组分别和模型组相比,症状明显减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2)模型组CD34微血管在再灌注1d迅速上升,持继升高至再灌注8d。缺血坏死区周围皮层表达明显增多,排列密集,且强阳性表达,侧脑室脉络膜、室管膜细胞及周围小血管的内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电针组与模型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但更加广泛。再灌注各时间点,电针组与模型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3)缺血30min再灌注1d,PDGF-B和PDGFR-β的免疫染色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及其周围的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多。梗死区周围神经元的特异性PDGF-B免疫染色于第4d显著增强,阳性细胞数也增加。而PDGFR-β的特异性免疫染色于缺血再灌注第8d显著增强。电针组PDGF-B和PDGFR-β的表达从再灌注后1d至8d均较模型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表达部位与模型组大致相同,但胞浆染色更深,范围更加广泛。(4)再灌注1d后缺血周边区组织间隙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再灌注2d达高峰,并持续至第8d。经过电针治疗后,电针1d、2d组的TGF-β1mRNA表达细胞的数量与同时间段的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而电针4d、8d组缺血脑组织TGF-β1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较相应模型组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较有效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症状学评分,不仅是早期,晚期8d组仍有效改善预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通过CD34标记,电针刺激后缺血区周围微血管计数比模型组明显增多,表明电针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症状的机制之一是促进了缺血再灌注后的新血管形成。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PDGF-B、PDGFR-β和TGF-β1mRNA的表达。其表达代偿性增加,提示它们参与了缺血/再灌注的脑细胞级联反应,在损伤脑的愈合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而电针激活内源性血管新生机制,与上调PDGF-B、PDGFR-β和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通过进一步分析各组缺血侧皮层PDGF-B、PDGFR-β和TGF-β1mRNA表达的时间规律,认为TGF-β1mRNA的活化可能是针刺促进血管新生发挥对抗缺血性脑损伤的关键。电针相对于外源性“补充”机制,有许多优点,但是电针激活这种内源性反应本身也是有限的因此,怎样进一步激发机体的这种潜能,实现精确、适时、适量的调控,发挥最佳的血管效应,是当今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大课题。为了推进党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塘桥街道主动探索社会组织购买党建服务,运用专业化、社会化和项目化的运作机制,
选择工程上常用的7种中空纤维超/微滤膜作为研究对象,对中空纤维超/微滤膜的耐酸碱、耐氧化特性进行表征与评价。采用常温静态浸泡加速腐蚀氧化的实验方法,将膜在不同浓度化学清
<正> 浮游在天空的云,绚丽多姿,瞬息万变,十分复杂。人经过长期观测,按云的形态、结构和成因,把云分为十类(国通用的分类法);又按云底距离地面的高度,把云分为低云、云、高云
<正> 我教魏巍的《我的老师》,有两点体会: 一、提问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的。我把"了解和掌握如何有详有略地选择记叙的材料"作为本文的教学目的之一。导入课文后,先让学生找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运用在流体机械内部流场分析与水力模型的研究和开发中。该方法已成为流体机械水力模型设计与开发的主流。CFD数值
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景观、提高人居生活水平、创造生态宜居型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城市·自然”
作为绿色能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发展潜力无限,有着独特优势,且已有商业化萌芽。本文以DMFC中关键组件膜电极(MEA)为基础,主要介绍了制备高催化性能的电催化剂、高阻醇
2010年11月8日~18日,市委统战部和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市社院联合举办了"第五期统战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这期培训班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统战中青年干部对统战政策的把握能力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针对北京市村庄规划工作的现状,为了实现对北京市村庄规划的有效管理,本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道路交通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