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真空红外技术研究CoO(001)和Co(0001)表面的分子吸附和反应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9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和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污染治理及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解决问题的两个重要途径。利用合适的催化剂进行光解水制氢、太阳能光伏转化、污染物降解以及二氧化碳还原等,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从原子和分子的尺度上研究和认识催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机理对于设计和合成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多相催化中,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的表面,而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则是反应发生的前提。因此,研究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多相催化过程非常重要。氧化亚钴(CoO)和金属钴(Co)是新能源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领域中两种重要的催化材料,前者晶体为岩盐结构,后者为六角密堆积结构。随着各种表面分析技术的发展,对于这两种材料表面催化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仍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以CoO和Co这两种单晶样品作为模型催化剂,利用合适的实验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对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理和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对于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和认识催化机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RAS)技术对表面的分子具有很强的化学分辨能力,对吸附环境也非常敏感,是研究晶体表面分子的吸附位点、吸附构型、反应路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因此,IRRAS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金属单晶表面分子吸附的研究中。但是,由于单晶金属氧化物(绝缘体或者半导体)表面的分子振动红外反射吸收信号较弱,使得对这种表面的研究极度匮乏。在本论文中,我们使用实验室独特的新型超高真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Ultrahigh Vacuum-Fourier T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系统进行研究。由于该系统将超高真空系统和真空红外光谱仪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红外光束完全在真空中传输,大大提高了光谱仪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成功实现了对金属及其氧化物单晶表面吸附分子振动的IRRAS模式的原位测量。通过该系统,我们对岩盐结构的CoO(001)表面和六角密堆积结构的Co(0001)表面的CO、CO2、O2等典型分子的吸附(包括吸附位点,吸附构型,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等)和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以CO分子为探针,研究了单晶CoO(001)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完整有序的CoO(001)表面,低温下低覆盖度的CO以C原子与表面的五配位Co2+结合,以近似垂直的方式吸附,此时CO的振动频率相对气相值发生了红移,是因为CO的2π*反键轨道接收了来自Co2+回馈的3d电子,减弱了 C-O的键强。随覆盖度的增加,振动频率持续红移。DFT模拟发现,持续的红移是由于吸附CO的键长随覆盖度的增加逐渐变长导致的。二、利用LEED、AFM和UHV-IRRAS研究了单晶CoO(001)表面氧空位(Vo)的密度调控。通过控制Ar+溅射和退火条件,利用LEED在CoO(001)表面观察到两种超结构((?))R18.4°和((?))R45°。以CO作为探针分子,证实了这两种超结构与表面Vo的分布有关。Ar+溅射会将表面的O原子随机地移除形成Vo,而退火则使表面的Vo分布变得有序。同时,利用AFM,我们观察到样品表面存在大量的沿<110>和<110>方向分布的台阶以及由台阶组成的矩形凹坑,在台阶边缘纯在大量的三配位Co2+。IRRAS结果也证实了这些结构的存在。三、研究了 NO在单晶CoO(001)表面的吸附情况。NO分子以N原子结合在五配位的Co5c2+上的方式倾斜吸附。NO的振动频率相对于气相值产生了较大的红移(90 cm-1),是因为NO倾斜吸附的构型以及其2π*反键轨道接收来自于Co2+的3d电子。随着NO覆盖度增加,分子间的排斥力减弱了电子转移效应并使得倾斜吸附的NO逐渐转变为垂直吸附,使得NO振动频率蓝移。当CoO(001)表面预吸附CO时,后吸附的NO产生了更大的红移(相对单纯NO吸附又红移了 30 cm-1),这是因为CO的5σ轨道的电子通过衬底转移至NO的2π*反键轨道上的缘故。四、研究了 CO和CO2在单晶Co(0001)表面的吸附和反应。我们发现在超高真空条件下,CO可以吸附在平台的顶部、桥位和空位位点。在台阶处CO有两种吸附构型,即在低覆盖度时吸附在台阶边缘的顶位位点和高覆盖度时台阶边缘的桥位位点。实验中首次确认了 CO2在Co(0001)表面解离为CO和O的两个活性位点。在干净的表面,低温下,CO2就可以在平台上的空位和台阶两个活性位点直接分解为CO和O;温度升高时,物理吸附在平台顶位位点的CO2扩散到活性位点后发生分解。在台阶处分解产生的CO随温度升高将转移到平台顶位位点。在室温下,在干净的Co(0001)表面预吸附的H原子通过电子转移的方式(由H到表面3d轨道到CO2的2πu反键轨道)加速了CO2的分解。H原子与CO2离解生成的O形成羟基(-OH),占据了空位活性位点,使CO2的解离速率降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被广泛研究,随之一批新型二维材料(如六方氮化硼、黑磷、硅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也逐渐涌入学者研究视野。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具有元素储量丰富、晶体结构多样、半导体特性和电子输运特性可调节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热导率作为材料的本征性能,用以描述材料的热量传递能力,是微纳尺度材料能量输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高热导率材料可有效传递热量,用于电子器件
学位
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巨核细胞抑制。众所周知,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参与了病理过程。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ITP具有辅助性T细胞1型偏向和T调节细胞活性降低。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已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ITP患者的自身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可能受损,不利于疾病
学位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是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位居癌症相关死亡第四位。肝细胞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常见的病因有慢性病毒感染、酒精、霉变物、毒物等,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HC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并在肿瘤致死病因中列第二位。2020年WHO全球癌症
学位
<正>成都市锦江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党建带团建“九个带动”工作要求,在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试点探索党建、团建一体化推进路径,推动党建引领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三个聚焦激活组织引领力聚焦严密组织体系,深化“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动态清零攻坚,推动商圈楼宇企业、居民小区同步组建党团组织,
期刊
癌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极大地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以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消灭肿瘤的关键,也是肿瘤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难题。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治疗方式,是在借助影像学技术对病灶进行精准诊断分析之后,再对病灶进行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将诊断与治疗结合,打造“诊疗一体化”的
学位
开发兼具安全、性能、成本以及环保优势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对完成我国向国际承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科学意义与社会价值。锂-氧电池由于具有接近燃油的理论能量密度,成为后锂离子电池体系的最佳选择之一,对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具有战略意义。然而基于多步骤、多电子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锂-氧电池由于其传质和表面反应动力学比较缓慢,以及放电产物Li2O2的本征绝缘
学位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和训练的基本要素。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对语文要素认识模糊表现在类似“穿新鞋走老路”的虚化现象。匡正语文要素虚化现象的教学,应从接受美学的视域观照语文要素的落实,探究接受理论与语文要素教学的内在关联;建立师、生同为“读者”的阅读主体定位,认识语文要素的学习属性,从而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教学,提升学生高质量的语文学习品质。
期刊
研究背景及目的癌症已经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在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于首位,在男性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二,死亡率排名第五。在国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都位于前十。遗传变异是导致癌症风险的重要因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经发现大量与癌症风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其中乳腺癌风险相关SNP位点已经超过2000个,前列腺癌风险相关位点已
学位
挥发性有机硫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DMS)是全球硫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潜在参与全球气候调节。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海洋DMS的主要前体物质,也是海洋环境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微生物是驱动海洋DMS/DMSP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微生物的生产与消耗对海洋中DMS和DMSP等有机硫化物的通量具有重要影响。除了参与
学位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海洋装备等领域轻量化发展中结构元件关键材料。然而,由于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在承受较高水平的机械载荷或温度载荷作用时容易引起脱层破坏或裂纹萌发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服役性能,因而催生了功能梯度、碳纳米管增强和多层结构等新型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优势,新型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与传统结构的复合材料相比,上述新型
学位