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膜覆盖通过增温保墒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但长期地膜覆盖容易造成土壤氮素失衡、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作物秸秆中富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及微量元素,是补偿地力、提高产量的重要农业可再生资源。当前,如何实现覆膜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是亟待解决的区域农业问题之一。目前已有许多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下开展的单一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的研究,但受限于作物种类、农业资源等区域性因素,很难将现有结果在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进行整合推广,特别是针对旱地地膜覆盖与秸秆翻埋相结合的研究较少,相关机理和效应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于2020-2021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宁夏彭阳)进行,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共设四个处理,分别为无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CK),单一秸秆还田(S)、单一地膜覆盖(M)和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SM),主要研究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分温度、氮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春玉米对氮的转运利用,以及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存储和利用休闲期及生育期的降雨。播前0-200 cm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贮水量高于无地膜覆盖处理,SM在M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土壤贮水量。生育期内覆膜处理加剧了土壤耗水量,促进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秸秆还田则较覆膜处理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和贮水量。在生育后期,秸秆和覆膜处理又均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补充了生育期的过度耗水。生育期耗水量表现为覆膜处理>未覆膜处理,S处理耗水量则受降雨年型影响,在2020年较CK降低了耗水量19.47 mm,在2021年增加了耗水量但未与CK形成显著差异。生育期内土壤温度的变化受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共同作用的影响。0-20 cm,M较CK平均提高土壤温度0.95℃,主要增温阶段在生育前期;而S则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较CK年均降低0.28℃。SM的增温效果略低于M,较CK年均增加0.92℃。相较CK,SM和M分别平均提高0-20 cm日均温度0.58℃和0.71℃。S处理降低土壤日均温度,并且明显缩小日均温度变化幅度,两年较CK缩小温差1.13℃,但明显滞后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各处理对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2020年,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入而降低(除S外);而在2021年,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020年,SM和S较CK分别提高0-100 cm硝态氮储量267.74%和59.65%,M处理则降低21.20%。2021年,相较CK,各处理均显著增加0-60 cm的硝态氮储量,然而显著降低100-200 cm的硝态氮储量。连续两季生育期内,各处理0-60 cm铵态氮含量均较CK有不同程度增加。各覆膜还田处理均显著提高玉米营养器官向籽粒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积累量表现为:籽粒>叶片>茎秆>其他,地膜覆盖和秸秆还田提高了单株玉米的氮素水平和氮素贡献率,降低了干扰潜势。地膜覆盖配合秸秆还田明显改善春玉米农艺性状,进而提高籽粒产量。连续两年种植,SM显著增加春玉米株高和茎粗13.98%和15.33%。SM通过增加穗长、缩小秃尖长,进而提高穗粒数。相较CK,S和M有效增加春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年均为8.02%、13.85%和6.76%和22.57%。SM在单一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穗粒数和百粒重进而增加产量,两年产量均表现为:SM>M>S>CK。各处理均较CK提高了WUE,且在干旱年份,地膜覆盖的WUE要优于秸秆还田。连续两年种植,各处理降水生产效率均表现为:SM>M>S>CK。综上所述,地膜覆盖配合秸秆还田(SM)可以有效改善春玉米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实现对土壤水热条件优化的同时稳定提高土壤NO3--N和NH4+-N含量,为作物生长吸收利用土壤氮素奠定基础,提升了整个植株和籽粒的氮素水平,降低外界的干扰潜势,最终实现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春玉米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其他文献
随着“两山”理论、高质量发展理论的落实,环保产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关键,得到了高度重视。当前,中国环保产业相关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在个别科技方面已经获得国内领先的成果,但相关技术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科研成果多而不精,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创新效率也较低。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产出效果,发现技术创新行为的内部规律,对促进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创新
学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农村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战场,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大循环的顺利发展。2017年,我国推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国家重启国内大循环,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在该战略中,乡村产业振兴处于首要地位和基础地位。因此,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和
学位
牙周炎是兽医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犬牙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0%,是一种以牙周组织丢失、牙周附着力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牙科疾病。牙菌斑(口腔微生物)是犬牙周炎重要的致病因素,牙菌斑逐渐积累矿化形成牙结石。犬在健康状态下,口腔菌群保持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引起包括牙周炎在内的一系列牙周疾病。目前国内对犬牙周炎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深入探究犬牙周炎的特点,本研究搜集89例牙周炎患犬,从年龄、日粮组
学位
本研究针对当前梁家河设施农业发展中干旱缺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以及现状设施栽培中生产管理水平较差,相关技术缺乏等问题,以实地调查与相关成熟技术引进为支撑,以梁家河设施大棚土壤肥力提升、设施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开展设施大棚蚯蚓立体种养、有机肥袋装种植为技术引进,开展了蚯蚓养殖的繁殖速率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分析了蚯蚓有机肥袋装基质种植及其基质还田对土壤结构、番茄生长、产量、外观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学位
益生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促进生长的功能,在畜禽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是乳杆菌属的一种,具有提高肉仔鸡肠道免疫水平、增强胃肠道消化、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而肝脏是机体代谢的核心器官和评估益生菌浓度的靶器官,目前关于LA调控肝脏糖脂代谢影响肝脏生理功能等方面鲜有报道,LA调控肉鸡肝脏糖脂转化的机制尚不清楚,本试验在肉
学位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基因MYB14和MYB15对葡萄种质中调控芪类物质积累与抗病性的作用,本文以中国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丹凤-2、商-24、83-4-96;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 W.T.Wang)白河-35-1、白河-35-2;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左山一’;刺葡萄(Vitis david
学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描述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手段,在研究中一般假设土壤容重固定不变,但实际上土壤容重在水分运动中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只考虑含水率和基质势的二维曲线无法准确描述水分运动带来较大胀缩的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因此,为了更完善地描述土壤水分状况,需要将二维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拓展为描述土壤容重、基质势和含水率三者间关系的三维曲线。本研究将Thermo-TDR探针和土壤水势仪结合自制小型土柱测定系统,对干
学位
鸡粪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鸡粪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的主流技术,但是在畜禽养殖场中塑料产品的广泛使用,使得畜禽粪污当中MPs频繁检出。但是有关MPs鸡粪厌氧消化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对比批次试验条件下和连续实验条件下聚丙烯微塑料(PP-MPs)对鸡粪厌氧消化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种条件下厌氧消化产气特征以及消化液理化特性,结合3D-EEM、FTIR及SEM技术揭示PP-MPs对鸡粪厌氧消化的影响,以期为
学位
表面抗原分化簇3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8,CD38)是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目前研究发现CD38还是一种多功能酶。CD38可以水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
学位
西宁市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宁市的南北山绿化工程显著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对气候环境变化产生了明显影响。本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在分析1989年至2018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借助区域气候模式WRF(The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西宁市的真实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气候变化进行历史和未来模拟,探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