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lac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可灵敏、高效、便捷地监测生境中生物多样性,在传统生物样品采集困难的情况下作用更为显著。深海和极区正面临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需准确评估这些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提高对深海和极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传统的调查监测和形态分类表明深海和极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由于生物样品采集和形态鉴定存在困难,这种研究方式很难满足极端生境的广泛研究。本研究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以18S r RNA基因V4区作为分子标记,利用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深海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物种组成、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揭示了这两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在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识别出底栖动物15门27纲59目113科138属。优势类群为线虫动物嘴刺纲和色矛纲,棘皮动物蛇尾纲、节肢动物桡足纲,其次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环节动物门多毛纲、节肢动物软甲纲等。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研究海域中部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较西部、和东部生境高;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此三处生境中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类似,但各站位间差异较大。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研究海域东部显著性类群是:丝鳃虫科、扇贝科;中部是对虾科;西部是长猛水蚤科。典型对应分析表明,环境变量中(水深、纬度、粉沙、黏土、沙、中值粒径)不存在主导群落结构的因子,水深对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2)在热带西太平洋0-6 cm垂直分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4门28纲54目107科119属。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0-1 cm层生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2-4 cm层,1-2 cm层和4-6 cm层较低。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luster)和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在沉积物垂直分层中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交互式生命树显示,四层沉积物样品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共有类群是脊索动物辐鳍鱼纲、棘皮动物海百合纲和蛇尾纲、节肢动物软甲纲。四层沉积物中有显著差异的类群分别为:G1:线虫动物色矛纲Metadesmolaimus属、线虫动物嘴刺纲Bathyeurystomina属;G2:嘴刺纲Oxystomina属;G3:节肢动物桡足纲猛水蚤目Parameiropsis属、扁形动物链涡虫属;G4:刺胞动物珊瑚纲Corallimorphus属和水螅纲Aglaophenia属。(3)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17门28纲47目80科68属。在门阶元上,环节动物是优势门类,其次是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在纲阶元上,环节动物多毛纲占优势,其次是线虫动物色矛纲和纽形动物有针纲。通过对比分析深、浅海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浅海海域物种丰富度、均匀度较深海海域高,而深海海域优势类群拥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且生物多样性随水深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南极半岛邻近深海和浅海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在纲和属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多毛类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在浅海中分布相对均匀,主要优势类群是头节虫目竹节虫科(Capitellida,Maldanidae)和海稚虫目伪鳃科(Spionida,Apistobranchidae);而深海中多毛类分布差异较大,主要的优势类群是蛰龙介目丝鳃虫科(Terebellida,Cirratulidae)和蛰龙介目双栉虫科(Terebellida,Ampharetidae)。本研究通过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鉴别出了丰富的底栖生物类群,加深了对深海和极地区域生物多样性认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声速剖面确定声传播路径和声传播损失,探讨声速剖面结构变化以及声道的时空变化对于预报声场、声学参数的反演、水声通信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印度洋声速剖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南印度洋)。介于垂直梯度法在声速剖面结构分析中的局限性以及在印度洋海域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法对声速跃层进行分析,并应用2000年至2018年的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矩阵数据对印度洋海域声速剖面的特征量进行
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频发,登陆期间伴随的强风、暴雨、大浪和风暴潮,会对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是影响我国的严重海洋灾害之一。作为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和反馈涉及从动力学、热力学要素到多种环境变量的复杂过程,一直是大气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开展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过程研究,增进对热带气旋影响海洋的物理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具有
日本海是我国经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开展日本海海域海洋锋及涡旋的研究,具有重要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1993年至2015年的SODA数据,采用绝对梯度方法提取了海洋锋信息,分析了日本海锋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锋轴线位置、锋出现频率和锋面影响深度,研究了日本海温度锋、盐度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锋总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夏季锋明显强于冬季锋;锋轴线没有随
台风是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最为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遭受约7个台风登陆侵袭,台风引起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严重损害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准确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对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数值预报能力的关键是构建更好的反映初始时刻大气海洋状况的初始条件,资料同化方法是利用观测资料实现模式初始场改善的重要途径。台风条件下的常规观测资料稀缺往往为台风资料同化带来困难,然而卫星观测资料为
内波是层化海洋受到内部扰动时产的一种波动现象,最大振幅位于海洋内部,能引起上百米的等密度面起伏。内孤立波是南海深海海洋动力过程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形成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及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内孤立波悬浮海底沉积物和对底质的改造能力,对追溯南海沉积历史、预测南海底质演化格局、分析地质灾害触发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进行内孤立波水槽的搭建,使用淡水和配置盐水进行分层流体的制造
深海微生物在多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生物酶系统,对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新型酶资源的挖掘。本文首次从深海冷泉泥样中分离出可降解硒化卡拉胶的细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硒化卡拉胶酶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酶解产物硒寡糖进行了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以期为应用酶法制备技术大量绿色生产硒寡糖提供技术支撑,为硒寡糖的大范围应用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南海冷泉泥样中筛选到3株能够
本文利用一套布放在南海北部东沙以西陆坡海域的一套潜标观测数据,结合该海域地形数据,对该海域的内孤立波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首次利用相同尺度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内波的波解,设置数值实验分波长、分模态对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的内孤立波的流速和传播特征进行分析。潜标观测期间,观测海域内波的周期多为20-30min,内波平均振幅在20-40米区间内的个数最多,其次是40-60米区间。内波最大振幅和最大
印度洋面积约为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8%。印度洋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其极具复杂的环境特点使得这些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其中海洋细菌参与了物质和元素的转化过程,海洋真菌可以代谢产出具有抗菌抗炎等特殊活性的化合物。鉴定海洋中的微生物种类,探究细菌中的功能基因,寻找结构新颖、活性特殊的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科学家们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以来源于
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消融加剧。东西伯利亚海是北极重要的边缘海之一,沉积环境自中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海冰和洋流的变化控制着沉积物在东西伯利亚海的分布和沉积。因此,对东西伯利亚海陆架和陆坡沉积物进行物源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北极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认识。本文选取东西伯利亚海西部陆架的LV77-36-1岩心和东西伯利亚海
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工作成为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公众服务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应当对预决算管理进行完善。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工作的了解分析,针对有关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建议,期望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