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诗与自由体——以胡适、刘半农、周作人为中心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早期新诗中的“白话自由诗”为研究对象,所谓的“白话自由诗”,是从“语言”和“体式”两条线索出发,所概括出的早期新诗的基本样态。论述将以“白话”与“自由体”为参照,聚焦在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三个人身上,并且把他们放到收稿于《初期白话诗稿》的诗人群中,也就是将《新青年》当作主背景,然后带进他们各自的纵向的历程,以一种参差的方式来呈现横向的对照。   第一章梳理“白话诗”的发生脉络,讨论胡适自《竞业旬报》时期开始的诗歌翻译,以及留美期间对“白话诗”的思考与实践。藉由考察其《竞业旬报》时期的诗歌翻译,去厘清他诗歌观念的演变,作为“白话诗”发生历史的补充。总的来说,胡适在“文字革新思想”的概念空间里,其“文学实验”让他得出“言之有物”、“字句形式不拘成法”两条重要思路,一首“步韵戏和诗”让这两条思路汇集到“作诗如作文”上。然而直到1917年7月归国前为止,他的“白话诗”依然没有突破“齐整的字句”。   第二章论述胡适归国后成为《新青年》同人,其“白话诗”的思路发生了关键的转变:即重视“自然的音节”,使得“白话诗”从“齐整字句”转为“长短无定”,也让本来被打成两撅的语言和体式,靠著“自然音节”这点重新接合上。这一重要关节促成“自由体”的呼之欲出,尽管音韵问题并未就此彻底解决,《新青年》的诗作也没有因此面貌统一。其中鲁迅诗作流露的打趣意味,对比胡适有意摒弃诗中的“打油气”,触及了超越语言和体式之外的新诗的根本问题,而关涉新诗的内容实质与写作规范。   第三章关注刘半农的“缓缓尝试”,一方面是他在翻译里面语言和体式转换上的保持开放;另一方面是他体现了创作时语言与体式间的互相迁就和转化。相对于他诗歌创作在体式上的多元,语言上坚持往口语靠近却是贯穿始终的。这个对语言的执著,从起初的“白话诗”,到使用方言写作拟儿歌和拟民歌,确实没有动摇过;其《拟古》或《听雨》等旧诗,也符合他所主碾的“文言浅显化”,语言上向白话靠拢。所以说他的诗体尽可五花八门,他的语言却是一路往口语上走。   第四章以周作人为中心,考察他在诗歌翻译活动中,因为坚持一种直译的“散文达恉法”,成就了他对白话自由诗的先知先觉,以他的《古诗今译》为界,考察此前此后由文言转换成白话的诗歌翻译,体现出怎样的连续性和断裂性。周作人用散文的方式来译诗和写诗,本身就突破了传统诗歌格律,这是“体式”意义上的改造-用散文改造诗歌;而在“语言”方面的改造,正是通过白话去刷洗旧诗的格调和典故系统,让我们脱离文言对思维和想象的引力作用,这是此种语言转换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一章为结语,“白话-自由诗”在体式上,靠着对“自然音节”的阐发而生成了自由体;在语言上,因着使用白话而达到刷洗旧诗格调和典故系统的目标,分头竭力促成新诗诗体的成立。今日的新诗仍然还是“用白话写成的分行自由诗”,只不过所谓“白话”,既不是“胡适之派”的,也远不是周作人的“欧化语体文”所能概括;“分行”作用也有了变迁,不再是“照呼吸的长短”、用分行显示口语节奏,却成为一种“强迫断句”的书面节奏。
其他文献
国人自办的新式女子教育肇端于戊戌变法时期,至1907年学部颁行《奏定女学堂章程》,它终于取得了合法地位,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女学堂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生活方式,也参
受火灾高温的影响,隧道衬砌结构可靠性降低.笔者通过自由变形理论,解析计算可靠度优化模型中的结构内力,明确了计算中的随机变量;从结构可靠度指标几何意义出发,基于优化思想
文章考察了上古文献《左传》中的两个助动词“得”和“能”的词义。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中西方学界对助动词的研究概况、助动词“得”和“能”词义研究
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为高中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因微课优势在于“短小精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所以在高中思政
隧道穿越砂土层易发生涌水涌沙、塌方等灾害,注浆是软弱砂土地层常用的加固方式,但浅埋隧道的预注浆极易引起地表隆起。笔者采用数值仿真、模拟实验与现场试验系统研究了注浆
本文以“正变说”这一《诗经》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诗序》、郑玄乃至孔颖达的有关论述进行考论,从而对这一命题产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做出细致详尽的描述,并探
萧秀萍籍贯信阳商城,河南省美协会员,天赋颖悟,髫龄即习书画,总角之年闻名乡里,痴心绘事三十余载,擅花鸟,工山水。她精研古人,承继传统,深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艺术真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日二国由於彼此地理和长期历史交往等原因,文化上的亲源关系相当广泛和深远,从想像的文学创作到现实的物质生活,皆能看到两国交流的痕迹,也因此中日之间书籍的传播情况与中日文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主要以诗作名世,而诗论也是他很重要的贡献,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多限于作为其诗作的附庸。本文专门研究艾青的诗论,集中考察了1941年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